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王阳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他为这份三百万的合同,熬过了太多个孤寂的黎明。
对面,甲方的陈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拿起了笔,拔开了笔帽。
金色的笔尖正缓缓地、坚定地落向合同签名处那片空白的区域。
王阳屏住了呼吸,他几乎能听见梦想成真的声音。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极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动作,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亮起的屏幕。
发信人是公司人事部门。
一行冰冷、没有任何温度的宋体字,赫然映入他的眼帘:
【公司通知】因业务调整,公司决定与您解除劳动合同,请于今日内办理离职交接手续。
![]()
01
九月的阳光,带着一丝秋日的清爽,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懒洋洋地洒在光可鉴人的红木会议桌上。
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像一片凝固的、深色的湖水,映照着天花板上华丽的水晶吊灯。
王阳坐在桌边,脊背挺得笔直,手心控制不住地微微有些潮湿。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一下,又一下,沉稳又有些急切,像是为这重要的一刻敲打着节拍。
他今年三十出头,在这家中型的广告公司里,已经待了快八年。
岁月像一把磨刀石,不锋利,却耐心地,慢慢磨平了他的棱角,也磨去了他刚毕业时那股不知天高地厚的冲劲。
他成了公司里最常见的那种人,业务能力扎实,为人也本分老实,每天勤勤恳恳,像一头只知道低头耕地的老黄牛。
大家都说王阳可靠,交待给他的活,总能放一百个心。但大家也都觉得他有些乏味,不善言辞,不懂得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
今天,王阳穿上了他最好的一套西装,出门前妻子特意为他熨烫过,领带也打了好几遍才觉得妥帖。
这套西装还是他们结婚时买的,现在穿着,手肘处已经有些发亮,但他依旧觉得体面。因为今天,是他这八年职业生涯里,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坐在他对面的,是甲方的市场总监,陈总。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人,穿着得体的灰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没有一根乱发。
他的眼神很锐利,像一只盘旋在空中的鹰,仿佛能轻易看穿人心底最深处的想法。
这大半年来,为了这份价值三百万的年度推广合同,王阳不知见了这位陈总多少次,每一次,他都感觉自己像是站在考官面前的学生,从专业知识到临场反应,都被审视得一清二楚。
陈总不爱听那些天花乱坠的漂亮话,他只看数据和最终的结果。
王阳为了准备每一次的汇报,熬了无数个夜晚,方案改了二十多稿,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对过几十遍,不敢有丝毫的差错。
王阳的身边,坐着他的顶头上司,刘总监。刘总监今天的心情显然非常好,他那张总是显得有些油腻的脸上,堆满了谦恭而又自信的笑容。
他身体微微前倾,用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语调,热情地向陈总介绍着方案的种种好处,言语之间,巧妙地将所有功劳都归于自己的“团队领导有方”,仿佛这个凝聚了王阳无数个日夜心血的方案,完全是他运筹帷幄的杰作。
王阳对此早已习惯,他知道,自己这头老黄牛,耕出来的地,收成总是要记在别人的名下。他并不奢求那些虚名,他在乎的是这份合同本身。
三百万,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单子。对于王阳个人而言,它几乎意味着一切。
他想到了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吵着要报那个很贵的钢琴班;想到了妻子那双因为操持家务而变得有些粗糙的手;想到了每个月雷打不动需要偿还的房贷。
他需要这份合同,需要这笔丰厚的项目奖金,来让这个家,能稍微喘一口气,让家人的生活,能过得好一些。
“陈总,您看,这个方案的市场投放策略,是我们团队经过了长达三个月的深度调研,排除了十几种可能性之后,才最终敲定的,绝对精准,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刘总监的声音在安静得过分的会议室里回响,带着一种邀功的得意。
王阳没有作声,他只是默默地将打印精美、装订整齐的合同,双手奉上,轻轻地推到陈总面前。
合同的纸张很厚实,带着高级打印纸特有的好闻的墨香。
他看着陈总接過合同,仔细地翻阅着最后的条款,心里那块悬了半年的大石头,终于要落地了。
他甚至开始不受控制地盘算,拿到奖金后,一定要带妻子和女儿去一趟她们念叨了很久的海边。女儿今年六岁了,除了在电视和画册上,还从没见过真正的大海呢。
02
陈总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合上合同,拿起了桌上那支专门为签约准备的派克金笔。
那金色的笔尖,在窗外透进来的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像一个即将实现的、美丽的梦。
就在陈总拔开笔帽,笔尖即将触碰到纸面的那一刹那,王阳放在西裤口袋里的手机,极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这一下震动,很轻,像一只蝴蝶不小心扇动了翅膀。但在寂静得能听见呼吸声的会议室里,却仿佛一声惊雷,在王阳的心里猛地炸开。
他下意识地垂下眼帘,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分心,可是一种莫名的不安让他无法忽略。
