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会如火如荼,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这两天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开得热火朝天,"徽动全球,一路向前"的主题听着就让人心潮澎湃。看着会展中心那人头攒动的场面,浦银国际和国元证券的分析师们都在高谈阔论行业前景多么光明。说实话,作为一个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
新能源车销量确实在增长,产业链也在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相关股票都会涨。相反,我看到的是一场即将到来的"大逃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太清楚机构的玩法了——他们总是在最热闹的时候悄悄撤退。
一、市场正在上演"假摔真跌"大戏
最近的市场很有意思,所有股票都在跌,但反弹的时候却不会一起涨。这就是典型的机构调仓换股阶段的表现——"假摔真跌"。
第一重背景是中性策略失效。4月份以来,机构们两头押注的策略玩得风生水起——一边是红利股,一边是小微盘。银行板块涨了12%,微盘股指数更是飙升35%。但这种好日子总有到头的一天。
第二重背景是财报季临近。6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中报预告行情,8月下旬正式披露中报。每到这个时候,个股表现和业绩的相关性就会显著提高。
![]()
表面上看涨跌都是短期因素左右,消息的影响甚至以小时计算。很多人陷入获取消息快慢的竞赛中不能自拔,殊不知这正是机构设下的陷阱。
什么是假摔?股价配合消息暴跌,利空不断加码。等你一卖出,次日就反转。你以为是自己消息慢了?不!这是大资金导演的一出好戏。
什么是真跌?股价配合消息上涨,利好不断加码。等你一进场就开始调整。假摔配利好,真跌配利空——花样百出但万变不离其宗:欺骗!
二、投资最大的敌人不是选错股票
比起选错股票、踩错时点更可怕的是什么?是焦虑!一旦焦虑就容易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涨多了烦恼卖不卖;不涨了烦恼拿不拿;赚钱了烦恼会不会白忙;亏钱了烦恼会不会深套…这就是大多数投资者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家都在看涨猜跌!股市涨跌看似毫无规律可言——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资金的交易行为。
特别是机构大资金的交易行为不仅有规律,而且重复性很高。对他们来说股市是一门生意,而生意就必须有稳定的盈利模式。
看懂交易行为就看懂了交易意愿;看懂机构资金的交易行为就看懂了市场趋势——这才是投资的关键!
三、量化数据揭示市场真相
来看两个实际例子:
![]()
两只股票都在调整中——该留还是该走?传统技术分析很难给出明确答案。但如果能看到机构资金的真实动向呢?
![]()
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系统提供的交易行为数据图。橙色柱体代表"机构库存"数据——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机构库存"持续时间越长,说明机构参与交易的积极性越高。
左侧股票调整时"机构库存"消失了——这种反弹难持续;右侧虽然跌势凌厉但"机构库存"一直活跃——很快就涨回去了。
四、新能源行业的危与机
回到开头的合肥新能源大会。行业前景确实广阔:销量高增长、产业链优化、全球化布局…但这不代表所有相关股票都值得投资。
关键是要看清资金流向:哪些公司是机构在真买?哪些是在借利好出货?没有量化数据的帮助很难分辨清楚。
特别是在财报季临近的当下,"业绩雷"随时可能引爆。"两新"政策推动下很多车企毛利率确实改善了——但改善能持续多久?海外市场拓展是否顺利?
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分析资金行为来寻找答案。盲目跟风热点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五、给投资者的建议
- 不要被表面热闹迷惑双眼
- 关注财报季可能带来的波动
- 学会通过量化工具分析资金流向
- 警惕机构的"假摔真跌"把戏
- 建立自己的投资决策体系
记住: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能是我们看待市场的角度和方法。
特别声明
本文所涉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的个人收集整理,仅供交流参考之用。部分数据或信息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删除。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或操作方式。任何以本人名义进行的投资建议均属诈骗行为,请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