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河南两兄弟同时暴毙,停尸至今未下葬,父母一夜白头,家属曝死因

0
分享至

对亲人来说,最悲痛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更何况两个儿子同时离世。



2025年8月17日清晨,河南鹤壁市浚县卫贤镇郭庄村的田间,38岁的张某超和35岁的张某清兄弟俩,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里。

谁也没有想到,这片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土地,竟蕴含着夺命危机。

两兄弟究竟是谁怎么没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猫腻?



从劳作到死亡的1小时

事发的前一天晚上,浚县刚下过阵雨,导致张氏兄弟承包的山药地里,泥土潮湿松软,走起来十分费劲。

当天,哥哥张某超来到田地里清理杂草,家里人倒也没有在意,毕竟他们一有空就来整理这片土地。

为了给山药藤搭建攀爬架,兄弟俩还特意在田地两侧扎下四五十厘米长的地矛,拉起一道道铁丝。



之所以用铁丝,是害怕绳子抵不住风吹热晒。

殊不知,一根根长长的铁丝爬架,却成了致命危险的工具。

上午10点15分左右,除草的张某超发现跟前的铁丝下有许多杂草,于是便想着伸手调整一下铁丝的位置,弄完了再挪回去。

可就在短短一瞬间,他的指尖便突然触到一股电流,然后便在抽搐后栽倒,手中的草耙也掉落一旁。



由于这块山药地面积大,外加上各种架子的阻挡,以至于少数路过的人没能发现倒地不起的张某超。

还是正在家中准备午饭的弟弟张某清,发现快到饭点了,也没见哥哥回来。

约好了吃完饭要去干正经活的弟弟,随手便抓起草帽往地里赶,想着喊哥哥回家。



将近11点的时候,弟弟来到了山药地,一通呼喊却没人回应。

好在他对环境十分熟悉,很快就找到了倒地不起的哥哥。

当他跑到哥哥倒下的位置时,看到的却是四肢痉挛、口吐白沫的样子,可把他给吓坏了。



来不及多想,他便伸手去拉哥哥的身体,可毫不知情的他却不知道铁丝才是真正的危险,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弟弟也直接中招。

更惨的是,他在倒地之后,腹部又蹭上了埋在土里的钢丝,最终380伏的电流瞬间贯穿全身,导致身体多处严重烧伤。



失灵的“生命开关”

据同村村民回忆,听到惨叫声赶来时,兄弟俩已经躺在泥地里一动不动。

按理说,周边的电力线路都有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发生触电情况,变压器会自动跳闸。

可当村民前往附近的变压器房查看时,发现漏电保护装置毫无反应。

而根据电力部门事后的检测结果得知,那台变压器装着漏保器是没错,但漏保器因长期缺乏维护已完全失效,完全就是个摆设,根本没跳闸。



消息传回村里时,张母正在给四个孙辈准备午饭,听到两个儿子的噩耗后,她直接晕了过去。

醒来后,她死死攥着儿子们穿过的旧衣服,不停的哭喊着:“我的儿啊,你们走得连句话都没留下……”直至说不出话来。



张父则在儿子遗体前守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清晨突然口眼歪斜栽倒在地。

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医生摇头说:“这是急火攻心,能捡回条命已是万幸。”

病房里,老人忍不住的发问:“地里的电线,咋就埋得那么浅呢?”



杀人电线到底谁家的?

兄弟俩的突然离世,让四个未成年孩子瞬间失去依靠。

大侄子10岁,小侄女才5岁,两个家庭每月要偿还的山药种植贷款、孩子学费、老人医药费像座山压下来。

二弟媳李娟抱着女儿在殡仪馆外哭得昏厥:“孩子昨晚还问,爸爸是不是去天上种山药了?”



姐姐张女士强撑着处理后事,她在社交平台写道:“你们长眠,我们常念。可四个孩子该找谁要爸爸?”这条动态获得32万次转发,评论区里满是“太惨了”“必须严查”的呼声。



事故调查组挖开事发地土层后,发现埋深仅50厘米的电缆,比国家标准要求的1米浅了一半。

更大的问题是,电缆外皮已经严重老化,多处绝缘层破裂,雨水浸泡后导电性能激增数倍,这些潜在的危险甚至存在了多年。

随着调查的深入,确认了这条杀人线路,是十多年前村里十几户凑钱拉的,专门用来浇地。



那时候为了图省事,就找了个电工随便埋了,虽然这条“私线”接入了电力局管辖的公用变压器,但究竟归谁管谁也不清楚,而这也导致多年来无人维护。

可问题是,电力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大事,私拉电线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悲剧发生后,浚县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全县农田电力设施展开拉网式排查。



在邻镇的一块玉米地里,检查人员发现同样存在埋深不足的电缆;某村变压器房内,三台漏保器中有两台失效。

参与排查的电工立马回报,并积极进行处理。

截至9月28日,全县已整改私拉线路237处,更换漏保器156台,但在张女士看来,这些数字背后是弟弟们用生命换来的教训:“要是早来查半年,我的兄弟也不会死。”



