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送我167万结婚成家,12年后房子拆迁720万,大伯借走60万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人物和事件。

"志远啊,大伯求你了,就借我60万,救救你堂哥吧!"大伯陈国强站在我家门口,佝偻着腰,眼里满是恳求。

我看着这个曾经趾高气扬的长辈,脑海里闪过十二年前那些画面——舅舅李春华送我167万买房成家的情景,还有后来那些让人心寒的时刻。

我平静地开口:"那您配吗?"

这一句话,道尽了十二年的恩怨纠葛。



01

那年我二十六岁,和苏雅琴相恋三年,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

我是个程序员,在一家小公司上班,每个月工资四千五。

苏雅琴在银行当柜员,月薪三千八。

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也就八千多块钱。

我们租住在城西的一个老小区,三十平米的单间配套,每个月房租八百。

房子很小,卫生间和厨房挤在一起,转个身都费劲。

冬天的时候,洗澡要用浴霸烤半天才能脱衣服。

夏天更难受,没有空调,只能靠一台老旧的电风扇吊着命。

苏雅琴从来不抱怨,她总说:"没关系,等我们攒够钱买了房子,日子就好过了。"

可是房子哪有那么容易买?我们看中了市区的一套学区房,九十平米,总价一百六十七万。

这套房子地段好,周围配套齐全,最重要的是对口的小学是全市最好的。

我带苏雅琴去看房的那天,她站在窗前,眼睛都亮了:"志远,这房子真好,采光好,户型也方正,要是能住在这里该多好。"

我握着她的手,心里发酸。

一百六十七万,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我们两个人工作两年,一分钱都不花,也只能攒下二十万。

我爸妈是农民,家里砸锅卖铁凑了五万块钱给我。

就这样,全家的积蓄加起来也只有二十五万。

还差一百四十多万,这个窟窿怎么填?

我去银行咨询过贷款,可是按照我和苏雅琴的收入,最多只能贷到六十万。

就算贷到了,还有八十多万的缺口,这钱从哪里来?

那段时间,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苏雅琴的父母已经在催婚了,说女儿快三十了,不能再拖了。

可是没有房子,怎么结婚?总不能让苏雅琴跟着我住那三十平米的单间吧?

我试着找朋友借钱,可大家都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谁手里有那么多钱?借个三万五万的还行,八十万?想都不用想。

我还去找过亲戚。

大伯陈国强在市里开了个小厂,日子过得不错。我硬着头皮上门,说想借点钱买房。

大伯上下打量了我一眼,冷笑道:"志远啊,不是大伯说你,你一个月就挣四千多,买什么市区的房子?老老实实在郊区买个小点的不就行了?你这是打肿脸充胖子,要我说,你配不上那么好的房子。"

我当时脸涨得通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离开大伯家的时候,外面正下着雨。

我没打伞,任由雨水打在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眼泪。

就在我绝望的时候,舅舅李春华打来了电话。

舅舅比我爸大三岁,在徐州做建材生意。

他从一个小五金店起家,一步步发展成建材厂,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

"志远,听说你要买房?"舅舅在电话里问。

"是...是的,舅舅。"我吞吞吐吐地说。

"缺多少钱?"

"一百...一百四十多万。"我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声音都在发抖。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这样,明天我去你那儿,咱们见面聊。"舅舅说完就挂了电话。

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

我不知道舅舅会说什么,也不敢抱太大希望。毕竟一百四十多万不是小数目,舅舅就算有钱,凭什么要借给我这么多?

02

第二天下午,舅舅开着他那辆黑色轿车来了。

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精神抖擞。

舅舅今年五十出头,保养得很好,看起来也就四十多岁的样子。

"志远,房子看好了吗?"舅舅坐下来就问。

"看好了,就在市区,九十平米,总价一百六十七万。"我把房子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舅舅点点头:"学区房是吧?好,这个投资值得。你和雅琴感情好,该结婚了,不能因为房子耽误了。"

"可是舅舅,我..."我还没说完,舅舅就摆了摆手。

"钱的事不用担心,这一百六十七万,我出了。"

舅舅说得云淡风轻,好像不是一百六十七万,而是一千六百七十块。

我愣住了,怀疑自己听错了:"舅舅,您说什么?"

