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楼市假消息漫天飞!王健林限高又解禁,老破小降价全是套路?

0
分享至

如今的房地产行业虽说没之前那么景气了,但依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28号曝出曾经提出“小目标”的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更是全网关注的对象。

搞得很多人心里犯嘀咕,再加上网上流传关于楼市的小视频什么说法都有。

这房地产还能不能碰了?郎咸平教授带领团队展开调查。

直言这类内容不仅对政府政策产生极大误导,还干扰消费者与投资者的判断,力求还原市场真相。



团队对海量短视频进行全面量化分析,筛选出189个内容独立的视频。

这些视频宣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城市楼盘跌幅达40%至73%,并将降价原因归咎于房地产不景气、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跑路等。

但经深入核查,郎咸平教授明确指出,这些说法均为博流量而编造的谎言。他将误导性短视频归纳为五大骗局,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寓降价骗局,涉及52个案例。

以上海某短视频为例,其声称当地楼盘暴跌73%,但查证显示,70年产权的正常住宅价格未降,降价的实为公寓。

另有视频称某海景豪宅暴跌50%至60%,而该区域70年产权住宅单价稳定在13.9万元/平方米,所谓“七字头单价”的降价房源均为商业公寓。

这些公寓常以低价为噱头,通过对比住宅价格或渲染开发商跑路氛围制造降价假象,实际上公寓价格波动不大,只是交易成本极高,原价100万元的公寓涨至200万元,卖出时各类费用合计接近40%,业主几乎无利润。



北上广深老破小降价骗局也不少,包含45个案例。上海部分老破小单价低至3万元/平方米,总价不足100万元。

北京一套58平方米两居室,2022年售价630万元,2025年降至290万元,降幅达54%。但深入分析发现,这类降价老破小均具备特定特征,学区属性弱化、房龄超20年、业主急于抛售或位于远郊区,并非整体老破小市场普遍降价。

让人意外的是,一些无良媒体为了流量,连法拍房降价骗局都没放过,调查就有24个案例。广州某法拍房看似比市场价低80万元,购房者收房时却发现前房主拖欠5年燃气费及滞纳金共计2万余元。

今年3月,王先生以360万元拍下一套法拍房,后续需缴纳240余万元税费,其中土地增值税210万元,总成本超600万元,远超市场价。

2025年数据显示,37%的法拍房存在未披露高额欠费,平均每套隐藏成本达房价的22%,部分物业公司还会通过断水断电施压,且该行为在物业管理条例框架内合法,购房者极易陷入困境。



既然是楼市骗局,这里面就少不了房产中介设计的骗局,涉及的案例有43个之多。我国多数房产中介采用无底薪模式,部分中介为追求佣金不择手段。

他们雇佣兼职人员假扮看房客,暗示房源空置、市场低迷,向房东施压制造焦虑,若房东不愿降价,便以“客户流失”相威胁。

阴阳合同、吃差价、发布虚假低价房源骗取购房款等行为也屡见不鲜。中介间的竞争内卷,进一步加剧此类乱象,他们多追求快速成交获取3%佣金,忽视交易公平与合规。

除此之外就是鼓吹楼市大跌崩盘的骗局,有25个案例。部分财经博主通过“广州房价失守2.3万元”“上海市中心房价将崩”“上海楼市再跌50%”等言论,刻意渲染购房者恐慌情绪,核心目的仅是博取流量。



北上广深楼市的真实情况并非如短视频所传。收集四市所有小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北京正常住宅跌幅为5%至9%,上海为3%至15%,广州为8%至12%,深圳为2.4%至6.7%。

国家统计局数据更具权威性:今年1月至8月,北京一手房下跌1.1%,二手房下跌4%;上海一手房上涨3%,二手房下跌2.3%。

广州新房上涨0.02%,二手房下跌3.8%;深圳新房上涨0.9%,二手房下跌2.1%。显然,一手房价格波动不超1%,二手房最大跌幅未超4%,“楼市崩盘”实属不实言论。

郎咸平教授学术背景深厚,曾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早年在东方卫视《财经郎眼》中,他对国企改革、房地产泡沫、股市风险等议题的解读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语言犀利且一针见血。

如今,尽管岁月留痕,但他对楼市的分析依旧精准,直指核心问题,当前楼市部分房源降价,是学区房影响力衰退、公寓交易成本高、老破小自身属性劣势(房龄超25年、位于远郊区)等因素叠加导致,并非整体市场崩盘。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核心矛盾是“有效需求”缺失。经济学理论中并无“刚需”概念,只有“有效需求”,即消费者具备购买能力的需求。

