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株洲的天空下,又有了一座备受瞩目的新地标。
9月28日,N+T艺术馆揭开神秘面纱,正式开馆。作为株洲首座现代艺术馆,该馆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鲁晓波个人IP为核心引擎建设。
镁光灯下,它迎接着一众国内外艺术大咖,在媒体的长枪短炮中熠熠生辉。关于它的馆名深意、空间设计、艺术理念,已有很多文章进行了解读(相关阅读:)。在那些喧嚣、宏大的叙事之外,站在这个崭新的、充满“高级感”的空间里,小编更想弄明白,这个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馆,之于我们普罗大众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带着疑问,小编开启了探馆之旅。
首展以“融界:自然·科技·人文的共生之道”为主题,展出鲁晓波教授的水墨鹤系列作品、航天员汤洪波的太空摄影作品、清水塘工业遗址摄影作品等,并融合了AI生成艺术、VR沉浸式体验等多元形式,搭建自然、科技与人文的跨域对话平台。
艺术馆很美。线条凌厉,光影交织,现代感十足。墙上悬挂的、空间中陈列的作品,仿佛在无声地言说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鲁晓波先生以画鹤闻名,展出的画作,每一只鹤都栩栩如生、静谧传神,诗句“人来鸟不惊”在这里具象化了。
![]()
![]()
艺术 原本 似乎是遥远的,是梵高、齐白石,是 金色大厅 的交响乐。它关乎 “美”,却似乎与充斥着 车水马龙 、烟火人气的 “生活”关系不大。
我们的城市特质,是“硬核”的。我们从制造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电力机车的荣光中走来,“实干”二字,刻进了这座城市的基因。我们擅长丈量毫米的精度,锻造合金的硬度,计算高铁的速度。而艺术,它似乎是“柔软”的,是模糊的,是感性的,它不直接生产零件,也不直接提升GDP。
那么,我们,是否需要这样“柔软”的存在?
在清水塘工业遗址摄影作品展区,当我走过一幅幅清水塘厂区遗迹时,似乎找到了一点点灵感。
![]()
艺术是什么?它并不全是高深莫测。它也是记忆,是情感,是我们对自身生活的凝视与回望,自省和畅想。
我们的城市在飞速发展,技术在不断创新,生活在日新月异。我们告别过去,奔向未来。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也丢失了一些东西?那些细腻的情感、从容的心态,以及对生活之美的感知力,是否也在快节奏中被一点点磨蚀?
N+T艺术馆的出现,就像在这座硬核城市的钢铁骨架中,悄然嵌入的一个“情感缓存区”。它不负责教我们“看懂”,而是邀请我们“感受”。
![]()
这里是一个可以让你“慢下来”的地方。走出车间的轰鸣,离开办公室的电脑,在这里的某个角落静坐片刻,让目光跟随艺术的线条游走,让思绪暂时放空。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充电”?
对于我们的孩子,这里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图片,而是可以触摸、可以沉浸的审美现场。在这里播下的一颗种子,可能在未来长成一个工程师别出心裁的设计,一个科学家天马行空的想象。
我们需要它,不是为了附庸风雅,不是为了城市宣传册上多一个亮点。我们需要它,是为了让我们在追求“硬核实力”的路上,不忘滋养城市的精神家园;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不仅能成为技艺精湛的工程师,也能成为内心丰盈的生活家。
![]()
这座艺术馆,不仅是株洲献给艺术的一个礼物,更是艺术献给株洲每一个普通人的一片皎洁月光。
走出艺术馆,华灯初上。回头望去,那栋建筑在夜色中散发着温润的光。
撰稿丨株洲广电 曹艳
审核丨曹理微
校对丨符政军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