"我说,这一百六十七万我出,你去买房,安心结婚。"舅舅拍了拍我的肩膀,"你从小没了妈,我和你舅妈一直把你当亲儿子看。这点钱算什么?只要你过得好,我就高兴。"

那一瞬间,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舅舅磕了三个响头:"舅舅,您的大恩大德,我这辈子都不会忘!"

舅舅把我扶起来,眼眶也红了:"起来起来,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记住,好好过日子,好好对雅琴,将来有了孩子好好养,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第二天,舅舅就陪着我去售楼处。他当场刷卡,一百六十七万,一分不少。

售楼处的经理看着舅舅,满脸恭维:"这位先生真是好长辈啊,对侄子这么好!"

舅舅笑着说:"应该的,应该的。"

拿到房产证那天,我和苏雅琴抱在一起哭了。

我们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

三个月后,我和苏雅琴举办了婚礼。

婚礼办得很体面,我把舅舅请到了主桌,让他坐在最显眼的位置。

敬酒的时候,我当着所有亲朋好友的面说:"今天能有这场婚礼,全靠我舅舅。要不是他,我连房子都买不起,更别说娶媳妇了。舅舅对我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宾客们纷纷举杯,夸赞舅舅有情有义。

舅舅坐在那里,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

新房装修的时候,舅舅又帮了不少忙。

他介绍了靠谱的装修队,帮我们砍价,还亲自来监工。

装修材料都是用的最好的,舅舅说:"这是你们要住一辈子的地方,不能省。"

搬进新房那天,舅舅和舅妈都来了。

舅妈王秀梅拉着苏雅琴的手,眼睛都湿了:"雅琴啊,以后好好跟志远过日子,有什么困难就跟舅舅舅妈说。"

从那以后,我把舅舅当成了再生父母。

每个月发工资,我都要拿出三分之一给舅舅买营养品。

人参、燕窝、虫草,只要是好东西,我就往舅舅家送。

逢年过节,我更是第一个去舅舅家拜访。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苏雅琴总是开车去徐州,陪舅舅一家吃年夜饭。

第二年春天,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取名陈小雨。

舅舅听说我当爸爸了,专门开车来看孙女。

他给小雨带了金锁和银镯,还包了五千块红包。

"志远,你也是当爸爸的人了,要更加努力,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舅舅抱着小雨,眼里满是慈爱。

"舅舅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您的期望!"我郑重地说。

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我有疼爱我的妻子,可爱的女儿,还有恩重如山的舅舅。我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平静美好下去。

可是我没想到,事情会起变化。

03

变化是从表哥李志华开始的。

李志华比我大两岁,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

他为人精明,混得不错,年薪二十多万。

有一年春节,李志华喝多了,拉着我说:"志远啊,你命真好,我爸对你比对我还好。一百六十七万说给就给,我当初买房,我爸才给了五十万。"

我赔笑道:"哥,那不一样。舅舅是你亲爸,你们是一家人,钱给谁不是给?我是外人,舅舅肯帮我,那是天大的恩情。"

李志华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有些复杂:"记住你说的话,别忘恩负义就行。"

当时我没在意,以为他是喝多了说胡话。

可没过多久,李志华在房地产投资上栽了跟头。

他听信朋友的话,把所有积蓄都投到一个楼盘项目里,结果开发商跑路了,一百八十万血本无归。

李志华一下子垮了,整天借酒浇愁。

他老婆跟他大吵一架,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我听说这事后,特意去看望他。

李志华坐在沙发上,满身酒气,看到我就冷笑:"你来看我笑话?你现在住着大房子,日子过得舒坦,哪里能理解我的痛苦?"

