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已经让美军无法保持“淡定”,但两个迹象表明,美航母最后的一项“优势”,也将要保不住了。
福建舰“三连弹射”,歼-35成为了首个舰上电磁弹射的舰载机,拿下了美“福特号”多年求而不得的世界第一。现在看来,美航母唯一的“独特优势”,也就剩下核动力这块“遮羞布”了,不过考虑到中国装备技术日新月异的现状,以及强大的造舰实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航母,是有能力攻克“核动力”难关的。
![]()
【中国核动力航母概念图】
两个细节,藏着航母升级的方向
事实上,在最近央视军事播出的节目中有一个细节,军事专家指出,随着现有三艘航母的服役,中国海军远海综合作战能力显著提升,但未来仍有发展空间,尤其是向弹射型航母、核动力航母迈进。
这并非遥不可及,我们已经在福建舰上完成了舰载机起降测试,相当于给弹射技术“盖了章”,而核动力航母的预研工作,很可能也在开足马力,同步推进。
与此同时,专家还强调,增强海军作战能力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更是履行国际责任、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撑。
这种战略定位意味着,中国航母的发展不会止步于常规动力,而是会瞄准更高层次的核动力平台,以支撑更远距离、更持久的海上作战需求。
![]()
【“航母楼”的近照,舰岛布局与核动力航母相似】
第二个细节,“藏”在武汉的“水泥航母”上,近期有网友拍摄到的画面显示,这座用于模拟航母设计的实验平台,其“舰岛”结构较早期版本发生明显变化:主机烟囱位置消失,舰岛尺寸进一步缩小。
这一调整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舰岛缩小通常与动力系统革新直接相关,常规动力航母依赖烟囱排放燃气轮机废气,而核动力航母无需烟囱,因此舰岛可以更紧凑,从而优化甲板布局,提升舰载机调度效率。
此外,武汉航母楼一直被视为中国航母设计的“风向标”,其舰岛形态的演变,极可能是对未来核动力航母的提前验证。
把这两个细节结合起来看:电磁弹射已经过了“能不能用”的阶段,接下来要解决的是“怎么用得更好”;
而核动力显然也不是突如其来的想法,早就在陆地上悄悄验证了,这让我们看到了下一代航母的核心竞争力——电磁弹射能大幅提升舰载机出动效率,而核动力则提供近乎无限的续航力与持续作战能力,二者相辅相成,战斗力远超想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