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距离日本新首相的诞生,只剩下最后的5天时间。10月4日,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将举行谁当新首相的总裁选举。
这些天,总裁选举的战火越来越酣,5名候选人纷纷抛出自己的政策主张,试图抓住选民的心。而在这场选举中,外国人政策意外成为焦点。无论是小林鹰之、茂木敏充,还是高市早苗、林芳正,甚至小泉进次郎,候选人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严格管理外国人”,似乎要把外国人问题当作一张政治牌来打。这让所有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感到忧心,尤其是我们中国人。
![]()
外国人政策问题之所以会成为此次自民党新总裁竞选的热门话题,与今年7月的参议院大选的结果密切相关。当时,自民党在选战中遭遇滑铁卢,保守票仓被新兴的参政党等势力瓜分。参政党高举“日本人优先”大旗,强烈反对“过度接受外国人”,这一口号意外点燃了部分选民的激情,选票纷纷涌向才成立5年的参政党,导致自民党大败。在这种背景下,此次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候选人们自然不敢怠慢,纷纷在外国人政策上加码表态。
譬如,前经济安保大臣小林鹰之喊出了“外国人政策必须严格化”,前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则强调“非法外国人零容忍”,前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甚至提出要对外国人购买不动产设限,还要推动“间谍防止法”。这些言论听起来火药味十足,仿佛日本社会已被外国人“威胁”得水深火热。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日本政府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日本的外国人犯罪数量基本持平,非法滞留者人数更是降至高峰期的四分之一。换句话说,所谓“治安恶化”更多是情绪渲染,而非事实依据。
候选人们不光喊口号,还提出了强化外国人政策“司令塔”的构想。
日本政府在参议院大选期间,就已经在首相官邸里新设了一个外国人政策“司令塔”组织,由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厚生劳动省、总务省等部门的80名官员组成。不过,这个机构被批评为“选举作秀”,因为这些工作人员多为兼职,缺乏实权。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外国人政策长期以来缺乏战略性,更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入国在留管理厅的报告就直言,过去的政策缺乏长远规划,过于“对症下药”。
现任农林水产大臣的小泉进次郎在电视节目中表示,如果他当选首相的话,要以首相为核心,设立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年内制定出明确的行动计划,全面强化对外国人的管理。
事实上,不管谁当新首相,坐在首相宝座上的人,都将面临一个同样重要的任务:制定中长期的外国人接受战略。
这项战略不仅关乎如何管理外国人,更涉及如何让日本在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继续保持经济增长。2024年底,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已接近380万,占总人口约3%,部分地区甚至超过10%。事实上,无论是养老院、建筑工地,还是快餐店、24小时便利店,没有外国人,都已经无法撑下去。现任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态度温和,他主张“适度控制总量,确保必要的人才流入”,而小林鹰之则主张“应尽量减少对外国人的依赖”。两种思路看似对立,实则都回避了一个核心问题:如何与外国人共生?
![]()
除了出入境管理问题之外,外国人购买不动产也成了讨论热点。东京房价飙升,外国人投资房产被指推高房价,引发不满。国民民主党提出对投机性购房征收“空置税”,参政党则直接呼吁限制外国人买房。高市早苗和小林鹰之在总裁选举中也顺势表态,支持对外国人购房设限,甚至提到“间谍防止法”,以防范所谓“外国势力威胁”。这些主张迎合了部分民众的排外情绪,但也让人担忧:会不会进一步加剧对外国人的偏见?
网上流传的“外国人优待论”以及针对在日库尔德人等群体的仇恨言论,已经让日本社会的气氛变得微妙。高市早苗曾公开提到“外国人踢奈良的鹿”“警察因语言不通只能放人”等说法,试图渲染外国人问题,但这些说法缺乏数据支持,更多像是为了博取眼球。但这些候选人在外国人问题上的强硬表态,无疑在给这些偏见作出了“背书”,让日本社会对外国人的敌意进一步发酵。
说到底,日本离不开外国人。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的现实,让外国人在日本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地方城市,外国人不仅是工厂、建筑工地的劳动力,还成为支撑社区经济的“邻居”。然而,融入却是个大问题。许多外国人因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难以融入社会,日本語教育和文化培训大多依赖民间志愿者,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石破茂在7月的一档NHK节目中说得直白:“外国人需要学习日语,遵守日本的习惯和风俗。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支持。”这话听起来有理,但落实到政策层面,却迟迟没有进展。
立宪民主党在参议院大选中提出制定“外国人共生基本法”,强调强化对外国人的日本語教育和融入日本社会的支持,但这种温和的声音在当前的选举氛围中显得势单力薄。日本维新会则提出设立“外国人政策担当大臣”,主张在控制外国人总数比例的同时,制定清晰的人口战略。这些建议听起来不错,但能否压过“严格管理”的主流声音,还是未知数。
在首相竞选者们一味强调对外国人实施“严管”的同时,每日新闻在9月29日发表一篇社论则指出:一味强调监管,可能会让日本错失发展机遇。外国人不仅是劳动力,也是消费者和文化交流的桥梁。过度排外的政策不仅会吓跑人才,还可能损害日本的国际形象。毕竟,自民党自己多年来推动技能实习和特定技能制度,吸引外国工人。也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刺激经济。如今却因选举压力转向强硬姿态,难免让人觉得“前后矛盾”。
![]()
对于当今的日本来说,更现实的问题是,监管的“度”如何把握?以永住签证(绿卡)为例,2027年4月起,日本政府将实施新规,对于因故意不纳税或不缴纳社保的永住者取消其永住资格。出入国在留管理厅的最新方案明确,只有“恶意不缴纳”且“金额大、次数多”的人才会被取消资格,病患、失业者等特殊情况会得到豁免。这看似合理,但具体执行中,如何判断“恶意”?如何避免执法过度?这些问题都考验新首相的智慧。
在决定谁将成为日本新首相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外国人政策成了各位候选人争相“秀肌肉”的舞台。秀肌肉可以,但是对于当今的日本来说,真正的挑战不在于煽动民心的口号,而在政策与战略的平衡。如何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打造一个让外国人愿意留下、也能融入的环境?这是日本新首相必须回答的问题。毕竟,一个对外国人敞开怀抱、又能妥善管理的日本,才是真正有自信的日本。希望新首相上台后,能少些排外情绪,多些共生智慧,让日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走得更稳、更远。
读徐静波一套书,了解当今的日本社会与日本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