"哥,你这话说的,我是真心来关心你的。"我解释道。

"关心?"李志华站起来,指着我的鼻子,"当初我爸给你一百六十七万的时候,你感恩戴德。现在呢?你还记得我爸的好吗?你上次来家里是什么时候?两个月前!以前你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两个月来一次,这就是你的感恩?"

我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确实,这两个月我工作忙,加班多,很少去舅舅家。可这不代表我忘恩负义啊!



李志华继续说:"我告诉你,我爸现在已经看出来了,你这个人翅膀硬了,开始飘了。当初低声下气求着我爸帮忙,现在有了房子,有了家,就把我爸扔一边了!"

"哥,你误会了,我没有..."我急忙辩解。

"没有?"李志华冷笑,"那你自己好好想想,你这两年的态度和以前比,是不是变了?"

我从李志华家出来,心里乱得很。

我真的变了吗?我对舅舅的态度真的不如以前了吗?

回到家,我翻出日历,仔细算了算。

确实,这一年我去舅舅家的次数少了很多。以前是每周必去,现在有时候一个月才去一次。

可是这不怪我啊!我工作压力大,小雨还小需要照顾,哪有那么多时间?

苏雅琴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志远,你不要多想。舅舅是明白人,不会在意这些的。"

我点点头,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果然,春节的时候,事情爆发了。

那天是大年初二,按照习俗要去舅舅家拜年。

我和苏雅琴带着小雨,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去了徐州。

刚进门,气氛就不对。

舅舅坐在沙发上,脸色阴沉。舅妈王秀梅也板着脸,看我的眼神很冷淡。

"舅舅,舅妈,新年好!"我堆着笑脸打招呼。

舅舅"嗯"了一声,连看都没看我。

我把礼品放下,坐在舅舅对面。

小雨跑过去要舅舅抱,舅舅却挥了挥手:"去找你妈妈,舅公累了。"

小雨吓得躲到苏雅琴身后。

"舅舅,您这是..."我小心翼翼地问。

舅舅抬起头,直直地看着我:"志远,我问你,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现在行了,不需要我了?"

我一惊:"舅舅,您怎么会这么想?我一直记着您的恩情!"

"记着?"舅舅的声音提高了八度,"记着还两个月不来看我一次?记着还把我说的话当耳旁风?志远,你变了,变得让我都不认识了!"

"舅舅,我工作真的很忙..."我试图解释。

"忙?谁不忙?"舅舅打断我,"你爸在工地干活,一天十几个小时,他忙不忙?你堂哥赔了一百八十万,到处借钱还债,他忙不忙?怎么就你最忙,忙到连舅舅都顾不上了?"

我低着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舅妈在旁边附和:"就是啊,志远,你现在住着大房子,日子过得好,就把我们忘了。当初要不是你舅舅,你能有今天?"

李志华也在一旁冷笑:"我早就说了,这个人养不熟。当初要钱的时候恨不得跪下来磕头,拿了钱就翻脸不认人。"

我的脸涨得通红,既委屈又愤怒。

我想反驳,可是舅舅的恩情像一座大山压在我身上,让我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

苏雅琴拉了拉我的衣角,示意我别说话。

那天的年夜饭,我吃得如坐针毡。

每一口饭都像是在嚼蜡,每一句话都像是在刺我的心。

离开的时候,舅舅终于缓和了一点,拍了拍我的肩膀:"志远,舅舅说你是为了你好。人不能忘本,懂吗?"

