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之大,人才济济,然真正能成大器者,往往非天赋异禀,而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陶冶而成。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正是对人才培养最精辟的诠释。凡有一长一技者,皆有其独特价值,岂可轻视乎?
人才之成,首在发现。人皆有可取之处,或善言谈,或精计算,或长于组织,或专于技艺。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那些看似平常的技能,在合适的时机与位置上,往往能焕发出惊人的光彩。春秋时期,百里奚本为养牛之人,后被秦穆公重用,成为一代名相;三国诸葛亮躬耕陇亩时,谁能料到这位农夫日后能三分天下?故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当尊重,不可轻慢。
人才之成,贵在培养。犹如璞玉必经琢磨方能成器,人才亦需经历磨练方能成大器。北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中记载其母"夜课以书",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培养,造就了一代文宗。清代曾国藩训练湘军,从不苛求士兵初始能征善战,而是通过日日操练,月月检阅,最终造就了威震一时的铁军。当今社会,我们看到许多行业能手,无不是经年累月潜心钻研,在平凡岗位上磨练出不平凡的技艺。
人才之成,要在平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即使怀瑾握瑜,若无施展之地,终将明珠暗投。战国时期,商鞅入秦前曾在魏国不被重用,直至遇秦孝公,方能一展抱负,成就变法大业。当代社会,我们看到许多专业技术人才,正是在适宜的企业平台、科研机构中,才能将所学所长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力量。平台之于人才,如水之于鱼,不可或缺。
人才之成,重在坚持。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者,无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与深耕。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宋代米芾痴迷书画,终成大家。那些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人,莫不是在专业领域持续精进,方能脱颖而出。任何一技之长,只要持之以恒地钻研与锤炼,都能达到精湛境界。
当今时代,我们更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人才。不唯学历论英雄,不唯资历评高低。那些精通某项技艺的工匠,那些在细分领域深耕的专业人士,那些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都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正如清代袁枚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人才,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发现、乐于培养、敢于使用。
人才如繁星点缀夜空,或明或暗,皆为天空增色;人才似百川汇入大海,或大或小,皆为水域添彩。让我们珍视每一分才智,尊重每一份所长,共同构筑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美好社会。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