他悄悄地,用桌子边缘作掩护,将手机掏了出来,解锁屏幕。他以为会是妻子发来的信息,问他什么时候结束,晚上回家吃饭吗。
屏幕亮起,映入眼帘的,却不是妻子的关心,而是一行冰冷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文字。
发信人是公司的人事部门。
![]()
内容很简短,甚至没有一个称呼:【公司通知】因业务调整,公司决定与您解除劳动合同,请于今日内办理离职交接手续。
王阳的脑子“嗡”地一下,一片空白。
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或者是人事部门发错了。他眨了眨眼睛,又凑近了屏幕,仔仔细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又看了一遍。
没错,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像用针尖刻在他的视网膜上。业务调整?解除劳动合同?今天之内办理交接?他觉得自己像是在看一个极其荒诞的笑话。
他在这里工作了八年,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这个他为之奋斗了八年的地方,用这样一条短信,就如此轻描淡写地,将他打发了。
连一个当面的通知,一次正式的谈话都没有。这算什么?用完即弃的工具吗?
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脚底瞬间窜到头顶,他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在那一刻凝固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手指在微微颤抖,几乎握不住那冰冷的手机。
他艰难地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身旁的刘总监。那个此刻正满面春风、等待着合同签订的上司,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这一切,他知情吗?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他的主意?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王阳心中升起:合同签下,功劳到手,自己这个具体执行的人,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正好可以借着公司所谓的“业务调整”,一脚踢开。
他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不真实起来。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会议室里的空气依旧安静,陈总手中的金笔依旧闪亮,可这一切,都像是隔了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变得模糊而遥远。
他听不清刘总监在说什么恭维的话,只看到他那张开开合合的嘴。他甚至能看到坐在对面的陈总,脸上带着一丝疑惑,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失态。
“王阳?”
是陈总的声音,将他从失神的深渊里拉了回来。
他猛地抬起头,对上了陈总探究的目光。
刘总监也注意到了他的不对劲,脸上得意的笑容僵住了,他压低了声音,用一种警告的眼神瞪着王阳,嘴型无声地说了两个字:“专心点!”
王阳没有动。他看着桌上那份即将签订的合同,看着那即将属于刘总监的功劳和业绩,再想想手机里那条决定了他命运的短信,一股前所未有的怒火和不甘,像是压抑了许久的火山,从心底里猛烈地喷涌而出。
凭什么?凭什么自己多年的心血,要为他人做嫁衣?凭什么自己勤勤恳懇,换来的却是被一脚踢开的下场?
他不能就这么算了。他不能就这样灰溜溜地离开,带着被解雇的耻辱,和破碎的梦想。
他的目光,越过刘总监那张惊愕的脸,直直地看向正准备落笔的陈总。
他的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温顺和谦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陈总,请等一下!”
03
王阳的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像一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会议室里所有的人,包括陈总的助理和刘总监带来的另一位同事,都愣住了,齐刷刷地看向他。
陈总停下了手中的笔,笔尖悬在合同上方,离纸面只有几毫米的距离。他抬起头,眉毛微微挑起,看着王阳,没有说话,像是在等待他的下文。
刘总监的脸色瞬间变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阳,这个平时在他面前唯唯诺诺,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的老实人,竟然敢在这种时候,当着甲方的面,打断他?
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当众扇了一巴掌。
“王阳,你疯了!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别在这里捣乱!快跟陈总道歉!”刘总监的声音又急又气,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他一边说,一边向王阳使着眼色,示意他赶紧坐下闭嘴。
王阳像是没有听见刘总监的话,也没有看见他的眼色。
他的眼里,只有陈总,只有那个能决定他命运的人。
他站了起来,椅子因为他起身的动作,向后滑动,发出轻微的摩擦声。这个动作,让他彻底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他看着陈总,一字一句,清晰而坚定地说道:“陈总,关于这次合作,我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案!”
