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沈阳一名称为“卖女孩的红烧肉”餐馆引发争议。不少网友称该店以“卖女孩”作为店招引人不适。29日,记者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涉事餐馆负责人处了解到,相关招牌已经连夜拆除整改。
![]()
图据外卖平台商家相册
在某餐饮点评平台,记者发现沈阳市有三家名为“卖女孩的红烧肉”店,登记地址分别在沈北新区、浑南区和康平县。且三家店面的涉及“卖女孩的红烧肉”字样的图片均已删除。
网友和媒体曝光的挂着“卖女孩的红烧肉”店面是位于浑南区的这一家。29日,记者联系该店面,老板称28日已经有相关部门联系他们,当天晚上招牌都已经进行拆除,都已经整改完了。
![]()
招牌已经被拆除,图源:网络
29日上午,有网友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显示,涉事店面招牌上的文字确实都已经被移除,大门两边的大幅红烧肉广告牌还在。广告牌上仍然有“卖女孩的红烧肉”的字样。上午10时许,该网友告诉记者,目前该店面尚未开门经营。
29日上午,记者联系沈阳市浑南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称,28日出现相关舆情后,就采取了措施进行处理。29日上午还召开了关于此事的调度会。记者询问该名称是如何通过审核的,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另据媒体报道,商家公示的营业执照显示是个人独资企业,负责人为杨某,登记机关为浑南区市场监管局。另一外卖平台上,只上线了浑南区的一家门店,外卖月售超3000单。
![]()
沈阳市营业的三家门店(图据外卖平台)
记者联系到沈北新区的一家门店,工作人员表示门店也可供线下堂食,且该店并非加盟店,“都是一个老板开的”。当记者亮明身份,想就店名争议进行采访时,该工作人员则马上挂断了电话。
随后,记者联系到营业执照上的负责人杨先生,他表示,“这个不是卖女孩,断句问题,意思是卖女孩做的红烧肉,我觉得没啥争议,可以卖女孩做的,也可以卖男孩做的、老人做的。”杨先生告诉记者,门店为加盟店,“加盟的时候就是这个名字”。当记者询问该店为何仅在沈阳出现,以及加盟品牌方的相关信息时,杨先生又称不清楚,“这个店我只是挂个名,经营是我兄弟在做,具体的你问他吧”。
记者再次致电了杨先生口中的实际经营人,该负责人表示“我姓麦,店名取了个谐音‘卖’。门店不是加盟店,就是个体小餐饮。这个名儿抄的人家的,看别人这么取,我也跟着取了。如果名字有问题,平台让整改那我就改。”对于沈阳市其他两家同名门店是否为分店,该名实际经营人表示不清楚。
记者快评:“卖女孩的红烧肉”,店名不能这么膈应人
面对质疑,负责人杨某先是强行拆句辩解,称店名该理解为卖“女孩做的红烧肉”,随即,店里的实际经营人麦某说,因自己姓“麦”才取谐音“卖”。说来说去,这些理由都格外苍白,毕竟店名给人的直观观感早已定型,再怎么找补,也抹不去“卖女孩”三字带来的违和与冒犯。
这也不是个别商家的“糊涂账”,之前江苏南通的“脏话丸子汤”、南京的“黛比螺蛳粉”,类似靠“出格”店名博关注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操作让人不解的是,明明有那么多好创意可选,为何偏偏选了最“拉胯”的一个。或许这些商家心里门儿清:正常取名吸引不了关注,那就往“出格”了整,黑红也是红,哪怕让消费者犯恶心,只要能多卖几单,这又算什么?
可出格的店名真的能带来红火的生意吗?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要知道,店名是餐馆给食客的“第一张名片”,一个执着用“烂梗”冒犯公众的商家,很容易让消费者形成预判——它把心思全花在投机取巧上了,哪还有精力打磨食材、研究口味、优化服务?就像有网友直言:“店名这么低俗,很难想象能生产出高质量食品”毕竟,食客选择一家餐馆,最为看重的从来都是菜品与服务。
当然,在批评商家投机取巧的同时,更该明确一个问题:商业取名的界限到底在哪?绝非“不违法即可”,而应守住底线:不触碰社会痛点,不制造负面联想,不违背公序良俗。商业创意需要尊重伦理共识,而非以“出格”“猎奇”打破文明边界。
食客要的是安心吃饭的舒适感,市场要的是健康有序的经营生态,抖这样膈应人的“机灵”实在没有必要。
来源:湖南日报、极目新闻、封面新闻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