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苏州这只“神兽”,129年后才有正式名字,目前只剩下一只雄性

0
分享至

在苏州动物园,住着一位特殊的“居民”——它被称作“中国神兽”,更是目前中国境内仅存的一只斑鳖。

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鳖,它不仅承载着一个物种的血脉,更牵动着无数科研工作者与野生动物保护者的心。



当最后一只雌性斑鳖在2019年永远闭上双眼,这只雄性斑鳖便成了整个种群在国内的“独苗”。

为何这一古老物种会走到如此孤独的境地?故事要从百年前的一场“身份乌龙”说起。

01

百年前的“身份混淆”:它曾被错认成多种生物

如今,“斑鳖”这个名字早已和“极度濒危”紧紧绑定,可在100多年前,它却一次次被人类“认错身份”,在科学记载里留下模糊的身影。

我国史料中早有对它的描述,那时人们叫它“癞头鼋”,却从未将其与“斑鳖”这个物种画上等号。



直到1873年,一位英国人在上海附近捕获了几只巨型淡水鳖,一位学者偶然发现它们的特别——这竟是从未被记录过的新物种!

他将其命名为“斯氏鳖”,可遗憾的是,他只得到了一个标本,之后十几年在野外翻找,再也没见过第二只。

更波折的是,“斯氏鳖”这个名字后来还被另一位学者修改,让它的身份更添一层混乱。

7年后的1880年,又有一位法国人在黄浦江里抓到一只大鳖。仔细研究后,他发现这只鳖和已知的“大鼋”完全不同。

询问当地人才知道,大家习惯叫这种生物“鼋”,于是他顺着这个俗名,给它取名“斑鼋”。可谁也没想到,无论是“癞头鼋”“斯氏鳖”还是“斑鼋”,其实都是同一个物种——斑鳖。

那时的学界对生物分类还不够清晰,这只“神兽”就这样在不同的名字里,被人类“忽视”了近一个世纪。

02

129年的等待:它终于有了“正式名字”

前面的故事里,研究斑鳖的都是外国学者,而中国学界对它的关注,要等到近百年后才真正开始。



1984年,学者张明华在浙江省一处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鼋的骨骼亚化石。他仔细研究后,将其定名为“太湖鼋”,却因为没有参考此前英国、法国学者的文献,错过了确认“斑鳖”身份的机会。

其实,不止张明华,后来中国专家也曾多次在野外发现斑鳖个体,可幼体常被误认为是常见的中华鳖,成年个体又和“鼋”长得太像,一次次与“正名”擦肩而过。

转机出现在苏州动物园的两只标本上。当时动物园给当地学校赠送了两只“癞头鼋”标本,学校生物系的赵肯堂教授拿到后,没有轻易下结论——他对着标本反复观察,比对细节,又翻阅了海量资料,最终大胆提出:这不是“癞头鼋”,而是从未被明确认定的斑鳖!

直到2002年,经过多方论证,斑鳖终于被确认为“有效种”。从1873年第一次被发现,到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整整过去了129年。当它终于走进大众视野时,人们才惊觉:这一古老物种的种群,早已走到了悬崖边缘。

03

100多枚卵的希望与破碎:一场持续12年的生死营救

2019年4月15日,文汇网的一则消息让无数人揪心:中国最后一只雌性斑鳖在苏州动物园去世,国内仅存的斑鳖,只剩下那只与它相伴多年的雄性。



时间倒回2007年,那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斑鳖的濒危,开始启动紧急拯救计划——人工繁育。2008年,一只90多岁的雌性斑鳖从长沙启程,来到苏州动物园,与这里唯一的雄性斑鳖“喜结连理”。

没过多久,雌性斑鳖就产下了100多枚卵——圆润的卵壳里,仿佛藏着整个种群的未来。所有人都为之振奋:如果这些卵能成功孵化,斑鳖的灭绝危机就能大大缓解!

可现实很快泼来一盆冷水。专家小心翼翼地抽取了几十枚卵检测,结果却令人心碎:没有一枚卵受精,它们永远不可能孵出小斑鳖。

接下来的6年里,专家们抱着希望,让两只斑鳖尝试自然交配,可每年的结果都一样——卵始终是未受精的“空壳”。

无奈之下,专家对两只斑鳖做了全面体检,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雄性斑鳖虽然正值壮年,但身上布满伤痕,连生殖器都有终身残疾的痕迹——这很可能是它无法自然授精的关键。

2015年起,专家们开始尝试人工授精,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四次尝试全都以失败告终。

2019年4月12日,第五次人工授精开始。术前检查显示,两只斑鳖的身体状况都很好,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期待好消息。

可谁也没想到,雌性斑鳖在手术结束后突然陷入昏迷,尽管医护人员拼尽全力抢救,还是没能留住它的生命。这对“拯救斑鳖的最后希望”,最终只剩下雄性斑鳖孤零零的身影。

繁育工作陷入瓶颈,但专家们没有放弃——他们仍在寻找新的技术,也从未停止在野外搜寻可能存在的其他斑鳖个体。

04

从“广泛分布”到“仅存一只”:它为何走向濒危?