![]()
这句话一出口,刘总监当场就愣住了,像一尊被点了穴的雕像,张着嘴,眼睛瞪得滚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手里最温顺的一只绵羊,会在最关键的时刻,突然变成一头敢于挑战头狼的野兽。
陈总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他放下了手中的笔,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变得陌生的年轻人。
他见过太多在谈判桌上巧舌如簧的人,但像王阳这样,在合同即将签订的最后一秒,突然跳出来说自己有更好方案的,还是头一次见。
这要么是个不顾后果的疯子,要么,就是真的有十足的把握。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刘总监的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想开口说些什么来挽回局面,比如解释说王阳是压力太大胡言乱语。
但他还没来得及开口,陈总就抬了抬手,制止了他。
陈总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王阳,他用一种平稳的语调问道:“哦?更好的方案?说来听听。”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总监把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态朝着他完全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他感觉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王阳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那颗狂跳不止的心脏平静下来。
他知道,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赌博,他没有退路,只能向前。
他走到会议室前方的投影幕布旁,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台电脑已经跟了他好几年,外壳上满是划痕,但此刻,它却是他手中唯一的武器。
他熟练地连接好数据线,打开了一个加密的文件夹。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PPT文件。这个PPT的模板,比刚才刘总监展示的那个要简洁、清爽得多,充满了现代感。
“陈总,各位领导,请允许我占用大家十分钟的时间。”王阳的声音,此刻已经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颤抖,变得沉稳而自信。
他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客户经理,而是一个掌控全场的演说家。
这个方案,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偷偷做的。
起初,只是源于他对这个项目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他觉得公司提交的那个方案,虽然稳妥,却缺乏亮点,尤其是在新媒体传播上,显得过于保守。
04
于是,他凭着一股热情,自己查资料,做分析,搭建模型,把那些零散的想法,一步步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方案。
他曾经把这个方案的初稿拿给刘总监看过,希望能够得到支持。
刘总监当时只是草草地翻了几页,便以“风险太大,不够成熟”为由,扔在了一边,还警告他不要好高骛远,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从那以后,王阳就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方案。
但他没有放弃,他像一个秘密的工匠,在每一个无人知晓的深夜里,不断地打磨、完善着自己的这件作品。
他总觉得,也许有一天,它能派上用场。他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会是以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贵公司的核心消费群体,正在趋于年轻化。而传统的广告投放模式,对于这部分人群的影响力,正在逐年下降。”
王阳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投影幕布上的图表和数据不断切换。他的讲解,没有半句废话,直指核心。
他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市场环境,指出了原方案中几个看似稳妥,实则效率低下的投放渠道。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介绍自己的新方案。
“我的这个方案,核心在于‘场景化互动营销’。我们将放弃一部分硬广的预算,转而投入到与年轻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几个线上场景中去……”
他提出了几个极具创意的线上活动,包括与热门短视频博主的深度合作,以及一个基于社交媒体的互动挑战赛。这些想法,新颖、大胆,又紧紧地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
![]()
陈总听得非常认真,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些许好奇,逐渐变成了浓厚的兴趣。他甚至拿起了笔,在自己的记事本上,不时地记录着什么。
王阳越说越流畅,越说越自信。那些曾经只在他脑海中盘旋的想法,那些被压抑了许久的才华,在这一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
他不仅提出了创意,还给出了详尽的预算分配和预期效果评估。
数据显示,他的这个新方案,在总预算上,可以比原方案节省将近百分之二十。而预期的市场曝光量和用户转化率,却能提升百分之五十以上。
省钱,还能带来更好的效果。这对于任何一个甲方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一旁的刘总监,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他像一个被人当众揭穿了谎言的骗子,坐立不安。
王阳说的很多专业术语和市场洞察,他听得一知半解。
他这才惊恐地发现,自己对于这个跟进了半年的项目,其理解深度,远远不及这个他一直看不起的下属。
王阳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他的脸上。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漏洞。
十分钟后,王阳的讲解结束了。他合上了笔记本电脑,挺直了身子,目光坦然地看着陈总。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中央空调的送风口,还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总身上,等待着他的裁决。
陈总没有立刻说话。他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记事本,手指在红木桌面上,有节奏地,一下一下地轻轻敲击着。
那“笃,笃,笃”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尤其是刘总监,他觉得那敲击声,仿佛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倒计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陈总停止了敲击。他抬起头,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的目光,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缓缓地,从王阳的脸上,移到了脸色惨白如纸的刘总监身上。
他用一种平静到近乎冷漠的语调,缓缓地开口,问出了一个让刘总监几乎魂飞魄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