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安法的落地实施已经四年多了。期间,无数乱港分子,不是被绳之以法,就是远走他乡。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近日乱港头目罗冠聪从美国飞去新加坡,结果还没站稳脚,就被当地移民与关卡局拦下,最终灰溜溜地被遣返回旧金山。显然,面对港府发出的通缉令,新加坡不敢怠慢。
![]()
![]()
9月27日,罗冠聪搭乘航班,从旧金山抵达新加坡樟宜机场。他以为这次能顺利入境,没想到人刚落地,就被新加坡当局扣下数小时。期间,没有任何理由被告知。紧接着,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宣布拒绝其入境,同样没有给出解释。14个小时后,他又被送上返程航班,回到美国。
要知道,罗冠聪早就是香港警方通缉名单上的“熟面孔”。自从国安法颁布后,他和一批乱港头目相继潜逃海外,还妄图靠“外国后台”保平安。可事实摆在眼前:无论他如何自我包装,都无法改变“通缉犯”的身份。
![]()
更讽刺的是,罗冠聪在被扣期间,曾联系美国和英国的一些政客寻求“帮助”。但这些所谓的“盟友”,并没有出手相救。最后的结局很简单:新加坡说“不”,他就只能走。可以说,这一幕让乱港分子看得心里直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罗冠聪前往新加坡的当天,中央港澳办和国务院港澳办还转发了一篇评论文章,点名批评美国新任驻港总领事邀请陈方安生等乱港头目出席活动。这种时机上的巧合,更加凸显出大国博弈的背景。美国的“小动作”,已经被中方严厉警告,而新加坡在现实面前,也不可能无视港府的司法通缉。
![]()
再往前看,香港国安法生效以来,像罗冠聪这样的“知名人物”其实过得并不安稳。他们或在海外苟且,或在媒体上充当“反中代言人”,但一旦涉及到跨境旅行,就很可能触发通缉效力。新加坡这次的果断处理,既是遵循法治逻辑,也是现实外交中的平衡选择。
说实话,这次事件有几个层面的意味,值得细细分析。
新加坡的态度很耐人寻味。新加坡既是亚洲重要金融中心,又长期保持中立和多边外交。对罗冠聪这样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过境。但事实是,他们选择了“拘留+拒绝入境”的组合拳。这说明,新加坡对待港府通缉令并不敢掉以轻心。换句话说,他们在衡量利害关系后,决定不为一个乱港分子冒险。
![]()
乱港分子的“国际牌”已经不好打了。罗冠聪曾是外国媒体的“宠儿”,出现在各类会议和听证场合。但从这次事件看,美国和英国政客在关键时刻并没有给他撑腰。新加坡的态度更让人清醒:在现实利益面前,所谓“自由世界”的承诺靠不住。乱港分子被利用的价值一旦耗尽,最终只能被抛弃。
国安法的震慑力正在显现。过去,香港的乱局之所以能闹得那么厉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有力的法律工具。但国安法落地后,情况完全不同。法律不仅约束在本地,更通过通缉机制,延伸到境外。这让那些逃亡海外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罗冠聪的遭遇,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
美国总想通过香港问题来牵制中国,但香港国安法实施后,他们的动作已经越来越难奏效。无论是驻港总领事的小动作,还是鼓动乱港分子的露面,都难以撼动大局。新加坡的态度也提醒我们:地区国家在中美之间权衡时,往往会选择不触碰中国的核心利益。罗冠聪只是棋子,真正的博弈在于大国之间。
罗冠聪事件也告诉香港市民,中央和港府在落实国安法上是坚定不移的。乱港分子再怎么跳,也难逃法律制裁。对香港社会来说,这是重建秩序、恢复信心的重要信号。大家可以看到,动乱的日子已经过去,未来是法治和稳定。
![]()
罗冠聪的新加坡“碰壁”,不仅是他个人的挫败,更是乱港分子集体的警钟。曾经在街头嚣张一时,如今却落得四处碰壁的境地。这说明香港国安法的效力不止于香港,而是在更广的范围发挥作用。
更深一层看,这也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体现。只要香港继续稳定发展,外国势力的插手空间只会越来越小。对乱港分子来说,等待他们的只有法律的审判和历史的清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