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访华,两个重量级承诺,俄罗斯这会铁下心要和我国做好这个项目了。
若俄承诺顺利,三个月的年底,中俄将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会在北京信心满满地承诺:“年底前,我们一定让‘西伯利亚力量1号’全力运行,达到最大输气量。”
对于俄罗斯的承诺,我们能信任吗?
![]()
两个重量级计划,俄罗斯要出全力了
日前,俄副总理诺瓦克在访华期间,对于中俄天然气项目,说了两个相当诱人的计划,他在会议中总结,到今年年底之前,俄罗斯将会完成两个承诺:
第一个承诺是,俄罗斯会全力和我国一起,修建新的天然气供气线路,比如经过远东和蒙古的能源路线,目前,俄方正在积极开采天然气和其他能源,以供未来新线路使用。
![]()
这个承诺就是今年中俄新达成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路,搁置了这么些年,终于落地了,俄罗斯对此十分的积极。不管怎样,新的能源线路对我国来说,虽有桎梏但也是好事一件,俄方能如此全力投入,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能用上更优惠的能源。
俄方的第二个承诺则是,要在今年年底前,让“西伯利亚力量1号”达到最大输出量,也就是说,三个月后,该线路将要全力运转,实现380亿立方米的最大输气量。
![]()
这条线路,是中俄直通的,不经过第三方国家,对我国来说是好消息。这也证明了,俄罗斯在和中国的天然气等能源项目的合作上,确实是开始全力以赴的认真对待了。
俄罗斯不再期待西方的施舍和垂怜,开始真正的、踏实的走向东转路线。
作为一个天然气等能源市场需求大国,诺瓦克的承诺在当下看来,是极具诱惑力的。
翻看“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历史,它从一开始就不是普通的商业项目。
2014年中俄签署协议,2019年底通气,原计划2025年底实现380亿立方米的最大输气量。但现实再次超出了预期:2024年,管道就实现了满负荷运行,比原计划提前整整一年。
![]()
提前拉满的背后,既有市场的推动,也与两国之间不断深化的战略互信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当前全球能源不确定性上升、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中俄之间的管道合作不仅没有因为某些外部因素拖慢,反而在加速。
最真实的例证,是最新公布的数据。2025年7月,仅一个月时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总量达到4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创下历史新高。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增长主要来自管道天然气,而非液化天然气。
这说明了两件事:第一,中俄之间的能源运输方式已经从“船运为主”进入“管道为主”的稳定期;第二,俄罗斯对华出口天然气的能力、意愿和规模都在持续扩大。
![]()
诺瓦克之所以敢拍着胸脯说“年底一定全力以赴”,不是凭空承诺,而是基于连续多月的数据趋势和技术保障。
而对我国来说,拥有这样一条稳定、安全、成本可控的跨境输气通道,无疑是提升能源安全的有力抓手。在全球能源市场波动频繁、供应链脆弱的今天,这种可预测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三份协议,中俄合作力量拉满
9月初,普京再度访华。访华期间,中俄签署了三份关于天然气管道的重磅文件,这三份协议可谓是“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升级版,也是一整套中俄能源合作的未来规划蓝图。
![]()
第一份协议,是将“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年最大输气量从380亿立方米提升至440亿立方米。这不仅是对现有基础设施的优化,更是一种对中俄能源互信关系的加码。更高的输气能力意味着更强的稳定供应,也意味着俄罗斯在能源战略上更加倾向中国市场。
第二份协议,涉及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的扩容,从100亿立方米提升至120亿立方米。这条管道起点在库页岛,路径较短,建设条件成熟,扩容成本低,落地速度快。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是一条带动远东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通道;对于中国东北地区来说,更是一条稳定、就近、可控的清洁能源来源。
第三份协议是焦点中的焦点——“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这次的协议不再是模糊框架,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
![]()
管道预计通过蒙古进入中国,年输气能力高达500亿立方米。蒙古方面的态度也出现明显转变,从原先的保留到现在的积极推动,这标志着该项目正在走向实质性建设阶段。
从过去的单管供气到现在的多线并行,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已经不仅仅是合作,而是协同的开始。
从俄罗斯角度看,能源出口是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在制裁背景下,亚洲市场对其意义愈发重大。
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具备长期稳定采购能力的关键市场。这种稳定规模,是俄罗斯目前最需要的。
![]()
而对中国来说,管道天然气的优势非常明显:运输成本低、供应稳定性高、受天气和航运影响小,尤其是在应对极端气候和突发事件时,管道气的战略价值不可替代。
相比LNG的灵活性,管道气更像是基础保障。
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还带动了大量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包括天然气压缩设备、管道建设、项目融资、运营维护等。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逐渐形成了更为成熟的协作机制和技术标准,这为未来更多跨境项目的推进打下了基础。
![]()
俄罗斯并不是“孤注一掷”地依赖中国,而是在战略上进行主动东扩。除了中国,俄罗斯也在加强与印度、东南亚等国的能源合作。但在整体结构中,中国仍是最稳定、最核心的合作对象。
我们不否认风险的存在,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机会的广阔。在全球能源格局剧烈变动的当下,中俄之间能在核心领域达成系统性协作,本身就是一种信心的体现。
这正是中俄能源合作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参考资料:
俄副总理诺瓦克:俄中正在致力于新的天然气供气路线工作
2025年9月26日, 21:52 (更新: 2025年9月26日, 21:5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