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对方弱点,制造虚弱表象,最后物极必反。
我们之前聊到“树上开花”的计策,就是本身实力虚弱,但是制造虚假表象以迷惑对方,而比树上开花这一计策更加玄妙的计策,叫做“空城计”。
同样是实力虚弱,树上开花是故意洋装繁荣强大的景象,而空城计则是故意运用空虚的假象,利用的是对方的疑心弱点,这一计策来源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之中。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博弈之中,有一次就是利用了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15万兵马。 当时诸葛亮带着5000士兵前往西城,准备把那里的粮草运回汉中,这个时候密探来报说:司马懿率领15万军队,如黄蜂一般朝这边走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5000士兵,但是5000士兵有一半也去运粮草了,也就是说只有2500人左右,随行的官员知道这个事情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门眺望,然后就对属下说:“大家把城门上的旗帜藏好,士兵各就各位,不准擅自离岗,我自有计策。”
随后诸葛亮身挂披风,头戴纶巾,在两个小兵的伴随下,拿着古琴登上城楼,在栏杆前坐定,又点燃几炷香,开始弹琴。
当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抵达城下的时候,看到这种情景,司马懿大笑,他命令部队停下,自己向前去看看究竟。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到诸葛亮面带微笑,从容不迫的在城上弹琴,城门只有二十几个百姓在扫大街,并且城门打开。司马懿看了之后心生疑惑,顿时命令手下撤退,这个时候司马懿的手下不知道是何原因,司马懿就说:“诸葛亮的人特别谨慎,从来不会冒险,凡事三思而后行,他的今天城门大开,明显是有埋伏,一旦我们进了城就中了他的埋伏。”
后来当司马懿撤走之后,诸葛亮大笑,官员们也很惊讶,他们就问:“司马懿是魏国著名将领,率15万大军来犯,为什么仓促逃跑了?” 诸葛亮说:“这个人认为我思维周密,办事谨慎,不会冒风险,他看我城门打开,以为有埋伏,于是就撤了。” 这就是“空城计”一计策的来历,其义就是本身就是虚弱的,但是又制造一个虚弱的假象,来让敌人产生疑惑,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