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化润疆“亚克西”

0
分享至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



易国才

新疆地区自汉代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以来,历代中央政权都把治理新疆置于国家治理全局的重要位置,对新疆行使着管辖权。2000多年来,新疆始终是中华民族统一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的经验教训,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新疆之兴”提供了政策指向和方法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新疆的建设发展,亲自为新疆工作谋篇布局,领航掌舵,多次到天山南北实地考察调研,先后主持召开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等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疆的治理发展工作。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全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再次强调文化润疆工作的具体举措。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听取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的工作汇报,他在部署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时,特别强调了新疆旅游业的重要性,“要加大新疆旅游开放力度,鼓励国内外游客到新疆旅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多措并举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大力实施旅游兴疆的国家战略,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重地。聚居于此的各族人民携手开发建设了大美新疆,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论是现有的6处世界文化遗产地、18个5A级旅游景区、6456项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还是《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王传》《福乐智慧》《十二木卡姆》等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拥有的历史遗产,也成为当下各族人民可以共用、共享的一种旅游资源。


9月6日,演员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为游客表演舞蹈。(孙振嵩/人民图片)

近年来,新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并传播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事业深度融合发展,让来新疆的游客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深刻感受新疆各民族的文化之美。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苹果香》等传唱全国,红遍大江南北;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中外圈粉无数,给新疆旅游带来了巨大机会。据权威部门统计,2024年,新疆接待游客达3.02亿人次,游客总花费3595.42亿元。今年7月,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平均每天客流量达25万人次,周末客流量更高;乌鲁木齐天山区每天机动车通行量达100万辆次。作为活力强劲的新业态,新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正在成为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新疆地域辽阔,有着“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目前全疆在用的运输机场有28个,全疆14个地州市和九成以上的县(市、区)正在迈入“高速公路时代”,其中的G30连霍高速、G7京新高速、依若高速、独库公路、伊昭公路、盘龙古道、阿禾公路、S101公路等名扬全国;中欧班列畅通亚欧大陆;塔克拉玛干沙漠环线、北疆环线、南疆环线、南北疆环线纵横交错,组建成新疆地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繁荣的现代化交通,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夕发朝至,云海速达,每一条旅游风景道都有独一无二的亮点,都是深受游客喜爱的“诗和远方”。

今天新疆的出行太方便了!G0711乌鲁木齐至尉犁段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后,驾车穿越天山只需20分钟,乌鲁木齐至库尔勒驾车时长也由7小时缩短至3小时。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壮举。《汉书·西域传》载:“西域,以孝武时始通。……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踰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踰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耆)。”班固在《汉书》中明确记载了南道、北道的路线和所经过的主要地区,道阻且跻,还不安全。如今天堑变通途,高速贯通戈壁、瀚海,去哪儿说走就走!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成效显著。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中华文化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这都源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全疆各族人民的勠力同心、接续奋斗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无私帮助。现在的新疆,社会安定和谐、发展动能强劲,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历史和现实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做好新疆工作的根本遵循,是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定盘星”。

(作者为新疆教育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0期、9月29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incentive-icons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平台,账号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16138文章数 255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