"我懂,舅舅。"我低声说。

开车回家的路上,苏雅琴握着我的手:"志远,别难过。舅舅可能是听了什么闲话,过段时间就好了。"

可是我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舅舅对我的态度已经变了,而且这种变化只会越来越严重。

从那以后,每次去舅舅家,我都觉得像是去受审。

舅舅总是挑我的毛病,说我这不对那不对。舅妈也总是冷嘲热讽,说我现在过得好了,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

我努力想要挽回,可是越努力,事情越糟糕。

我送再多的礼品,说再多的好话,舅舅还是那副冷淡的样子。

那段时间,我的心里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

04

就在我和舅舅的关系僵持不下的时候,我的事业也出了问题。

那年,我从公司辞职了,决定自己创业。

我看准了互联网行业,拉了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网络公司,专门做企业网站和小程序开发。

起初,生意还不错。

我们接了几个小项目,赚了点钱。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出人头地了。

可好景不长,麻烦来了。

我们接了一个大客户,订单金额五十万。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生意,我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了进去。

项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客户突然说要终止合作,理由是他们公司资金链断裂,付不起尾款了。

这一下,我傻眼了。

公司为这个项目垫付了大量资金,员工的工资要发,供应商的货款要付,房租水电都要钱。客户违约,这些钱都打了水漂。

我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五十万才能填上这个窟窿。

可是公司账上只有十几万,剩下的钱从哪里来?

我试着向银行贷款,可是我名下已经有房贷了,再贷款额度很低,只批了十万。

我又找了几个朋友,可大家都是小本经营,拿不出那么多钱。

走投无路之下,我想到了舅舅。

虽然知道舅舅对我有意见,可是这时候,我实在没办法了。舅舅做建材生意,手里肯定有钱,五十万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我硬着头皮给舅舅打了电话。

"舅舅,我...我遇到点困难,想跟您借点钱。"我说话都在发抖。

"借钱?"舅舅的声音很冷,"借多少?"

"五十万。"我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志远,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我现在也不宽裕。厂里刚进了一批货,资金都压在那里了。"舅舅说。



我心里一沉,但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舅舅,我真的很急,公司要是倒了,我这几年的努力就白费了。您就帮帮我,我保证按时还钱,还给您利息。"

"志远,你听我说。"舅舅的语气更冷了,"我不是银行,不可能什么忙都帮。当初给你一百六十七万买房,那是我对你的情分。但是情分不能无限透支,懂吗?你现在创业失败,那是你自己的选择,要自己承担后果。"

"可是舅舅..."我还想说什么,舅舅直接打断了我。

"而且,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讲什么亲情?说白了,大家都是为了钱。你有钱的时候,谁都是你的亲人。你没钱的时候,亲人也会离你而去。这是社会现实,你要认清。"

舅舅的话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我握着电话,半天说不出话来。

"志远,舅舅不是不想帮你,而是真的帮不了。你自己想办法吧。"说完,舅舅就挂了电话。

我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好陌生。

舅舅的话在我耳边回响:"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讲什么亲情?说白了,大家都是为了钱。"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那当初舅舅给我一百六十七万,又是为了什么?

我不敢深想,也不想深想。

公司的事情还要解决。

我找遍了所有能找的人,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去借高利贷。

放高利贷的是个光头中年男人,叫刘老大。

他坐在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上下打量着我:"五十万是吧?可以借,但是月息三分,一个月一万五的利息。"

"一万五?"我倒吸一口凉气。

"嫌贵你可以不借。"刘老大弹了弹烟灰。

我咬了咬牙:"借!"

签合同的时候,我的手在发抖。

我知道这是饮鸩止渴,可是我没有其他选择。

拿到钱后,我暂时度过了危机。

公司没有倒闭,员工的工资发了,供应商的账也结清了。

可是高利贷的利息像一个无底洞,吞噬着我的每一分收入。

那一年,我拼了命地工作。

白天跑业务,晚上写代码,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苏雅琴也出去找了份兼职,帮我分担压力。

我们把所有能省的钱都省下来,一日三餐经常是泡面凑合。小雨想要个玩具,我都要犹豫半天。

终于,一年后,我把高利贷还清了。

可是这一年,我老了十岁。头发白了一大半,眼角的皱纹深得像刀刻的一样。

最让我心寒的是舅舅的态度。

过年的时候,我照例去舅舅家拜年。

舅舅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志远,你现在还在创业吗?"

