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8 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向好,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 55.3%,自主品牌份额达 64%,而比亚迪在这波行业浪潮中表现尤为突出。
数据显示,比亚迪1-8 月累计销量达 286.4 万辆,同比增长 23%,远超行业平均增速,以绝对优势拿下中国汽车集团新能源销量榜首。
![]()
![]()
销量再破纪录,目标完成率达62%
从单月成绩看,8 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7.4 万辆,在当月中国汽车集团新能源销量 TOP10 中,比第二名吉利控股集团的 17.8 万辆高出近 20 万辆,领先优势明显。
![]()
若聚焦单一品牌,比亚迪汽车(王朝丨海洋)表现更抢眼,1-8 月单品牌销量 263 万辆,在 2025 年 1-8 月中国汽车市场各主要品牌销量 TOP10 中,远超第二名大众的 120.6 万辆,呈 “断崖式” 领先态势。
![]()
在年度目标推进上,比亚迪年初设定460 万辆的最先销量目标,目前已完成 62%,为下半年冲刺打下坚实基础,结合 “金九银十” 传统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其锁定年度车市冠军的可能性极大。
在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一半、增量空间逐渐收窄的背景下,比亚迪仍能保持高增速,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其产品矩阵对“存量市场精细化竞争” 的精准适配:从入门级到高端市场,从家用车到智驾车型,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消费需求,这种 “全场景覆盖能力” 正是其抵御市场波动、维持高增长的核心底气。其二,是强大的技术护城河优势。
技术护城河是比亚迪的爆款底层逻辑
比亚迪销量持续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撑,“技术护城河” 不断拓宽。
![]()
年初发布的“天神之眼” 辅助驾驶系统,搭载车型累计销量已超140万辆,8月辅助驾驶车型国内销量占比达90%,每天生成的辅助驾驶数据里程超8700万公里。
在太平洋汽车发布的8月智能驾驶辅助车型品牌销量榜中,比亚迪以26.37万辆一骑绝尘,其销量相当于第2至第10名品牌之和。
![]()
而且,不同系列车型搭载的“天神之眼” 辅助驾驶版本功能丰富,涵盖城市领航辅助(CNOA)、记忆领航辅助(MNOA,后续 OTA)、高快领航辅助(HNOA)等多种实用功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此外,比亚迪的技术布局绝非“单点突破”,而是 “全链条创新”。比如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拓展了汽车的“空间边界”,让车辆从 “交通工具” 升级为 “移动生活平台”;首创兆瓦闪充技术的超级 e 平台,解决了新能源汽车 “补能焦虑” 的核心痛点,而首搭该平台的汉 L、唐 L 持续热卖,证明了 “技术落地即爆款” 的转化能力。
这种“多技术协同、全场景覆盖” 的研发逻辑,让比亚迪的技术护城河越来越宽 —— 相比部分车企依赖外部技术供应商的模式,比亚迪 “自主研发 + 垂直整合” 的优势,能更快实现 “技术迭代 - 产品落地 - 市场反馈” 的闭环,这也是其在智驾赛道领先的关键。
全球化破局:从“产品出口” 到 “本地化生产”
除国内市场外,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成效显著,成为销量增长的另一重要支柱。8 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达 80464 辆,同比增长 146.4%;2025 年 1-8 月海外累计销量已达 630728 辆,同比增长 135.7%,占总销量的 22%,海外市场贡献率持续提升。
![]()
在国际舞台上,比亚迪积极展示品牌实力与产品竞争力。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携腾势(参数丨图片)品牌亮相,展示了腾势Z9GT、D9,比亚迪海豹 06 DM-i 等七款重磅车型,同时推出兆瓦闪充技术,吸引了全球目光。
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宣布匈牙利工厂将在年内投产,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其全球生产布局,提升对欧洲及周边市场的供应能力,为海外销量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来看,比亚迪的全球化布局还有更深层的意义:过去,中国汽车出口多以“性价比” 为卖点,在高端市场缺乏话语权;而现在,比亚迪凭借 “智驾技术 + 新能源核心三电技术”,正在向全球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出海” 的突破,更是全球汽车产业 “技术中心从欧美向中国转移” 的信号。当比亚迪在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建立起 “技术 + 品牌 + 生产” 的完整体系,其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将不再依赖 “价格战”,而是靠 “技术竞争力”,这才是中国汽车品牌真正走向全球的标志。
![]()
比亚迪的表现,早已超越了“单个企业的成功”,而是中国汽车产业从 “规模红利” 向 “技术红利” 转型的缩影。
在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受制于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只能在中低端市场挣扎;而在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凭借在三电技术、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先发优势,实现了“换道超车”。
但更值得思考的是,比亚迪的模式能否复制?
答案或许不容易,但比啊压低的模式提供了明确方向:
其一,技术研发需要长期投入,比亚迪多年来坚持“技术为王”,即便在市场低迷期也不缩减研发预算,这种 “长期主义” 是短期追求利润的企业难以做到的;
其二,全球化布局需要战略定力,从产品出口到本地化生产,需要克服文化差异、法规壁垒、供应链建设等多重挑战,比亚迪的匈牙利工厂计划,是其深耕全球市场的战略决心的体现;
其三,产品落地需要“用户思维”,无论是刀片电池的安全技术,还是兆瓦闪充的补能技术,都是从用户痛点出发的创新,而非“技术自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