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现场
文丨谈古论今
大家好,这里是谈古论今。
如果一定要说陆同学不该做什么,或许就是在18岁生日这天下楼扔垃圾。
9月27日晚,华南理工大学,来自广西贵港、电气工程专业2025级新生的女孩陆某,在她18岁生日的当天,永远地睡在了离宿舍100米的地方。
如果悲伤有形状,那一定她最后20天的人生轨迹。
悲伤一:生日变忌日
这20天里,陆同学人生中充满了“刚刚”——
刚刚过完18岁生日、刚刚成为法定成年人、刚刚开始大学生活、刚刚当选班长......
最残忍的是什么?是她所有的“刚刚”都变成了“最后”——
最后一次生日、最后一次分享蛋糕、最后一次下楼、最后一次和室友说话、最后一次和父母通话......
同班的林同学说:“9月9日的班委竞选中,她的演讲大方得体,看得出经历丰富、多才多艺。大家都很喜欢她,我也把票投给了她。”
18天后,这个大家都喜欢的班长,就走了。
当晚9点10分,她还在宿舍切蛋糕。
她给每个人都切了大块,自己却留了最小的一块。室友问:“你生日怎么吃的最少?”她笑着说:“吃太多睡不着,明天还要早起背单词呢。”
30分钟后,她就再也不用背单词了。
事发时间是21点40分。
这个时间点,宿舍楼最热闹,到处都是学生。可就在这个所有人都认为最安全的时间,最安全的地点,死神却降临了。
悲伤二:寒门梦碎
你可能不知道,从广西贵港考到华南理工有多难。
广西一本录取率是12%,985的录取率还不到2%。华南理工电气专业在广西的录取分数线,要超过一本线100多分。
这意味着,陆同学是贵港市几千个考生中的前几名。
是的,前几名。不是前几百名,是前几名。
从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小城,到一线城市广州。从普通工人家庭,到985王牌专业。这条路,她走了18年。
同乡说,她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为了供她读书省吃俭用。她说过,要进南方电网,要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华南理工电气工程,在南方电网五省就业竞争力极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专业,这是可以改变她命运的船票。
你说残忍不残忍?
一个寒门女孩,用18年的努力换来一个机会,然后在第20天,人就没了。
独生女。
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
这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死亡,更是一个家庭的毁灭。是两个普通工人18年心血的灰飞烟灭。是“再要一个”都不可能的绝望。
广西到广州,高铁要4个小时。
她用18年走上了这条路,却没能走完宿舍楼下那100米。
悲伤三:只差100米
100米。
再说一遍,仅仅100米。
从学生宿舍到事发地点,只有100米,步行才不到2分钟。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学生们每天至少要走4次——早中晚加扔垃圾,路上平时车辆也很少。晚上9点多,又是学生活动高峰期。所有人都认为,此时此地,应该是学校里最安全的路。
可就是这条最安全的路,要了她的命。
据现场目击者说,只听到“砰”的一声巨响,一辆蓝色宝马3就将陆同学卡在了路边的树干之间。车头已经严重变形,前盖还撞得高高翘起。
![]()
“她的手还保持着向上伸展的姿势,仿佛在抓什么。”
在抓什么呢?
在抓那个回不去的宿舍?在抓那个再也见不到的明天?还是在抓那个刚刚许下的生日愿望?
我不知道。
谁曾会想,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最近的距离,最遥远;最熟悉的路,成了不归路......
100米,对我们来说,是从教室到厕所的距离。是下楼取个外卖的距离。是饭后散步都嫌少的距离。
但对陆同学来说,这100米成了她到不了的远方。
悲伤四:独女
最不能接受的,还是父母。
快国庆了,陆同学的父母还在等她回家。
据同学透露,事发前几天,她还在讨论要带什么特产回去。她说要买点广州的糕点,“我爸爱吃甜的。”
她是家里的00后独女。
这意味着,家里的全部希望都在一个孩子身上;
这意味着,“考上985”是全家族的骄傲;
这意味着,这个家庭没有Plan B。
“失独”,这个词太残酷了。但这就是陆同学父母现在的身份。
他们培养了18年的女儿,他们省吃俭用供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全部的骄傲和希望,没了。
不是生病,不是意外,就是在号称最安全的大学校园里,在离宿舍100米的地方,被本校老师开车撞死了。
你说他们怎么接受?
那个微信上还在答“什么时候到家”的女儿,再也不会回复了;
那个说要“让爸妈过上好日子”的女儿,再也没有机会了;
那个床头照片上笑得灿烂的女儿,永远定格在了18岁......
养育了18年,等待了18年,然后,一无所有。
悲伤五:人生刚开始
让我们回到9月27日晚上。
彼时,陆同学正在切着生日蛋糕。她笑得很开心,对室友说:“18岁了,我要更加努力。”
这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笑容。
朋友圈还留着她最后的动态:“18岁,新的开始!”配图是生日蛋糕;班级群里是她发的最后的消息:晚上8点,提醒大家交作业;室友脑海里,是她们最后的约定:国庆一起去广州塔;还有答应同学的最后承诺:帮忙补习高数......
每一个“最后”,都曾经是“刚刚开始”。
同学说,分蛋糕时她给每个人都切了,自己吃得最少。“她一直都是这样,什么都先想着别人。”
半小时后,这个总是想着别人、憧憬未来的女孩,一个人躺在了树下。
那些约定,已经全部作废;那些计划,已经全部取消;那些梦想,也已经全部破碎......
陆同学这些令人心碎的标签,每一个都在放大这场悲剧的残酷。
但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惨剧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48小时后,就在同一所学校的另一个校区,一位退休教师又被网约车撞倒。而据评论的网友反映,一年前的同一天,还是这个学校里,一个骑电动车的女生摔倒,躺了半个月后就离世了......
为什么?
为什么每一次事故后,学校都会“深刻反思”、“举一反三”,
但最后,还是会有下一个陆同学?
我想,这不是意外,这是必然。
当限速的标志形同虚设,
当管理的制度选择性失明,
当“方便”永远大于“安全”......
悲剧就在永远都在倒计时。
而我们能做的,除了转发,除了唏嘘,还有什么?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信息来源均为网络,如与事实不符或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作者澄清或删除。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绿色网络世界!
敢为苍生谏真言,岂因祸福避趋之!
@关注、点赞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