曾经的斑鳖,并非如此孤独。它们的足迹曾遍布中国南方的大河流域与湖泊,还延伸到越南北部——清澈的水质、泥沙底质、长满植被的大型淡水水体,都是它们理想的家园。



在国内,长江流域及其支流、洞庭湖、鄱阳湖、太湖,还有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都曾有它们游弋的身影。

可如今的濒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特性共同造成的“悲剧”:

其一,栖息地的破碎: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湖泊围垦、河道疏浚……一步步摧毁了斑鳖赖以生存的家园,让它们失去了产卵和觅食的场所;

其二,无度的捕捞:斑鳖体型大、肉味鲜美,还被认为有药用价值,加上目标明显、容易捕捉,曾遭到人类的大量猎杀,野生种群锐减;

其三,繁殖的困境:在自然条件下,斑鳖性成熟晚、繁殖周期长,每次产卵数量本就有限,幼体存活率还低。随着种群数量下降,幸存的斑鳖彼此隔离,连正常交配的机会都没有,灭绝的风险一步步被推向顶峰。



05

结语

这只生活在苏州动物园的雄性斑鳖,如今不仅是一个物种的“独苗”,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人类对自然的亏欠,也照见了保护濒危物种的迫切。

它的每一次呼吸,都在提醒我们:拯救一个物种,从来都不是“亡羊补牢”,而是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较量。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烈史
2025-11-02 07:35:24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扬子晚报
2025-11-02 22:05:59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1 23:02:23
租客死亡4年后房东以“房屋贬值”把中介告了,法院:不用赔

租客死亡4年后房东以“房屋贬值”把中介告了,法院:不用赔

封面新闻
2025-11-02 17:14:02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换上又换下!热刺6500万标王沦为水货 13场仅1助攻

换上又换下!热刺6500万标王沦为水货 13场仅1助攻

球事百科吖
2025-11-02 05:14:53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嘪科普
2025-10-23 19:21:38
辽宁56岁厂长邀15名女子吃饭,酒足饭饱后,15人却被抛尸下水道

辽宁56岁厂长邀15名女子吃饭,酒足饭饱后,15人却被抛尸下水道

谈史论天地
2025-11-02 17:33:39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量子位
2025-11-02 12:42:05
中国急需攻克5项尖端技术,一旦突破,将无惧任何国家垄断!

中国急需攻克5项尖端技术,一旦突破,将无惧任何国家垄断!

元爸体育
2025-11-02 07:09:50
54岁男子夜钓时头部遭枪击,家属:中枪后他自己走回家,事发20余天仍昏迷不醒

54岁男子夜钓时头部遭枪击,家属:中枪后他自己走回家,事发20余天仍昏迷不醒

极目新闻
2025-11-02 18:26:43
“吉林一号”回应俯瞰台湾:我们想拍哪里,就能拍到哪里

“吉林一号”回应俯瞰台湾:我们想拍哪里,就能拍到哪里

极目新闻
2025-11-02 17:55:34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央八首播!30集谍战大作,仅播出3天,热度收视率全面开花

央八首播!30集谍战大作,仅播出3天,热度收视率全面开花

乐枫电影
2025-11-02 14:50:03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澎湃新闻
2025-11-02 16:02:26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红色先驱
2025-10-27 18:18:06
同房时,男生都有哪些性观念误区?(女生勿入)

同房时,男生都有哪些性观念误区?(女生勿入)

许超医生
2025-10-31 10:08:22
《数据周报89》:中国养老金人均领取2.2万元

《数据周报89》:中国养老金人均领取2.2万元

智本社
2025-11-02 17:25:54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乡野小珥
2025-10-26 06:59:35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31 12:36:54
2025-11-02 23:43:00
雪灵谷 incentive-icons
雪灵谷
雪灵谷,一部专注于动物、植物科普的自然百科全书。
2866文章数 187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数码
手机
军事航空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教育要闻

当海岛遇上诗教,不妨做一个诗歌岛上的原住民 | 与你共读

数码要闻

Intel B580用汽车防冻液降温超频:-17℃创新世界记录!性能提升16%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