红军长征被5万敌人包围,15岁小男孩献出一计,军长:大有可为啊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山里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都不假。就像咱们村里那些十来岁的娃娃,放羊、砍柴、挑水,样样都能干。

可要说一个十五岁的山里娃能在千军万马中献出妙计,救下八千多条性命,这事听起来就像说书先生编的故事。

但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这样的奇迹还真就发生了。有些时候,智慧这东西不看年龄大小,就看那一闪念间的灵光。

01

1935年的初春,川西北的大山里还透着寒意。早晨的雾气像一床厚厚的棉被,把整个鹰嘴崖裹得严严实实。

陈志远站在山坡上,眯着眼睛看着远处。他今年刚满四十,脸上被高原的风吹出了深深的沟壑。身边的参谋长罗明德递过来一个望远镜,声音里带着焦急:“军长,情况不妙啊。”

透过望远镜,能看见东边的山头上,敌军的旗帜密密麻麻的,像蚂蚁搬家一样。陈志远放下望远镜,脸色凝重。他心里清楚,这次麻烦大了。



“报告!”一个侦察兵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东面发现敌军主力部队,少说有两万人!”

话音刚落,又一个侦察兵跑来:“西面也有敌军,是地方保安团,约莫一万五千人!”

第三个侦察兵的消息更让人心惊:“南面来了敌军精锐师,也有一万五千人,正在快速推进!”

罗明德的脸色一下子变白了。他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东南西三面,加起来足有五万人。咱们才八千多人,这可怎么办?”

陈志远没说话,他转身看向北面。那里是百丈悬崖,光秃秃的石壁像刀削的一样,连只山羊都爬不上去。这鹰嘴崖的地形,就像个大口袋,现在袋口快要收紧了。

营地里,战士们正在收拾东西。他们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有的人脚上的草鞋都快散架了。炊事班的老张头正在分配最后的粮食,每人只能分到两个杂粮饼子。

“就这点粮食,最多撑两天。”老张头叹了口气。

弹药的情况也不乐观。孙大勇是侦察连长,他正在清点子弹:“每人平均二十发,打一场硬仗都不够。”

有几个伤员躺在担架上,脸色蜡黄。卫生员小王正在给他们换药,纱布都快用完了,只能把旧的洗洗再用。

02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瘦瘦小小的身影在营地外面转悠。这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叫韦小山,是附近山民的孩子。

小山的爹是这一带有名的猎户,打猎的本事十里八乡没人比得上。小山从小就跟着爹在山里转,这鹰嘴崖的每一条沟沟坎坎他都熟。前几天,红军路过村子,需要向导,小山就自告奋勇来带路。

看着红军被困在这里,小山心里急得像猫抓。他在营地外面走来走去,想说什么又不敢说。这些当兵的对他很好,给他吃的,还教他认了几个字。特别是那个陈军长,说话和和气气的,一点架子都没有。

罗明德看见了小山,走过去问:“小山,你在这儿转什么?有事吗?”

小山抬头看看罗明德,又低下头,脚尖在地上划拉着:“罗参谋,我……我有个法子,也不知道行不行。”

罗明德笑了:“你个小娃娃,能有什么法子?快回去吧,这里危险。”

小山急了,脸涨得通红:“我真有法子!我知道一条路,能出去!”

罗明德愣了一下,上下打量着这个孩子。小山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衣服,脚上是一双快要磨破的草鞋,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山里娃。

“你知道什么路?”罗明德半信半疑。

小山指了指北面的悬崖:“那里有条路,我爷爷告诉过我的。”

罗明德摇摇头:“小山,那是悬崖,哪有什么路?你别瞎说了。”

小山急得快哭了:“真的有路!我爷爷以前是……是个很厉害的人,他留下一本书,上面画着这条路!”

03

罗明德看小山说得认真,就带他去见陈志远。陈军长正在看地图,眉头紧锁。

“军长,这孩子说北面悬崖有条路。”罗明德说。

陈志远抬起头,看着小山:“小山,你说说看,什么路?”

小山咽了口唾沫,鼓起勇气说:“军长,我爷爷以前是个镖师,走南闯北的。他老人家留下一本书,虽然我不识字,但上面的画我都记住了。那北面悬崖确实有条路,很窄很险,但能过人。”



陈志远和罗明德对视了一眼。在这种绝境下,任何可能都值得试试。

“你能带我们去看看吗?”陈志远问。

小山使劲点头:“能!我带孙连长去看!”

孙大勇是侦察连长,身手了得。他带上两个侦察兵,跟着小山悄悄摸到北面悬崖下。

果然,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面,有一条极其隐蔽的小路。要不是小山带路,谁都发现不了。这条路窄得只能侧身通过,旁边就是万丈深渊。

孙大勇试着走了几步,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脚下的路只有巴掌宽,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摔个粉身碎骨。

“这路太险了。”孙大勇擦了把汗。

小山说:“是很险,但能走。我小时候跟爹打猎,走过一回。前面还有三个更险的地方,第一个是燕子崖,路更窄;第二个是百丈壁,要攀岩上去;第三个是断魂桥,就一根独木横在深涧上。”

孙大勇倒吸一口凉气。这哪是路啊,简直是鬼门关。

回到营地,孙大勇把情况一说,大家都沉默了。这条路确实存在,但太危险了。

“要是有人掉下去,那动静肯定会惊动敌人。”罗明德担心地说。

小山这时候说话了:“我有个法子。可以挑选身手好的战士,分批走。主力部队在东面虚张声势,装作要突围的样子,把敌人的注意力引过去。趁这个机会,小分队从北面悬崖过去,绕到敌人后面。等敌人乱了阵脚,主力再从西面突围。”

