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退休的王阿姨最近成了小区花园的“晒太阳达人”。每天早上九点半,她都搬着小椅子在树荫下找块光照刚好的地方,闭上眼睛,呼吸着新鲜空气。几位邻居打趣:“老王,你可别晒多了,现在都说紫外线伤皮肤,搞不好还致癌呢!”王阿姨却不以为意,笑道:“电视里说太阳能补钙,晒点总没错吧?”到底晒太阳是养生,还是暗藏危机?复旦大学曾对36万人群体进行了为期六年的追踪大调查,最新结果一经公布,让不少人重新思考了与阳光相伴的日常。
不少朋友都听过“适当晒太阳养生”的说法,但与此同时,对皮肤癌风险的担忧也没完没了。有人相信每天补充阳光有助于钙吸收、防骨质疏松、调节免疫、抗抑郁;也有人疑心长时间曝晒带来的皮肤老化、可见斑点甚至癌变,到底应不应该晒太阳,真正安全又有益的做法是什么?或许,你对阳光的这些“误会”,今天都能找到答案。
![]()
关于“晒太阳该不该晒、怎么晒”,历来争议颇多。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建议强调:短时、规律性日照远比过度暴晒健康得多。但现实生活中,像王阿姨这样的老人,还普遍缺乏针对晒太阳的科学认知。事实上,这背后有一系列深刻的生理学基础和流行病学数据支持,而复旦大学的大规模人群实证,首次以中国人群为样本,给出了中国家庭阳光养生的“参考答案”。
晒太阳养生还是致癌?看数据与人体机制
阳光是制造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人体90%的维生素D依靠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骨骼健康、防止骨质疏松。202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项中国成人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每天接受15-30分钟的温和日照,骨质疏松风险可降低14.7%;中老年人连续3个月坚持日照,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提高约35nmol/L。
![]()
但“适度”二字至关重要。紫外线(UV)暴露会增加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的风险。中国疾控中心肿瘤预防办公室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皮肤癌新发病例数接近5万人,其中大部分与过度日晒、重复暴露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皮肤色素较浅人群风险高于黄种人,但长时间无防护暴晒同样会“伺机而动”。
那么,晒太阳的“剂量”如何把控?复旦大学团队针对36万名各年龄段中国人,持续跟踪其晒太阳习惯、紫外线暴露强度、服用补充剂等情况,得出结论:每天晒太阳10-20分钟,5-7次/周的人群,骨骼健康、心血管风险指标优于极少外出或烈日暴晒者,且皮肤癌风险并未明显增加。但在中午11点-15点烈日下连续暴晒1小时以上的人群,皮肤损伤与肿瘤发病率上升11.2%,并伴有皮肤老化、斑块出现等现象。
![]()
晒太阳,这些益处和风险一个都不能忽略
适度晒太阳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补钙”,对于提升中老年人免疫力和情绪稳定也有帮助。医学实验证明,在阳光充足地区,中老年人骨折率比阴雨地区低31%。同时,UVB照射促进皮肤合成5-羟色胺,有助于改善睡眠、预防季节性抑郁症。
![]()
但是,暴晒带来的危害也绝不能掉以轻心。紫外线造成皮肤DNA损伤、破坏真皮弹性纤维,是皮肤老化和色斑形成的罪魁祸首;对于敏感人群,还容易造成皮肤光敏性反应、红斑,或诱发结膜炎等眼部不适。调查数据显示,夏季中午无防护暴晒30分钟以上,皮肤红肿、脱皮、灼伤概率提升27.5%。更严重者,长期累积性损伤还易转化为皮肤癌前病变。
不少老人和上班族走入两个极端,不是几乎不出门、维生素D缺乏,就是过度讲究“阳光养生”不停暴晒,这些都容易偏离科学轨道。最关键的一点,是根据个人肤色、体质、既往皮肤病史灵活调整阳光暴露量。
![]()
想晒太阳养生,这几点安全守则必须牢记
如何既能享受阳光的益处,又避免带来健康隐患?复旦大学、协和医院专家建议:每次在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选择光线温和、阴凉处间歇暴露。每次10-20分钟即可,避开烈日直射及高强度紫外线时段,尤其夏季11-15时不宜暴晒。
户外活动时,避免长时间暴露同一部位,必要时穿戴帽子、遮阳伞、长袖衣物,涂抹SPF30以上的防晒霜,保护皮肤不被紫外线损伤。皮肤敏感、曾有皮肤癌或慢性皮肤病史者,需在医生个体化指导下调整晒太阳时间与频率。中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应避免空腹、感冒发热时长时间晒太阳。
适当结合饮食补充海产品、蛋黄、乳制品等天然维生素D来源,维持平衡。长期处室内不晒太阳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但药补不如光补,尤其是天然日照对生理节律调控不可替代。
![]()
晒太阳是否达到养生目的,还必须结合个人健康状况综合判断。如果出现皮肤红斑、刺痛、脱皮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日晒并及时采取护理。阳光虽好,但“适度”是永远的金标准。
科学晒太阳,健康防风险。复旦大学36万人调查数据给出的答案非常明确:规律、适量、科学地享用阳光,是中老年人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盲目暴晒、追求极端疗效或盲信网络偏方,反而可能让身体由阳转阴。
![]()
不妨迈出家门,合理安排日照时长,让阳光成为伴你健康长久的“好朋友”。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史不同,能否获得预期阳光益处,还需结合自身情况,并定期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咨询皮肤与慢病管理专业医生,做到科学防癌、智慧养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