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除夕夜,别人家忙着包饺子、贴春联,可李玉堂和他妻子陈伯兰却在台北监狱里,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衣服也换得干干净净。
看样子,是准备出狱的样子。
可门一开,一排荷枪实弹的宪兵站在那儿,谁都明白了:不是放人,是送命。
李玉堂,黄埔一期出身的正规将官,抗战时打得日本人都头疼,打完仗却没能熬过自己人那一关。
他当年的部下举报,说他曾经给叶剑英写信,想投共。
这封信成了他的死命。
![]()
他的命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
得从头说起。
他出生在山东广饶一个地主家庭,家里孩子多,他排行老四。
虽说不是豪门,但也吃穿不愁。
小时候念私塾,后来进了济南的工业学校,按正常路走,应该是个搞技术的。
但赶上了时代震荡。
![]()
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也上街游行,咬破手指写血书劝人抵制日货。
那时候,他觉得搞工程没用,救国得拿枪。
他先是投到山西的晋军炮兵部队,发现那帮军阀老一套,不对路。
听说广州的黄埔军校招生,他和堂弟李延年一块杀到南方,考试过了,成了黄埔一期的学生。
毕业后分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刚好赶上北伐。
他打仗拼得狠,淡水战役时,第一个爬上城头插旗,士气都让他带起来了。
![]()
后来在龙潭战役,他硬是带着部队突破孙传芳的防线,当时战局一边倒,他这么一冲,直接扭了过来。
蒋介石注意到他了,开始重用他。
可惜打红军的时候,他失手过几次,甚至被红军一口气干掉仨团。
蒋那火气大,当场枪毙了他一个旅长,李玉堂也被降职。
不过蒋还是舍不得这个人,把他送去陆军大学深造,1935年又把军衔给他恢复了。
到了抗战时期,李玉堂开始真正显山露水。
![]()
上海、武汉、长沙他都打过。
尤其是武汉那场,在棺材山死磕日军,尸体堆得比人高,两边打了一个多月。
部队伤亡大,但没退。
他是山东人,部队后来就叫“泰山军”。
长沙会战时,他是薛岳的左右手,金井一战输了,被撤职。
薛岳顶着压力把他保住了,结果第三次长沙会战,他拼命一搏,为围歼日军争取了时间。
![]()
打完这仗,美英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他也因此拿了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一结束,他被派去守兖州,结果华东野战军一打过来,兖州就丢了,李玉堂又被撤职。
到了最后,三大战役打完,局势已经定了。
他跟着薛岳退到海南,本来还想继续打,但他那时候心已经散了。
他老婆陈伯兰的哥哥是地下党员,跟他讲了些时局的事,他没反对,还说要写信给叶剑英。
结果信还没送出去,海南战役就开始了。
他们全家随后去了台湾。
到了台湾,问题来了。
他那些老部下,有人知道他写过那封信,嘴不牢,被特务知道了。
他全家被抓。
蒋介石亲自让人查,原本审案的官员钱大钧,说查不出共党证据,想给个轻判。
蒋不乐意,说你这就是包庇。
最后硬是把他往死里判。
陈伯兰当时也被抓了,钱大钧劝李玉堂说可以把锅推给他老婆,他清清楚楚地说不行。
说到底,他就是个有担当的人。
结果就是两口子一起上了枪决名单。
除夕晚上,他们俩本来以为是要放人,洗漱得干干净净。
一开门,看到宪兵,话都不用说了。
蒋介石知道这事不好看,也知道这人不是普通人,就吩咐低调处理,不许报纸登,不许议论。
可人死不能复生,李玉堂的女儿从那之后开始四处奔走,想为父母伸冤。
直到1983年,大陆这边确认了他当年写给叶剑英的信,追认他是烈士。
再后来,2004年,台北方面也为他恢复名誉,发了证书。
他这一生,打过日本人,跟红军也拼过命,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不是他变了,是天变了。
他一腔忠诚,最后没落在哪个阵营,而是落在了历史的夹缝里。
有时候命不是看你怎么活的,是看你站在哪儿,风吹过来,挡不住,躲不开。
参考资料:
《黄埔军校史料选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台湾“国史馆”档案资料汇编
《叶剑英年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电视台《档案》栏目,《李玉堂案》专题片整理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