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pixabay
目前核桃上市,很多人都认为吃核桃补脑,但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2025年2月,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食物与功能》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早餐中加点核桃,可以对记忆有延迟保护作用,并改善大脑认知功能。
多吃核桃缓解焦虑、促进睡眠
其实核桃的好处还有很多,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爱吃核桃的人,全身炎症、癌症风险都降低了!
2025年4月,《癌症预防研究》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日常吃点核桃有助于提升尿石素A水平,可降低全身炎症水平,并且能对结肠息肉内的免疫细胞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
曾有一项纳入26个临床试验、涉及1059名受试者的数据分析发现,和没有每天吃核桃的对照组相比,添加核桃干预后的饮食,能使血浆甘油三酯(TG)的水平显著下降5.5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下降3.73%、总胆固醇水平下降3.25%。
多吃核桃,还有这些作用:
预防糖尿病:研究发现,食用坚果(尤其是核桃),与降低糖尿病风险有关,同时也能降低肥胖风险。
缓解焦虑:在坚果中,核桃的α-亚麻酸含量较为优秀。α-亚麻酸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减轻焦虑症状,缓解情绪紧张、减轻压力。
促进睡眠:核桃富含褪黑素,有研究对动物进行核桃喂养后,发现其血液中褪黑激素的含量可变为原来的4倍。
![]()
图源@pixabay
日常吃核桃记住这几点
早餐可以加点核桃:早餐吃点核桃可增强大脑功能,提升大脑反应速度。富含核桃的早餐,可以急性改善全天的执行功能反应时间,并可能对记忆有延迟保护作用。
核桃最好带着皮吃:核桃仁表面带有深褐色的核桃皮,最好带着皮吃。由于核桃皮中含多酚类等抗氧化物质,受高温影响和长时间储存会有所损失,一般生鲜核桃保留较多。
每天2-3个就正好:核桃油脂含量并不低。建议坚果每周摄入量为50~70克,平均一天的摄入量为7~10克左右。折算成带皮的核桃,大约为2~3个。
最好是现剥现吃:外壳不完整或已经出现裂缝的核桃,细菌和空气进入后,易导致核桃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变质。因此,核桃最好在食用前再剥开外壳。
选择原味的核桃:核桃最好选择原味的,没有经过额外的加工,能够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同时也少了盐、糖的摄入。
可把核桃入菜:核桃除了直接食用外,入菜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和紫甘蓝一起做个蔬菜沙拉。做米饭时也可以放上一把核桃,美味又营养。 据央视财经
发炎时 少碰这几种食物
影响炎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饮食是重要一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表示,促炎食物主要包括:
1.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用白米做的稀饭、甜饮料、甜面包、蛋糕等;
2.含较多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比如蛋黄派、珍珠奶茶、炸薯条、薯片、糕点、饼干等,同样会促进体内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3.加工肉制品,如腊肠、热狗、火腿、培根等;
4.快餐、油炸食品,此外高温烧烤也会带来促炎物质。
中国注册营养师谷传玲表示,以下食物含有较多对抗慢性炎症的成分,蔬果生吃的话抗炎效果更好,但也不必勉强,胃不好的人可以急火快炒,抗炎效果同样不错:
卷心菜、大白菜、萝卜、紫甘蓝、青椒、彩椒、洋葱、芹菜;绿茶、红茶;亚麻籽油、紫苏油(适合凉拌);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等鱼类。 据央视财经
睡眠不足会引发炎症 影响大脑和血管
长期缺觉,已被证实会引发身体的慢性炎症。那么,偶尔熬夜、长期晚睡晚起,会不会同样让身体悄悄“发炎”?虽然晚睡晚起,但保证睡够8小时,是不是就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熬夜vs缺觉,哪个更伤身?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郭兮恒告诉记者,短期睡眠不佳无关紧要,但长期睡眠失衡会让身体陷入慢性炎症风险中。
生活中,不少人会“凌晨1点睡、7点起”,睡了6个小时,还有人会“凌晨3点睡、11点起”,睡够8个小时,哪种更伤身体?
事实上,两种常见的作息都对健康有害,只是危害机制不同,且个体敏感度会影响危害程度。郭兮恒介绍:
“凌晨1点睡、7点起”:这类睡眠模式问题在于睡不够。成年人通常需要7~8小时的生理睡眠,如果因起床时间固定(7点起)而压缩睡眠至6小时,且入睡时间本身已延迟,远超最佳的22~23点入睡窗口,长此以往会导致睡眠质量和效率下降,白天易出现困倦嗜睡、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凌晨3点睡、11点起”:这里睡眠模式看似睡够8小时,但存在睡眠节律紊乱问题。白天的环境会严重干扰睡眠质量,阳光照射、社交活动、饮食需求等因素,都会让白天的睡眠无法像夜间那样高效、舒适。即便睡够时长,睡眠质量也会打折扣。长期睡眠节律后移会打乱生物钟,导致睡眠节律紊乱,进而诱发睡眠疾病。
缺觉时身体在悄悄“发炎”
郭兮恒表示,长期存在睡眠问题会让炎症因子的负面效果不断积累,导致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炎症反应,进而诱发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甚至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
既往一些研究发现——
■睡眠不足引发炎症,影响大脑
睡眠不足会引发炎症,增加认知障碍风险。2024年《中枢神经科学与治疗学》刊发的研究中,人类数据表明,睡眠不足、较高炎症水平都与较低认知能力有关;小鼠模型分析发现,睡眠不足会激活炎症、氧化应激、整合应激反应,从而增加认知障碍风险。
■睡眠不足引发炎症,影响血管
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细胞,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2019年《自然》刊发的研究称,大脑激素可控制骨髓中炎症细胞产生,从而有助保护血管免受损伤,此抗炎机制受睡眠调节。若常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机制失效,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睡眠不足加剧炎症,影响口腔
每晚睡眠少于4小时的人群,其牙周炎加重的风险明显增加。2025年《美国科学院院刊》刊发的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通过“神经-血管-免疫轴”,造成口腔牙周炎疾病加重。
■一夜不睡加剧炎症,影响免疫
2025年《免疫学杂志》刊发的研究显示,健康人群经历24小时睡眠剥夺后,免疫细胞特征会改变。仅一次熬夜不睡就会影响“单核细胞”特征,加剧身体炎症反应。 据健康时报
-END-
封面图片来源于pixabay,正文来源于华商报,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