"还在,舅舅。"我说。

"唉,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舅舅摇摇头,"你看你现在,头发都白了,还不如老老实实上班呢。创业哪有那么容易?你现在知道社会的残酷了吧?"

我低着头,没有说话。

舅妈在旁边附和:"就是啊,志远,你现在越来越不纯朴了。以前的你多老实,现在净想着发大财,结果呢?还不是吃苦头?"

李志华也冷笑:"我早就说过,有些人就是养不熟。给他恩惠的时候感恩戴德,真正需要他的时候,他就装看不见。"

我紧紧握着拳头,指甲都陷进了肉里。

我想反驳,我想告诉他们,我没有忘记舅舅的恩情,我只是遇到了困难。可是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了。

在舅舅眼里,我已经从当年那个感恩的外甥,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离开舅舅家的时候,天空飘着雪。冰冷的雪花落在脸上,刺骨的凉。

苏雅琴握着我的手:"志远,别难过。我们靠自己,一样能过好日子。"

我点点头,心里却满是苦涩。

一百六十七万的恩情,原本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让我看到了希望。

可现在,这份恩情却变成了一道枷锁,锁住了我,让我喘不过气来。

05

转眼到了秋天,外公病了。

外公已经九十岁了,身体一直不错。

可这次不一样,他在家里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是中风。

我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医院。

外公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插满了管子,整个人昏迷不醒。医生说情况很危险,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我二话不说,把外公转到了最好的病房,请了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好的药。

重症监护室一天的费用要好几千,一个月下来就是十几万。我咬着牙,把公司赚的钱全部拿出来,给外公治病。

那段时间,我几乎住在了医院。

白天守着外公,晚上就在走廊的长椅上眯一会儿。

护士们都说:"你这孙子真孝顺,老爷子有福气。"

我笑笑,没说话。

其实我知道,我这么做,一半是为了外公,一半是为了心里的那份执念。我要证明,我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我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一个月后,外公的病情终于稳定了。

他醒过来,虚弱地拉着我的手:"志远...好孩子..."

我眼眶一热,握紧了外公的手:"外公,您会没事的,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算下来,这一个月我为外公垫付了将近三十万。公司账上的钱几乎见底了,可我不后悔。

可就在我以为事情终于要过去的时候,李志华来了。

他拎着个公文包,一脸严肃地走进病房。

"志远,我有事跟你说。"李志华把我叫到走廊。

"什么事,哥?"我问。

李志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外公的遗嘱,你看看。"

我接过遗嘱,快速浏览了一遍,顿时愣住了。

遗嘱上写着,外公把市中心的老房子全部留给李志华,我们这些孙子辈一分都没有。

"这...这怎么可能?"我看着遗嘱,简直不敢相信。

外公那套老房子,虽然旧了点,可是在市中心黄金地段,至少值两百多万。

我不是在乎钱,而是外公一直说要把房子留给所有孩子平分的,怎么突然就全给了李志华一个人?

"这是外公亲笔写的,白纸黑字,你要是不信,可以去做笔迹鉴定。"李志华说。

我仔细看着遗嘱,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首先,纸张太新了,一点褶皱都没有,像是刚打印出来的。

其次,墨迹很新鲜,在灯光下还能看到反光,明显是刚写的。

最关键的是,签名的笔迹虽然模仿得很像,可是有几个字的笔画顺序不对,一看就是伪造的。

"这遗嘱是假的。"我直接说。

李志华脸色一变:"你说什么?"

"我说这遗嘱是假的!"我提高了声音,"外公中风已经一个月了,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根本没有清醒的时候,怎么可能写遗嘱?而且这纸张这么新,墨迹这么新鲜,分明就是刚伪造的!"

"你...你血口喷人!"李志华涨红了脸。

"是不是血口喷人,拿去做鉴定就知道了!"我寸步不让。

就在这时,舅舅李春华也来了。

"怎么回事?大声嚷嚷什么?"舅舅皱着眉头问。

"爸,志远说我伪造遗嘱!"李志华抢先告状。

我把遗嘱递给舅舅:"舅舅,您看看,这遗嘱明显是假的。外公在重症监护室躺了一个月,怎么可能写遗嘱?"