维权困局

事故发生后,电力部门先行支付20万元应急款,但明确表示后续赔偿需通过法律程序确定责任主体。

想要确定“私线”的归属权,就需要家属起诉电力局和私拉电线的农户,难度相当大,除了要请律师、做鉴定,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甚至都不一定有结果。



现在两个主心骨没了,两个家庭的开销使得经济压力倍增,简直是雪上加霜。

好在政府已经协调法律援助中心为家属提供免费服务,但强调“必须走司法程序才能确保公平”。“过去类似案件都是法院判的,该赔多少赔多少,我们绝不回避责任。”



结语

截至9月29日,张某超、张某清的遗体仍在殡仪馆冷藏柜中。



张女士每天都要去摸一摸冰凉的柜门,仿佛这样就能离弟弟们更近一些。

“我们不要钱,只要个说法。”她在工作组面前哭得几乎昏厥,“让孩子们知道,爸爸不是白死的。”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火箭27分大胜!杜兰特26+4申京准三双,布朗12+2+5,阿门铁树开花

火箭27分大胜!杜兰特26+4申京准三双,布朗12+2+5,阿门铁树开花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02 10:23:04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在英国认罪,6.1万枚比特币市价已达493亿元,赃款归谁?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在英国认罪,6.1万枚比特币市价已达493亿元,赃款归谁?

红星新闻
2025-10-31 19:22:44
王艺迪晋级4强,徐辉指导细节把控,没想到她离场时观众反应激烈

王艺迪晋级4强,徐辉指导细节把控,没想到她离场时观众反应激烈

老嗮说体育
2025-11-02 07:17:21
张洪章:从农村集市“守摊娃”到飞天英雄,他和妻子有个约定

张洪章:从农村集市“守摊娃”到飞天英雄,他和妻子有个约定

凡知
2025-11-01 17:59:45
吴石牺牲后,伟人很后悔:最大错误就是没集中两个野战军攻打台湾

吴石牺牲后,伟人很后悔:最大错误就是没集中两个野战军攻打台湾

知鉴明史
2025-10-22 18:58:14
中方高层还未结束APEC行程,日首相就和台当局人员会面,该敲打了

中方高层还未结束APEC行程,日首相就和台当局人员会面,该敲打了

叮当当科技
2025-11-02 09:25:42
江一燕这腰非得要露出来吗?腰上这一圈肉还挺让人出戏的

江一燕这腰非得要露出来吗?腰上这一圈肉还挺让人出戏的

TVB的四小花
2025-11-01 14:36:44
旺自己的玄学,不是烧香拜佛,而是养成这5种“体质”

旺自己的玄学,不是烧香拜佛,而是养成这5种“体质”

三农老历
2025-11-02 09:21:31
美国人: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才解决了六代机航发大难题?

美国人: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才解决了六代机航发大难题?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2 01:10:37
全球最安全城市排名出炉:旧金山第15,中国未上榜!

全球最安全城市排名出炉:旧金山第15,中国未上榜!

凑近看世界
2025-10-31 14:53:52
齐豫演唱会键盘手、著名编曲家屠颖在广州去世

齐豫演唱会键盘手、著名编曲家屠颖在广州去世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19:42:10
38岁上海男子备孕5年,吃药、试管都不行,去了趟沈阳终于生子

38岁上海男子备孕5年,吃药、试管都不行,去了趟沈阳终于生子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23 22:42:11
寸土不让!布达诺夫指挥的多支突击部队突入波克罗夫斯克俄控制区

寸土不让!布达诺夫指挥的多支突击部队突入波克罗夫斯克俄控制区

军迷战情室
2025-11-01 13:30:11
港媒:中美达成共识后,荷兰在接管安世问题上进退两难

港媒:中美达成共识后,荷兰在接管安世问题上进退两难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0-31 17:59:28
西部排名又乱了:开拓者创NBA奇迹,勇士收大礼,8队排名互换

西部排名又乱了:开拓者创NBA奇迹,勇士收大礼,8队排名互换

篮球大视野
2025-11-01 15:06:02
南京35岁女子在家啃老13年,父母退休后直接离家,4个月后女儿傻眼

南京35岁女子在家啃老13年,父母退休后直接离家,4个月后女儿傻眼

如烟若梦
2025-10-30 16:16:31
以“施琅攻台湾”为例谈历史解读原则

以“施琅攻台湾”为例谈历史解读原则

名人苟或
2025-11-02 06:02:30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05:08
恶人像被曝!郑州中牟发小杀男子一家三口!网友炸评

恶人像被曝!郑州中牟发小杀男子一家三口!网友炸评

小李睡不醒了
2025-11-01 10:46:50
多名游泳者横渡广东东江 货船船主怒吼并鸣笛提醒无果

多名游泳者横渡广东东江 货船船主怒吼并鸣笛提醒无果

板扎在线
2025-11-02 07:31:43
2025-11-02 10:35:00
禾寒叙 incentive-icons
禾寒叙
分享每天的旅行日常,带你们一起看世界
2313文章数 5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健康
艺术
时尚

亲子要闻

差点就上你当了~,意想不到的结局

教育要闻

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质:西安浐灞三小跨学科课程的七年实践与蜕变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艺术要闻

八旬老者退休后学毛体书法,创作多幅作品引关注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