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9月23日,台风“桦加沙”重创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吞没村镇,17人罹难、多人失联,生死未卜。
本该沉重的灾区,却出现一幕荒唐场景:
9月25日,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笑容满面走进灾民家园,不仅当场问小孩一句“怎么脸黑黑的”,还伸手与救灾士兵击掌“Give me five”。
![]()
一边是泥泞与哭泣,一边是笑容与击掌,这种画面对比,让岛内网友炸锅直呼:
“不会讲话可以闭嘴!”
更有网友直呼:“没救了,选出这种领导人。”
——一场灾难,硬生生被他演成“政治走秀”。
花莲之殇:天灾来袭,人祸随至
2025年9月23日,台风“桦加沙”携带的暴雨席卷中国台湾省东部。
花莲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在连日豪雨冲刷下溢流,瞬间化作滔天洪水,席卷下游光复乡和凤林镇。
短短数小时之间,数百间房屋被泥水掩埋,街道变成浑浊的泥河。
官方通报显示,截至9月26日上午,灾难已造成至少17人死亡,11人失联,83人受伤。
![]()
然而,这场灾害并非完全不可预防。
早在2025年7月,花莲县万荣乡上游林地因台风“韦帕”外围环流引发大规模崩塌,形成一座体积约2亿立方米、坝高近200米的堰塞湖。
此后,台风“杨柳”经过时,虽然未发生溢流,但已引发广泛担忧
县政府多次向台当局提出警告。
甚至在8月立法机构讨论重建特别条例时,就要求将堰塞湖纳入治理计划。
然而,台农业部门却坚持“无立即溃堤危险”,最终未采取实质性措施
9月22日,台风“桦加沙”带来连续暴雨,下游7个村落接到紧急疏散通知,要求一天之内撤离8000人。
对许多老人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果不其然,翌日洪水倾泻而下,悲剧发生。
有人在家中奋力抵抗泥流,最终双手高举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也有人来不及逃生,百岁高龄的身影被监控拍下,几秒钟后被洪水吞没。
在灾民眼中,这是无情的天灾,更是当局失职的人祸。
正因如此,救灾现场本该是沉痛与团结的场所,却因为执政者的表现,再度成为全岛争议的漩涡。
赖清德的“勘灾秀”
2025年9月25日,赖清德终于现身花莲灾区。
与两个月前“丹娜丝”台风过境时相比,这一次他似乎汲取了一点“教训”。
彼时他在灾后第四天才到灾区,还接连爆出“不能什么事都靠台军”的“金句”,遭到舆论痛骂。
因此这次,他在灾后第三天就赶来。
然而,他的到访非但没能挽回形象,反而因轻佻的举止掀起更大风波。
根据多家台媒报道,赖清德在灾区走访时,笑容满面,不时与人交谈甚至拍照。
面对正在泥泞中清理家园的灾民,他仿佛置身于一场政治巡礼。
尤其是在见到奋力清淤的台军时,他突然伸手示意:“打气一下”,接着一一与士兵击掌“Give me five”。
![]()
这个动作原本象征着庆祝和鼓舞,却出现在17人遇难、数十人仍下落不明的惨烈场景里,立即让不少人感到刺眼。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在与灾民交流时,一句“怎么脸黑黑的”直接点燃舆论。
孩子的脸黑,是因为淤泥覆盖、环境恶劣,这本该不言自明。
然而赖清德却笑着抛出这种“问题”,给人的观感是漠视灾民处境,甚至带有调侃意味。
前民代郭正亮愤怒质问:“大家都在悲痛,只有他在笑,他到底在笑什么?”