舅舅接过遗嘱,看了几眼,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以为舅舅会主持公道,可他接下来说的话,让我彻底寒了心。

"志远,就算遗嘱有问题,那也是外公的意思。你想想,外公清醒的时候,最疼的就是志华。把房子留给他,有什么不对?"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舅舅,您这是什么意思?明明是伪造的遗嘱,您还要袒护他?"

"我没有袒护!"舅舅突然发火了,"志远,我告诉你,这一个月外公的医药费都是你出的,我知道。可是你出这些钱,是应该的!当年我给你一百六十七万,不是让你来跟我儿子争家产的!"

"什么争家产?"我气得浑身发抖,"我是在为外公治病,我花的是我自己赚的钱!我从来没想过要外公的房子!"

"那你现在跳出来反对遗嘱是什么意思?"舅舅指着我的鼻子,"志远,我看错你了!你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我当年给你一百六十七万,就是喂了狗!"

我愣在那里,舅舅的话像一把把刀子,扎在我心上。

"舅舅,您怎么能这么说..."我的声音都在颤抖。

"我怎么不能这么说?"舅舅越说越激动,"你以为你是谁?要不是我,你现在还住在那三十平米的破房子里!我给了你一百六十七万,你就该一辈子记着我的好,凭什么跟我儿子作对?"

"我没有跟他作对,我只是要一个公道!"我大声说。

"公道?"舅舅冷笑,"公道就是,这房子该给谁就给谁!志华是我儿子,是李家的血脉,房子给他天经地义!你一个外姓人,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

外姓人...这三个字像一记重锤,砸在我心上。

原来在舅舅眼里,我从来都只是个外人。

"好,既然您这么说,那就算了。"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舅舅,从今天起,我陈志远再也不欠您什么了。这一百六十七万的恩情,我也不认了!"

"你说什么?"舅舅瞪大了眼睛。

"我说,从今天起,我跟您一刀两断!"我一字一句地说,"以前的恩情,我认;以后的来往,就免了!"

说完,我转身就走。

身后传来舅舅的怒吼:"陈志远,你给我站住!你这个白眼狼,走了就别再回来!"

我头也不回,大步走出医院。

走到医院门口的时候,天空又飘起了雨。

雨水打在脸上,冰凉刺骨,可我却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

压在心上十年的大石头,终于卸下了。

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去过舅舅家。

逢年过节,遇到亲戚聚会,我也不参加了。路上碰到舅舅或者李志华,我就当没看见,绕道走。

苏雅琴劝过我几次,说舅舅毕竟对我有恩,不该闹得这么僵。

我只是淡淡地说:"有些恩情,是用来绑架人的。我不欠他的,也不想欠他的。"

可我心里清楚,那一百六十七万,我这辈子都还不清。

它不是债,却比债更沉重;它不是枷锁,却比枷锁更牢固。

它会一直跟着我,提醒我曾经的卑微,曾经的不堪,曾经的仰人鼻息。

06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又是六年。

这六年,我的公司稳步发展。经历了当年的危机后,我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努力。

公司从最初的五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人。我们接了不少大项目,口碑也越来越好,在业内小有名气。

小雨也长大了,上小学了。因为当初买的是学区房,她进了全市最好的小学,成绩一直很优秀。

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我和舅舅的那段恩怨,也慢慢淡去了。

我不再去想,也不愿去想。

可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它总会在你以为一切都过去的时候,给你一个意外。

那年春天,政府启动了城市改造项目,我们小区被纳入了拆迁范围。

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小区都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讨论着能拿到多少补偿。

我去拆迁办咨询,工作人员拿出补偿方案,我看到上面的数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九十平米的房子,按照市场价和政策补贴,总共可以拿到七百二十万的拆迁款!

七百二十万!

当年舅舅给我一百六十七万买的房子,十二年后,变成了七百二十万!