例如,一个人三天未进食,若囊中羞涩,其有效需求便是一碗泡面。反观当下楼市,以上海为例,房价与收入比普遍在15倍至40倍,部分优质房源更高。

年轻人需工作30至40年才能购房,而美国纽约等国际大城市这一比例多在15倍左右。同时,年轻人就业压力增大,购房能力受限,住房需求自然转向租房市场。

目前政策鼓励年轻人租房,推动房价回归居住属性,挤压市场泡沫。但部分自媒体为起号编造虚假数据,中介为卖房实施PUA战术,房东为快速成交过度降价内卷,这些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损害消费者权益。

事实上,真正具备稀缺性的房源,如北京、上海内环内房龄较新的住宅,价格始终坚挺。此前房地产普涨周期中,投资者忽视房龄等因素盲目追高,导致老破小等房源存在价格泡沫。

如今的价格调整,本质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均值回归”,房龄每年至少有1%的折旧率,二三十年房龄的老房子价格回调属正常现象。



将目光转向房地产行业标志性人物王健林与大连万达集团。此前,天眼查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费,消息迅速引发关注并冲上热搜。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限高”源于万达下属项目公司的经济纠纷,双方此前已通过多种方式协商解决,目前公司正进一步了解情况,“限高”或因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

公开信息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健林,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涵盖商业地产、酒店、连锁百货、电影院线等文化产业投资及经营,以及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内一般贸易等。

股东结构为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与王健林共同持股。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现存11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52亿元,所持多家公司股权被冻结。

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1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295.9万元,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有423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18.4亿元,其中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条,涉案总金额211.51万元。综合来看,万达系各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70亿元。



29号网站上已经查询不到王健林的“限高”信息,这一变化引发市场对万达债务化解进展的关注。

回溯万达发展历程,此次困境早有苗头。2017年前后,万达在国内大规模扩张房地产项目,同时布局海外收购,业务摊子过大导致资金链承压。

为缓解危机,万达开启“变卖资产”模式回笼资金,但仅能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未能根本扭转局面。

更关键的是,为推动旗下万达商管上市,王健林与投资方签订对赌协议,承诺2023年前实现万达商管在香港上市,若未完成,需拿出380亿元现金回购投资人股份。

万达商管上市之路屡屡受挫,对赌协议违约导致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引发如今的连锁反应。

71岁的王健林本应步入养老阶段,却仍为企业生存奔波。

今年8月,有人在新疆克拉玛依偶遇他,照片中的他身形消瘦、皱纹明显、尽显疲惫,但始终坚持“不跑路、硬扛债”,与部分卷款潜逃的企业家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外界对万达能否重振旗鼓存疑,但他的坚守赢得不少尊重。



与王健林的忙碌形成反差的是其子王思聪的生活状态。王思聪长期居住在日本东京豪宅,车库停放劳斯莱斯、布加迪等豪车,社交账号内容多为与网红女友旅游、在直播平台为主播刷礼物,9月20日便有网友发现他在直播间大量刷礼物。

不过,王思聪也面临个人债务问题,其早年创办的熊猫互娱2019年破产后,仍拖欠1200余万元合同债,截至今年9月仍被法院追讨。他曾试图出售上海一套房产偿债,却因定价过高无人问津,即便降价后仍未成交。

从法律层面看,万达集团债务属公司层面债务,与王思聪个人财产独立,且王健林早年表示不会给儿子留下遗产,仅提供过5亿元创业资金,因此王思聪无需为万达债务承担责任。



此外,王思聪在全球持有多套房产,仅租金收入便足以维持生活,这使得他在万达陷入困境时,仍能保持相对潇洒的生活状态。

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周期。参考美国等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的国家经验,房地产行业周期性明显。

泡沫破裂后,通常经历5年左右下跌期和5年左右震荡期,总计约10年才能逐步恢复并进入新上升周期。

从这一规律看,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或处于下跌周期尾部,即便下跌周期结束,房价也不会立即上涨,而是进入震荡企稳阶段。



未来楼市分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房源,因稀缺性和配套优势,价格抗跌性强,甚至可能跑赢通胀。

大城市郊区及三四线城市房源,因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价格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即便部分区域房价停止下跌。

若长期横盘,考虑到每年约2%的通胀率,10年后房产实际购买力将下降20%左右。若叠加此前部分房源已出现的30%左右跌幅,房产真实价值可能缩水一半。

对普通购房者而言,当前市场环境下需摒弃“炒房致富”观念,理性评估自身购买力,优先考虑房产居住属性。

若有购房需求,应重点关注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房龄较新、配套完善的房源;若暂时不具备购房能力,租房也是合理选择。同时,需警惕各类楼市谣言与虚假信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真实数据,做出明智决策。

