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夏天,南昌城里的枪声还没停,蔡廷锴就带着五千多人掉头走了,这一走,起义军没了力气,旁人也看不懂,一个穷苦出身的将军,为啥在这么要紧的当口,突然转身?。
![]()
蔡廷锴的一生处处是转折,十八岁当兵前,他连饭都吃不饱,是广东乡下穷人家的孩子,从扛枪到当上师长,他没靠家底,全凭抓住机会,跟对人,站对队,才活下来,投孙中山,跟陈铭枢,每一步都让他往上挪一寸,可到一九二七年,局势突然乱了,国共分家,谁都不敢赌,。
![]()
当时他跟着张发奎的部队,张发奎嘴上说支持革命,暗地里却和陈铭枢斗个不停,蔡廷锴夹在两人中间,进退两难,陈铭枢是提携他的人,张发奎手里攥着他的命,更糟的是,南昌起义前没人跟他提过一句,8月1日那天,他稀里糊涂被拖上战场,才明白自己成了共产党计划里的一颗棋子。
军人得听命令,他后来总这么说,可现在命令到底从哪儿来,陈铭枢已经投了蒋介石,张发奎那边又拿不准,蔡廷锴在日记里写,跟共产党打下去没胜算,继续当中间派早晚被吃掉,他一咬牙,带着部队掉头往南京去。
![]()
这步棋让他保住了前程,离开起义军后,他很快被蒋介石用起来,一九三二年还成了打日本的将领,可历史总爱问一句,要是当初他没走,会不会不一样,有人骂他是墙头草,也有人觉得他不过是乱世里想活命的普通人。
站在今天回看,他的选择更像是那个年代军人的常态,在理想和活命之间来回挣扎,最后还是先顾着自己活下来,就像他晚年说的,当时只想活命,哪还管什么青史留名,这话里头,或许比史书更贴近真的事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