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将至,各大商超的无糖月饼专区又开始热闹起来。“健康”“无负担”“糖尿病人专属”的营销标签,让不少消费者心动。但无糖月饼真的可以敞开肚子随便吃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健康陷阱”的真面目。
![]()
“无糖”≠不含糖
很多人不知道,“无糖月饼”并不是完全不含糖分。根据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无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这里的“糖”指的是添加糖,如蔗糖、葡萄糖等。
然而,无糖月饼的主要原料——月饼皮中的面粉,本身就是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也就是说,无糖月饼只是没有额外添加糖,但本身仍然含有大量可转化为糖分的碳水化合物。
营养科医生提醒,月饼皮本身就是“升糖大户”。月饼的饼皮主要由面粉制成,而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分解,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被吸收,从而导致血糖升高。所以,即使馅料里没有加糖,月饼皮本身也是升血糖的。
其实,有的馅料本身就含糖或高碳水。传统的月饼馅料,如莲蓉、豆沙、果仁等,即使不额外添加蔗糖,其本身也含有一定的糖分或高碳水化合物。比如莲子、豆类富含淀粉,水果干富含果糖。
另外,无糖月饼通常使用木糖醇、麦芽糖醇、阿斯巴甜等甜味剂来替代蔗糖,提供甜味。这些甜味剂热量较低或不参与人体代谢,对血糖影响小。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糖醇(如麦芽糖醇)如果食用过量,可能会引起腹泻、腹胀等肠胃不适症状。
无糖月饼的热量陷阱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对比数据:
![]()
![]()
可以看出,无糖月饼的热量并没有比传统月饼低多少。这是因为月饼的主要热量来源不仅是糖,还有大量的油脂和面粉。
哪些人群在食用无糖月饼时要特别注意?
01
糖尿病患者仍需严格控制份量
无糖月饼对血糖影响较小,但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仍会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注意:严格控制分量,一次不超过1/4个月饼。另外,食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可以将月饼替代部分主食,相应减少米饭、面食的摄入量。
02
减肥人群也要当心“热量刺客”
正在控制体重的人群不要被“无糖”标签迷惑,无糖月饼仍然是高热量食品,需要计入每日总热量摄入。
03
肠胃敏感者要小心糖醇副作用
对糖醇敏感的人群食用后可能出现肠胃不适,需谨慎尝试。
健康吃月饼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控制分量是关键。无论是传统月饼还是无糖月饼,都应浅尝辄止
✅搭配食用更科学。与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蛋白质食物一起食用,延缓血糖上升
✅选择时机有讲究。避免空腹食用,最好在餐后作为甜点少量品尝
✅查看成分表。仔细阅读营养成分表,关注总热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
无糖月饼为特定人群提供了一个相对更好的选择,但绝不是可以随便吃的"健康食品"。中秋佳节,享受月饼的同时,保持理性消费和适量食用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健康与美味兼得。
![]()
记住,月饼的意义在于共享团圆之情,而不在于饱腹解馋。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与家人分享一小块月饼,品尝的是传统文化,感受的是亲情温暖,这才是中秋节的真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