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华泰科技总裁办公室投下斑驳光影。
邓兴华站在窗前,俯瞰着这座他奋斗了二十年的城市。手机震动,屏幕上跳出萧德江发来的业绩报表——又是漂亮的增长曲线。
这位陪伴公司十五年的销售总监,总能在关键时刻交出亮眼成绩单。
“老萧办事,我放心。”邓兴华对身旁的副总裁刘卫东说,眼底是毫不掩饰的信任。
刘卫东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有些疑虑,说早了反而显得挑拨离间。
走廊另一端,萧德江正与助理胡雅楠低声交谈。他顺手将一份文件塞进公文包,动作自然得如同每日例行公事。
没人注意到那份文件深处,夹着一页印有新公司logo的草案。
胡雅楠指尖轻触手机屏幕,一条“一切顺利”的消息悄然发出。收信人李程磊正在客户办公室谈笑风生。
技术总监蒋炫明从实验室出来,恰看见萧德江二人匆匆离去的背影。他皱了皱眉,觉得销售部最近的加班频率高得反常。
财务总监丁玉琛从报表中抬头,恰好捕捉到蒋炫明脸上的疑虑。他推了推眼镜,继续核对销售部门的报销单据。
这些看似寻常的碎片,正在拼凑成一个即将震撼所有人的真相。
此刻的华泰科技,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海面。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浑然不觉暗流早已汹涌。
邓兴华转身走向会议室,准备主持季度总结会。他脚步轻快,对未来充满信心。
他不知道,三小时后坐在同一间会议室时,这份信心将彻底碎裂。
而所有的伏笔,都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常细节里。
![]()
01
华泰科技总部大楼灯火通明,季度董事会正在进行。长条形会议桌居中摆放着新鲜百合,淡香弥漫。
邓兴华站在投影幕前,激光笔红光停在业绩曲线最高点。“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7%,超额完成目标。”
他声音洪亮,目光扫过在场董事。五十岁的他鬓角已有白发,但眼神依旧锐利。
“特别是德江带领的销售团队,拿下了信达集团年度大单。”邓兴华向萧德江点头致意。
萧德江谦逊地欠身:“是邓总战略指导得好。”他穿着合体的深蓝西装,笑容得体。
董事们纷纷投来赞许目光。没有人注意到萧德江与斜对面的胡雅楠短暂对视。
胡雅楠低头记录,长发垂落遮住侧脸。她笔尖微顿,在笔记本边缘画了个微小星号。
“明年目标是冲击上市。”邓兴华语气坚定,“华泰成立二十年,该迎来新篇章了。”
会议室响起掌声。刘卫东鼓掌时瞥见萧德江指尖无意识敲打桌面,节奏急促。
散会后,邓兴华拍拍萧德江肩膀:“今晚喝两杯?庆祝一下。”
“抱歉邓总,约了客户晚饭。”萧德江晃了晃手机,“信达的王总还想深入聊聊明年合作。”
“你啊,总是工作第一。”邓兴华无奈笑笑,“去吧,别怠慢客户。”
萧德江转身时,脸上笑容瞬间消失。他快步走向电梯,胡雅楠紧随其后。
电梯门关闭,萧德松了松领带:“都安排好了?”
“李经理已经在那等了。”胡雅楠轻声说,“资料都带齐了。”
大厦外,秋雨悄然而至。萧德江钻进出租车,没注意楼上一扇窗后,蒋炫明正皱眉目送他们离去。
蒋炫明转身问助理:“销售部最近常加班?实验室晚上总见他们楼层亮灯。”
助理翻看记录:“说是为信达项目赶工。不过技术部没接到相关支持请求。”
雨滴敲打玻璃窗,蒋炫明若有所思。他想起上月偶然看到销售团队聚餐,气氛热烈得不像普通庆功。
此刻餐厅包间里,萧德江正举杯:“感谢各位信任。新公司成立后,待遇翻倍不止。”
围坐的七八人都是销售骨干,李程磊坐在萧德江右侧首位。众人举杯,眼神炽热。
胡雅楠安静布菜,耳坠在灯光下摇曳。她手机亮了亮,屏幕显示收到新邮件——
发件人邮箱前缀带着“晨星科技”字样。这是他们秘密筹备的新公司名字。
晚餐进行到一半,萧德江手机响起。他看了眼来电显示,快步走出包间。
“邓总?”他声音恢复一贯的恭敬,“正在陪客户,您吩咐。”
电话那头邓兴华语气轻松:“就是想提醒你,明天九点高管会别忘了。”
“一定准时。”萧德江微笑应答。挂断后,他表情骤冷。
回到包间,他压低声音:“进度要加快。邓兴华已经开始筹备上市了。”
李程磊皱眉:“会不会太急?客户转移需要时间。”
“必须在上市前完成。”萧德江斩钉截铁,“否则竞业协议会更麻烦。”
窗外雨越下越大,冲刷着城市霓虹。这场雨仿佛预示着什么即将被洗净的秘密。
胡雅楠悄悄录音,手机在桌下闪着微弱红光。她需要完整记录,确保计划万无一失。
而在城市另一端,邓兴华正对着妻子夸赞萧德江:“老萧真是难得的人才。”
妻子插花的手停了停:“听说他老婆最近常去豪华商场购物?”
