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盘活存量资产、拓宽保障性住房供给渠道的背景下,一桩国企收购410套商品房的交易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并非庞大的收购总额,而是项目实施主体——青岛海发集团,仅以1000.3万元的自有资金,便成功撬动了一个总投资高达2.82亿元的民生项目。
海发城发收购海信地产410套商品房
这是青岛海发城市运营集团公开的官方信息。
9月26日,海发城市运营集团与海信地产正式签署保障性住房项目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山东乃至全国首创的全额利用“专项债 + 再贷款”模式的保障性住房收购项目正式在青岛落地,也标志着海发集团首个市本级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成功推进,为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探索多元化融资路径、提速民生工程推进写下关键一笔,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实践经验。
![]()
图源:海发集团官微
作为海发集团布局城市运营的专业化平台,海发城市运营集团始终以“一三四五”战略为指引,围绕“落实国家战略、引领产业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三大目标,扛牢国企责任担当,加快市场化转型发展,塑造城市综合运营特色品牌。自成为市级保障性住房实施主体以来,迅速梳理市内存量房源,通过“市场化收购”等创新模式推进项目落地。
此次双方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营深化合作,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存量资产,实现700余间保障性租赁住房资源整合,为新市民打造“可负担、有品质、可持续”的安居典范,是落实海发集团与海信集团战略协议的具体实践,标志着双方在城市运营领域实现“规划协同”向“项目落地”的实质性突破。
双方将整合资金、技术、运营等优势资源,构建“收购—改造—运营”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保障性住房从“建设供给”向“品质服务”升级。
资金从何而来?
青岛海发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是什么来头?
2025年3月,经青岛市住建局、市国资委正式发文,确定青岛海发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青岛市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实施主体。
此次收购的存量商品房是海信辽阳路七号、海信正阳中心两个项目,收购总建筑面积约为 23888.52 平方米,共计410 套(包含配套用房 17 套),项目规划改造为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700余间,配套用房面积 1576.02 平方米,车位 215 个。
资金从何而来?
项目总投资 28220.1 万元,资金来源包含自有资金、专项债和银行贷款。
其中,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6000.0 万元(30年期);申请银行贷款 11219.8 万元;海发集团自有资金 1000.3 万元。
也就是说,海发集团利用自有资金1000.3万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和银行贷款,就可以购买410套存量商品房。
作为青岛市属国企,海发集团天然具备对接政府政策的优势,它成功地将本市“专项债自审自发”的试点政策红利,转化为项目坚实的资本金来源。
凭借其良好的企业信用和国资背景,海发集团成为连接货币政策(再贷款)与项目需求的桥梁,成功组织了银企对接,引入了低成本的商业贷款。
收购海信地产的存量商品房后,海发集团统一运营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确保了项目的公共属性和长期稳定。
这一系列操作表明,新时代的国企正在利用其独特的信用和平台优势,从过去政策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整合市场、资本与政策,以市场化手段实现公共目标的资源整合者。
通过巧用自有资金作为信用支点,充分整合政策与金融工具,完全能够以市场化方式“花小钱,办大事”。这种“杠杆智慧”,对于各地创新保障房供给模式、深化国企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公寓传媒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