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ISO9001 作为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建筑施工类企业提出了全面且严格的要求,为企业规范管理、提升品质指明了方向。
从资质与证照层面来看,合法资质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业务的 “入场券”。企业必须确保相关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这是企业合规经营的基本前提。同时,认证范围内涉及的工程类别,像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等,要在营业执照及资质证书范围内清晰体现,这能保证企业开展的业务与自身资质相匹配,避免超范围经营带来的风险与质量隐患。
工程资料与过程是 ISO9001 认证关注的核心环节之一。已完成项目的完整竣工资料(竣工内页)是企业施工质量的 “见证者”,它覆盖认证范围内的工程类型,能直观反映企业过往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而现场审核时,企业必须有正在施工的项目,且施工范围涵盖认证范围,不得处于停工状态。这要求企业在认证过程中,始终保持正常的施工运营,让审核人员能实地考察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是否有效落实,从项目的实际推进中检验企业的质量管控能力。
设备与检测方面,特种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至关重要。特种设备须在检验有效期内并具备有效的检验合格证明,这是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关键。试想,若特种设备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仍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与人员安全。计量器具在校准 / 检定有效期内,并能提供有效的检定或校准报告,能确保施工过程中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为工程质量的精准把控提供可靠依据,比如在建筑构件尺寸测量、材料用量计量等方面,准确的计量是保证工程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
人员配置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 “软实力” 保障。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技术、质量管理人员,他们能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配合认证咨询及审核工作,在企业内部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此外,特种作业人员须持有有效上岗操作证,特种作业往往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与技术要求,只有具备专业资质的人员上岗,才能确保特种作业环节的施工质量与安全,避免因人员操作不当引发质量事故。
总之,建筑施工类企业要通过 ISO9001 认证,就需从资质证照、工程资料与过程、设备与检测、人员配置等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将质量管理的理念贯穿于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以此筑牢质量管理基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