![]()
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这不是走秀是什么?”、“不会讲话可以闭嘴!”、“比起击掌,更想赏他一巴掌”。
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句失言,而是执政者同理心缺失的集中体现。
事实上,这并非赖清德第一次在灾区“口误”。
从“不能都靠台军”到“每一个老公身体都不好”,他似乎一次次在关键场合说错话。
问题不只是语言上的不妥,而是折射出其内心对于灾民痛苦的漠然态度。
有岛内媒体评论指出:
“政治人物要修好勘灾这门必修课,并不是玄妙的学问,只是回到最基本的人性而已。”
但赖清德显然没能做到这一点。他的“脸黑黑”之问,反倒像是一记重击,把灾民和观众的愤怒彻底引爆。
![]()
甩锅与文字游戏
如果说赖清德的言行让人觉得轻佻,那么民进党当局的处理方式,则让人看清了政治冷血。
灾后不久,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公开指责花莲县政府在撤离行动上“有瑕疵”,声称“早有警示”,把责任推向地方。
更令人愤怒的是,民进党当局在文字上大做文章。
明明是坝体溃堤,却要求媒体避免使用“溃堤”,统一改为“溢流”,试图淡化灾情严重性。
蓝营民代翁晓玲直批:“这是掩耳盗铃”,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更质疑:
问题早已被提醒,当局却声称没事,如今出了大事,还在纠缠词汇,显然是为了掩饰失职。
岛内舆论一针见血:
“灾难当前,当局最在意的不是灾民的痛苦,而是如何减轻自己的责任。”
对于失去亲人的家庭而言,这样的文字游戏简直是“二次伤害”。
更大的争议来自一份群组对话的曝光。
根据媒体报道,民进党籍民意代表王定宇在灾后党团群组中,建议透过媒体、第三方释放“澄清且具杀伤力的信息”,以便友军与民进党政务人员“接着反击”。
换句话说,在人命关天的时刻,绿营内部第一反应不是如何救灾,而是如何借机攻击在野党。
截图流出后,罗智强痛批:
“15条人命在民进党口中如此云淡风轻,成了斗争工具。”他怒斥这是“人血馒头”,是一群“衣冠禽兽”。
![]()
而王定宇在群组里反而怒骂“一群叛徒”,随后退群,引发更大争议。
事实上,岛内多家媒体都披露,灾区一片混乱时,民进党高层与部分民代却在研究如何带风向,甚至有人呼吁“不要捐钱给花莲县政府”。
这种心态,被舆论形容为“冷血无良”。
于是,花莲灾区成了两种场景的对照:一边是灾民与志愿者在泥浆中拼命清理家园;另一边是政客在冷气房里琢磨“杀伤力信息”。
这种撕裂感,直接加深了民众对民进党的失望。
这场灾难不仅是花莲的悲剧,更是对当局执政能力与人性的拷问。
洪水终将退去,但赖清德“走秀式勘灾”的身影,和那句“怎么脸黑黑的”,已被牢牢钉在岛内舆论的耻辱柱上。
参考文献:
笑问孩童“怎么脸黑黑的”、与台军士兵击掌 赖清德花莲“走秀式勘灾”被批,台海网,2025-09-27
花莲勘灾赖清德又出“金句” 台媒体人警告将达“执政死亡线”,台海网,2025-09-28
民进党借灾情打击政敌!罗智强批:要当政治人物,前提是先当个人,海峡导报,2025-09-26
民进党罔顾灾情攻击蓝白、搞“大内宣”,在野批:失职无能还掩饰,海峡导报,2025-09-26
台湾花莲堰塞湖酿惨重灾情 民进党当局及政客表现引发舆论痛批,新华网,2025-09-28
灾情在前民进党却急于甩锅,蔡正元讽:什么都是蓝白的错,海峡导报,2025-09-28
花莲堰塞湖溢流致人员伤亡,绿营“竟忙着搞政治斗争”,被批冷血无良,环球时报,2025-09-25
史观错乱,背叛民族——赖清德和民进党媚日谬论遭台湾各界挞伐,新华社,025-09-26
国台办:赖清德如不思悔改只会更害惨台湾,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2025-09-2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