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公开歼-15T生产线时,细心的军迷发现这些新型舰载机仍在使用俄制AL-31F3发动机。有人疑惑为什么在中国已有国产涡扇-10发动机的情况下,还要用外国产品。其实这背后有现实考虑。
![]()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到2016年之间从俄罗斯购买了近千台AL-31系列发动机,其中海军专用型号AL-31F3约有200台。这些库存需要消化,如果直接废弃会造成巨大浪费。现在歼-15T使用这些发动机,可以物尽其用。
![]()
舰载机发动机和陆地飞机不同,它要面对海洋环境的高盐高湿。AL-31F3是专门为舰载机设计的,它用了防腐蚀材料,还有应急推力模式。万一着舰失败,飞行员能在2秒内获得最大推力复飞,这种可靠性经过长期验证。
![]()
中国国产涡扇-10H发动机其实已经研发成功,并在歼-15T上进行测试。但舰载发动机要求更严格,需要做大量测试,包括电磁兼容、盐雾腐蚀、甲板冲击等。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不能匆忙上舰。
![]()
现有两艘航母的后勤体系都是围绕AL-31发动机建立的。如果突然换装新型号,就需要两套维护系统,会增加负担。保持统一后勤对战斗力维持很重要。
![]()
国产发动机产能还要优先保障歼-20、歼-16等主力战机。让歼-15T先用俄制发动机,可以减轻国产发动机的供应压力。
中国军工采取务实策略,不盲目追求全国产化。等俄制发动机库存用完,国产发动机测试成熟后,歼-15T自然会换上更先进的国产心脏。这种过渡安排体现了资源优化和风险控制的平衡。
![]()
看到中国舰载机发展的步步为营,你对这种“先用后换”的策略有什么看法?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