无论是郎咸平教授对楼市真相的解读,还是王健林与万达集团的困境,都折射出当前房地产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这一过程中,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行业格局不断重塑,唯有顺应趋势、理性决策,才能在变局中实现稳健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火箭小将找到信心!登场17分钟高效砍12+3 没有失误彰显进步

火箭小将找到信心!登场17分钟高效砍12+3 没有失误彰显进步

惊奇侃球
2025-11-02 11:00:05
皇马4-0造惨案!各项6连胜+7分领跑西甲 姆巴佩双响 维尼修斯失点

皇马4-0造惨案!各项6连胜+7分领跑西甲 姆巴佩双响 维尼修斯失点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37:36
机关算尽太聪明!“千亿儿媳”如今彻底成笑话,恶果已经开始显现

机关算尽太聪明!“千亿儿媳”如今彻底成笑话,恶果已经开始显现

二妹扯娱
2025-10-19 10:24:02
加州大学博士警告:一种新型精神病正在将孩子们推向深渊…

加州大学博士警告:一种新型精神病正在将孩子们推向深渊…

阅读第一
2025-11-02 08:33:11
日本知名声优因嫁给印度男子遭疯狂网暴!首次公开丈夫身份,直言在婆家每天吃咖喱…

日本知名声优因嫁给印度男子遭疯狂网暴!首次公开丈夫身份,直言在婆家每天吃咖喱…

东京新青年
2025-11-01 18:05:46
婆婆总把我女儿奶粉送小姑子,我没吱声,悄悄将奶粉换成名牌

婆婆总把我女儿奶粉送小姑子,我没吱声,悄悄将奶粉换成名牌

船长与船1
2025-11-02 08:09:54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通信老柳
2025-10-31 07:58:00
从一品大臣沦落到丧家之犬,盛宣怀仅用了15天

从一品大臣沦落到丧家之犬,盛宣怀仅用了15天

尚曦读史
2025-11-01 22:20:08
刘维伟心疼杨瀚森被网暴;开拓者满意小杨发挥,培养计划是长期的

刘维伟心疼杨瀚森被网暴;开拓者满意小杨发挥,培养计划是长期的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5-11-02 03:32:49
广东降温后,竟是全球17级风王。

广东降温后,竟是全球17级风王。

天气观察站
2025-11-02 05:39:00
马筱梅首谈大S为张兰正名,派亲妈送俩娃到成都,撕碎S家“体面”

马筱梅首谈大S为张兰正名,派亲妈送俩娃到成都,撕碎S家“体面”

疯说时尚
2025-11-02 11:51:42
戴旭:中国从来没有单独彻底战胜过日本,未来一战永绝后患

戴旭:中国从来没有单独彻底战胜过日本,未来一战永绝后患

boss外传
2025-11-01 12:00:03
中国选手赵鸿刚在世界职业扇耳光大赛中被对手KO倒地

中国选手赵鸿刚在世界职业扇耳光大赛中被对手KO倒地

大眼瞄世界
2025-11-02 00:00:48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妙招酷
2025-10-29 00:22:47
知名女星官宣结婚已怀孕

知名女星官宣结婚已怀孕

鲁中晨报
2025-11-01 10:35:36
全红婵放弃全运单人角逐系顶层决策,并不仅仅是保护身体那么简单

全红婵放弃全运单人角逐系顶层决策,并不仅仅是保护身体那么简单

杨华评论
2025-11-01 19:30:01
再看《康熙王朝》:才发现为何容妃刷27年马桶,康熙始终不闻不问

再看《康熙王朝》:才发现为何容妃刷27年马桶,康熙始终不闻不问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1 01:24:54
周末信息如何影响市场?明天是红色星期一?还是黑色星期一?

周末信息如何影响市场?明天是红色星期一?还是黑色星期一?

春江财富
2025-11-02 09:19:09
看文强回忆录才知道陈诚不救吴石的两个原因:他的处境有多危险?

看文强回忆录才知道陈诚不救吴石的两个原因:他的处境有多危险?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5-11-01 18:59:07
辽宁省委书记:推动举办东北城市联赛,为足球从业者搭建平台

辽宁省委书记:推动举办东北城市联赛,为足球从业者搭建平台

懂球帝
2025-11-01 17:28:19
2025-11-02 12:47:00
禾寒叙 incentive-icons
禾寒叙
分享每天的旅行日常,带你们一起看世界
2313文章数 5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教育
数码
军事航空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教育要闻

粉丝采访录(二):普通劳动者怎样培养子女

数码要闻

樱桃推出 CHERRY STREAM ULTIMATE 外设,含可自定义电磁滚轮鼠标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