陈志远眼睛一亮。这个计策虽然简单,但很实用。声东击西,这是兵法里的老套路了,关键是要执行得好。

“这孩子说得有道理。”陈志远若有所思。

罗明德还是不放心:“军长,这太冒险了。万一……”

陈志远打断他:“现在还有别的法子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把。”

04

决定已下,立刻开始准备。陈志远亲自挑选了三百名身手矫健的战士组成突击队,由孙大勇带队。

“同志们,这次任务很危险,但关系到全军的生死。”陈志远对突击队员们说,“你们要悄无声息地通过悬崖小路,到敌人后方搞破坏。记住,不到时候不能暴露。”

战士们都是好样的,没一个退缩的。他们开始准备绳索、火把,还有攀岩用的铁钩。

小山也没闲着,他带着几个战士去收集松脂,说是到时候抹在手上脚上,能防滑。又找来一些藤条,编成简易的安全绳。

与此同时,主力部队也在做准备。他们在东面摆开架势,生火做饭,故意弄出很大动静。还让几个嗓门大的战士喊话:“弟兄们,今晚咱们从东面杀出去!”

这些动作果然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东面的敌军开始调动,加强了防守。

天色渐渐暗下来。山里的夜晚格外黑,伸手不见五指。这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孙大勇带着突击队来到悬崖下。小山走在最前面,他熟悉路况,由他带路最合适。

“都跟紧了,脚下留神。”孙大勇小声提醒。

队伍开始攀登。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出声响。山风呼呼地吹,让人站都站不稳。有几次,战士们差点被吹下悬崖。

第一处天险燕子崖到了。这里的路窄得只能放下半只脚,人要像壁虎一样贴着崖壁才能过去。小山在前面示范,手扣着石缝,一点一点往前挪。

一个战士脚下一滑,眼看要掉下去。旁边的战友一把拉住他,两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好不容易过了燕子崖,第二处天险百丈壁又到了。这是一面光滑的石壁,有三十多米高,必须攀爬上去。

战士们把绳索固定好,一个接一个往上爬。手被石头磨破了,血直流,但没人吭声。小山像只猴子一样灵活,三下两下就爬了上去。



第三处天险断魂桥最吓人。一根朽木横在深涧上,下面是百米深的峡谷,黑咕隆咚的看不见底。

“这木头结实吗?”一个战士问。

小山跺了跺脚:“还行,小心点能过。”

战士们一个一个慢慢过桥,每走一步木头都吱吱作响,让人心惊肉跳。

05

就在最后几个战士准备过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个战士太紧张,脚下一个踉跄,踢落了一块石头。石头滚下悬崖,乒乒乓乓响了好一阵子。

山谷里特别安静,这声音显得格外刺耳。

“糟了!”孙大勇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山下传来敌人的喊声:“什么人?有情况!”

火把亮起来了,敌人开始搜山。

“怎么办?”战士们都看着孙大勇。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山突然站了起来:“孙连长,你们继续走,我去引开他们!”

没等孙大勇反应过来,小山已经跑了出去。他故意弄出很大的动静,向另一个方向跑去。

“那边有人!快追!”敌人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了。

孙大勇看着小山消失在黑暗中,心里又急又担心。但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必须继续前进。

“快走!”孙大勇一挥手,带着突击队继续前进。

另一边,陈志远通过望远镜一直在观察情况。他看见山下火把乱晃,知道出事了。正担心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些追赶的火把都向一个方向集中,那个方向是……回音谷?

陈志远放下望远镜,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看到后震惊了!这孩子……这孩子竟然把敌人往回音谷引!”

罗明德不明白:“回音谷怎么了?”

陈志远激动地说:“回音谷的地形特殊,一个人的脚步声能被放大十倍。小山这是要制造假象,让敌人以为我们的主力在那里!”

果然,没过多久,东面的敌军开始调动。他们接到报告说北面发现红军主力,正急急忙忙往那边赶。

“这孩子真是个天才!”陈志远忍不住赞叹。

06

小山在山里跑着,他对这里的地形太熟悉了。哪里有小路,哪里能藏身,他都一清二楚。他故意跑跑停停,让敌人能看见他的身影,又抓不到他。

到了回音谷,小山开始使出浑身解数。他捡起石头往谷里扔,石头滚动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听起来就像千军万马在行进。他又折断树枝,踩踏落叶,每一个动作都被放大了无数倍。

敌军指挥官听到这动静,大喜过望:“红军主力在这里!快,调集所有人马,包围回音谷!”

东面的两万敌军,南面的一万五千精锐,都开始向回音谷集结。西面的保安团也派出一半人马支援。

就在敌人调动的时候,孙大勇带着突击队已经悄悄到达敌人后方。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开始行动。

第一组负责烧粮草。敌人的粮食仓库防守松懈,几个战士轻松潜入,泼上火油,一把火就点着了。

第二组负责破坏弹药库。他们找到敌人存放弹药的地方,埋下炸药包。

第三组负责制造混乱。他们在敌营里四处放火,还大声喊叫:“不好了,红军打过来了!”

一时间,敌人的后方乱成一团。火光冲天,爆炸声不断,敌兵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到处乱跑。

陈志远看准时机,一声令下:“突围!”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