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雅 李翊溦报道
2025年9月30日,由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指导,自治区民委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主办,呼和浩特博物院(昭君博物院)、呼和浩特市图书馆、盛乐博物馆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协办的“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巡展(呼和浩特站)”之“中华遗珍 典映青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原创性临时展览在昭君博物院正式开展。
![]()
![]()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汇集了100件文物古籍珍品,深入挖掘呼和浩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以及文物古籍蕴藏的文化价值,通过“胡汉一家贡献大一统”“多元汇聚共促大交融”“向内凝聚维护大团结”三个单元,系统展示古代呼和浩特地区多元文化、民族交融的壮阔图景,以承载历史内涵的文物古籍实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和突出的包容性特征。
![]()
昭君博物院副院长包苏那嘎主持开幕式
![]()
呼和浩特市民委副主任布和朝鲁致辞
![]()
呼和浩特博物院院长白云峰讲话
![]()
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副主任李丽致辞
![]()
主办、承办、协办单位领导共同推动展览开幕卷轴
第一单元“胡汉一家贡献大一统”。呼和浩特屹立于祖国北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区域。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此交往交流交融、繁衍生息,共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灿烂辉煌。自汉代以来,历代中央王朝秉持“天下一家”“大一统”“华夷一体”的治理理念,始终将北疆地区置于国家整体格局中统筹治理。从秦汉至元明清,北方游牧族群在历史兴替中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过碰撞与交融推动深刻的文化认同和思想升华,为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贡献了一份力量。
![]()
![]()
第二单元“多元汇聚共促大交融”。中华文明以其深厚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走向。呼和浩特地区素有“塞上通衢”之称,北枕阴山、南临黄河,地处欧亚大陆通道与中原腹地的连接点,成为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汇融合的重要区域。重点代表性文物古籍和历史资料,展现各民族通过迁徙、贸易、联姻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交往范围,推动呼和浩特地区从地理枢纽演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的核心地带的过程。
![]()
![]()
![]()
![]()
![]()
第三单元“向内凝聚维护大团结”。该单元重点展示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中凝聚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历史文物和古代典籍中闪耀着爱国主义的璀璨光芒,胡服骑射、昭君出塞等历史篇章,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诠释。这一精神由中华民族共同培育、代代传承、不断发展,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与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
![]()
![]()
本次展览系统呈现了呼和浩特地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中的北疆历史脉络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中的积极作用及历史贡献,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统筹 牧仁
审核 乌日嘎
新媒体编辑 张欣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画报》官方微信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