我拿着补偿协议,手都在发抖。

这笔钱,足够我还清所有的债,还能让公司更上一层楼。

签完协议,拿到拆迁款的那天,我坐在银行里,看着账户上的数字,恍如隔世。

十二年前,我为了一百六十七万愁眉苦脸,向舅舅卑躬屈膝。十二年后,我拥有了七百二十万,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

消息传得很快,很快整个家族都知道了我拆迁暴富的事。

各路亲戚纷纷上门祝贺,一个个笑脸相迎,说着恭维的话。我看着这些人,心里只觉得讽刺。

当年我困难的时候,这些人在哪里?当年大伯冷嘲热讽说我配不上好房子的时候,这些人在哪里?

现在我有钱了,一个个都来巴结,人性的势利,暴露无遗。

我客客气气地招待他们,送走他们,然后关上门,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苏雅琴看着我,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就说吧。"我说。

"舅舅那边...你打算怎么办?"苏雅琴问。

我沉默了。

舅舅...说实话,我已经六年没见过他了。

偶尔听说他的消息,也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

听说舅舅的建材厂这几年不太景气,生意越来越难做。

李志华也一事无成,整天混日子。

可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早就一刀两断了。

"不用管。"我淡淡地说,"我们走我们的路,他们过他们的日子。"

苏雅琴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了一个月。

这天傍晚,我正在书房处理公司的事情,门铃突然响了。

我打开门,愣住了。

门外站着一个老人,佝偻着腰,头发花白,脸上满是褶子。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裤子上还有几个补丁,整个人看起来苍老而落魄。

这个人,是我的大伯陈国强。

我和大伯已经十多年没见了。当年我去找他借钱买房,被他冷嘲热讽,说我配不上好房子。后来我也没再联系过他。

现在看着眼前这个老人,我几乎认不出来了。

当年那个趾高气扬的大伯,变成了这副模样。

"志远...是我,大伯。"陈国强的声音沙哑而颤抖。

"大伯。"我点点头,声音很平淡。

"志远,我...我能进去说话吗?"陈国强小心翼翼地问。

我侧身让开:"进来吧。"

陈国强走进客厅,环顾四周,眼神复杂。我让他坐下,给他倒了杯水。

"志远,你现在过得真好。"陈国强接过水杯,感叹道。

我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陈国强喝了口水,放下杯子,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我吓了一跳:"大伯,您这是干什么?"

"志远,大伯求你了,你救救我,救救你堂哥!"陈国强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我皱了皱眉:"到底怎么了?"

陈国强抹了把眼泪,哽咽着说:"你堂哥志刚做生意,被人骗了,欠了三百万。债主天天上门要账,把厂房都查封了。志刚被逼得走投无路,前几天跳楼了,现在还在医院躺着!"



我心里一紧。虽然和大伯一家关系不好,可听到堂哥出事,还是有些难受。

"那您来找我..."我问。

"志远,我听说你拆迁得了七百二十万。大伯求你了,借我六十万,让我先把最急的债还上,救志刚一命!"陈国强说着,又要磕头。

我扶住他:"大伯,您先起来。"

陈国强站起来,满脸期待地看着我。

我看着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长辈,此刻卑微地站在我面前,心里五味杂陈。

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十二年前,我去找他借钱,他冷笑着说:"志远啊,不是大伯说你,你一个月就挣四千多,买什么市区的房子?老老实实在郊区买个小点的不就行了?你这是打肿脸充胖子,要我说,你配不上那么好的房子。"

那句"你配不上那么好的房子",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十二年。

现在,命运轮回,他来找我借钱了。

我看着陈国强满是期待的眼神,缓缓开口:"大伯,借六十万是吧?"

"是的是的,志远,大伯真的遇到大困难了,你就救救大伯,救救你堂哥吧!"陈国强急切地说。

我走到窗前,背对着他,声音很平静:"大伯,我问您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你说,你说!"陈国强忙道。

我转过身,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那您配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