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塔里木河再次实现全线通水,生态水成功到达台特玛湖。
这个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湖泊,在干涸整整40年后,通过持续的生态输水工程重新焕发生机。
从2000年开始的输水计划,累计向下游输送超过90亿立方米的水,让这片被遗忘的"死湖"重新成为沙漠中的绿洲。
台特玛湖的奇迹重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从明珠到荒地
台特玛湖曾是塔里木盆地的明珠,位于塔里木河尾端,处在阿尔金山山前平原和塔里木河、车尔臣河冲积平原交汇处,历史上还曾与罗布泊相连。
那时候的台特玛湖就像沙漠里的一颗明珠,湖水清澈,鱼儿游弋,各种候鸟在这里栖息繁殖。茂密的胡杨林延伸到湖岸,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不仅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也为当地气候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
然而好景不长,从70年代开始,一切都变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塔里木河上游用水需求急剧增加,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大量挤占河道水源。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降雨减少,蒸发加剧,流向台特玛湖的水量一年比一年少。
1972年是个关键转折点,塔里木河在大西海子水库以下彻底断流,台特玛湖也因此失去了唯一的水源补给。没了水的湖泊难逃消亡命运,湖水位迅速下降,湖面面积一年比一年缩小。
![]()
到1983年,台特玛湖彻底干涸,曾经波光粼粼的湖面变成了龟裂的黄土地。周围成片的胡杨林失去水源后大量枯死,那些曾经繁茂的绿色逐渐变成枯黄,最终化为朽木。鸟类失去了栖息地,鱼类更是无处可寻,整个生态系统彻底崩溃。
台特玛湖的消失引发了严重的连锁反应。失去湿地调节后,风沙开始肆虐,土地沙漠化加剧,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塔格沙漠面临"合拢"的风险。整个区域的气候变得更加干燥炎热,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
90亿立方米水的奇迹
2000年起,国家启动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核心任务就是实施生态输水,让断流多年的下游重获河水,恢复台特玛湖和周边生态系统的生机。
塔里木河全长超过2000公里,下游断流近30年,河道早就淤塞得不像样子。要让水重新流到台特玛湖,工程队必须从零开始,一公里一公里地清理河道,挖掉厚厚的淤泥,修补无数的渗漏点。更困难的是,这些工作都要在极端恶劣的沙漠环境中进行,高温、风沙、缺水成了工程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
输水工程的核心是大西海子水库的调节作用。这个水库专门用来储存上游来水,然后有计划地向下游放水。但如何科学调度,什么时候放水,放多少水,都需要精确计算和反复试验。
2000年5月,第一次生态输水开始了。工程队满怀希望地从大西海子水库放出1亿立方米的水,看着水流向干涸多年的河道。可是由于河道淤塞严重,渗漏量巨大,水流只推进了102公里就全部渗透到地下或蒸发掉了,距离台特玛湖还有数百公里。
![]()
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工程队没有放弃。他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主要出在河道条件太差上。于是加大了河道清理力度,同时改进输水方式。2001年第二次输水时,水流推进了200多公里,虽然还是没到台特玛湖,但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从2000年到2023年,生态输水工程总共进行了24次,每次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改进。随着河道条件的不断改善和输水技术的日趋成熟,水流推进的距离越来越远,单次输水量也从最初的1亿立方米逐步增加到好几亿立方米。
工程队还创新了"双河道、小流量、多时段、长历时"的输水模式,最大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沙漠绿洲的回归
如今的台特玛湖终于重新有了生机。虽然现在的湖面面积稳定在88平方公里左右,比历史最大面积小了一半多,但对于干涸了40年的湖泊来说,这已经是奇迹般的重生。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就像沙漠中的一块翡翠。
湖水回来后,整个生态系统开始了复苏。台特玛湖周边形成了223平方公里的湿地,这个面积比湖面本身还要大,说明水的影响范围远超湖泊边界。水草重新生长起来,芦苇丛随风摇摆,湿地植被逐渐丰富多样。
![]()
最让人震撼的是,那些曾经枯死的胡杨树树干旁,竟然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新的林带,金黄的胡杨叶在秋天特别壮观。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面积比20年前增加了数倍,重新成为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动物们也陆续回来了。湿地里又能看到成群的候鸟,红嘴鸥、黄鸭、天鹅等鸟类重新在这里栖息繁殖。每到春秋迁徙季节,各种候鸟在湖面上翻飞,场面相当壮观。
![]()
湖里甚至又有了鱼,虽然种类和数量还不多,但已经是生态恢复的好兆头。岸边还经常能发现野兔、狐狸、黄羊的踪迹,说明整个食物链正在慢慢恢复。
从卫星图对比可以看出变化有多么明显。1999年的卫星图显示,台特玛湖区域完全被沙漠淹没,一片荒芜。而现在的卫星图上,绿意沿着河道蔓延开来,形成了一条清晰的"绿色长廊",生机勃勃。
![]()
让奇迹延续下去
台特玛湖的重生意义远超一个湖泊的复活。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也是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这里的生态稳定直接关系到全国的气候和环境安全。
台特玛湖的成功,为全球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甚至被国际社会称为"沙漠绿洲的教科书案例"。
另外,保持台特玛湖的稳定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监测。每次输水的时机、流量、路径都需要科学计算,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
![]()
但正如这40年的奇迹所证明的,只要有决心和科学方法,生态修复绝不是空话。在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多"台特玛湖"重新焕发生机,让沙漠中的绿洲传奇继续延续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