“业绩好奖金多,正常。”邓兴华不以为意。他永远不会想到,这些蛛丝马迹背后藏着什么。
此刻的萧德江正在雨中告别团队。他钻进出租车,对司机报出地址时眼神坚定。
那个地址并非他家,而是一处新装修的办公楼。那里,一个新的商业帝国正在秘密孕育。
02
晨雾未散,萧德江已坐在新办公室的临时工位上。这里位于城东创意园区,与华泰科技相隔半个城市。
胡雅楠推门而入,带着早点咖啡:“萧总,设备今天下午到齐。”
“监控系统先装。”萧德江撕开糖包,白糖缓缓落入黑咖啡,“特别是门口和楼梯间。”
胡雅楠点头记录。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她睫毛投下细影。
“李经理昨晚接触了信达的王总。”她压低声音,“对方对我们的新方案很感兴趣。”
萧德江嘴角微扬:“王总是聪明人。华泰的技术迭代太慢,早该换个合作伙伴了。”
他滑动平板电脑,调出新公司商业计划书。页面停留在股权分配:萧德江占60%,其余分给核心团队。
“财务总监人选确定了?”他忽然问。
“丁总监那边...还没松口。”胡雅楠略显犹豫,“他说要考虑家庭因素。”
萧德江冷哼:“丁玉琛就是太谨慎。也罢,财务可以暂时外包。”
门口传来密码锁提示音。李程磊挟带着晨露寒气进来,西装肩头微湿。
“好消息!”他来不及脱外套,“信达同意试订单,只要我们能证明生产能力。”
萧德江终于露出真心笑容:“让蒋炫明团队的人抓紧调试设备。”
这话让胡雅楠和李程磊都愣住了。挖蒋炫明团队的技术骨干,是计划中最冒险的部分。
李程磊迟疑:“会不会打草惊蛇?蒋总监很警觉。”
“技术人员看重的是前景和待遇。”萧德江胸有成竹,“蒋炫明给不了的,我能给。”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画出示意图:“下周五前,必须完成首批客户转移。”
线条交错间,一个蚕食华泰核心客户的网络逐渐清晰。每个节点都标注着负责人员代号。
胡雅楠默默计算时间。下周五正是华泰高管团建日,邓兴华将带队去郊区温泉酒店。
巧合得像是天赐良机。
午间,萧德江如常出现在华泰食堂。他端着餐盘自然地坐到邓兴华身边。
“脸色不太好啊老萧。”邓兴华关心道,“别太拼了,身体要紧。”
萧德江苦笑:“最近失眠。想着上市的事,压力大。”
这话半真半假。他确实失眠,却是为筹划新公司股权分配。
邓兴华感动地拍拍他:“有你在,我放心。等上市后,给你配股。”
邻桌的丁玉琛抬头看了他们一眼。财务总监的直觉让他觉得萧德江的笑容有些僵硬。
下午销售部会议,萧德江部署第四季度任务。他特别强调要“深度服务核心客户”。
李程磊在台下与几个销售骨干交换眼神。他们心照不宣,所谓深度服务实为转移铺垫。
散会后,胡雅楠留在会议室整理资料。她刻意将某些客户档案单独归类。
蒋炫明路过时停步:“需要帮忙吗?”他注意到那些档案都是华泰的顶级客户。
“不用了蒋总监。”胡雅楠侧身挡住他的视线,“常规整理。”
等她抱着文件离开,蒋炫明走进会议室。垃圾桶里有张被揉皱的便签,他下意识展开。
便签上画着奇怪的符号:☆→▲。像是随手涂鸦,又像某种暗号。
技术总监的思维习惯让他多想了一层。回到办公室,他在内部系统查询销售部近期动态。
系统显示销售团队近期频繁访问客户资料库,但相关项目进展更新却很少。
这种矛盾让他隐隐不安。他给邓兴华发了条微信:“邓总,有空聊聊销售部项目进展吗?”
邓兴华回复正在见投资方,晚点再说。这个机会窗口就此错过。
与此同时,萧德江正在地下车库接电话:“注册资金下周到位。办公场地租约签三年。”
电话那端是律师:“竞业协议规避方案已经准备好,但仍有风险。”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萧德江拉开车门,“按计划进行。”
车子驶出车库时,他看见蒋炫明站在电梯口摆弄手机。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
萧德江微笑颔首,心中警铃大作。技术总监的敏锐超出预期,计划必须加速。
他拨通胡雅楠电话:“通知所有人,明天下午老地方见。”
夜幕降临,华泰大楼陆续亮起灯火。销售部办公室只剩胡雅楠一人。
她锁好门,从抽屉底层取出加密U盘插入电脑。客户资料拷贝进度条缓缓推进。
窗外城市霓虹闪烁,映在她专注的侧脸上。这个夜晚,很多人的人生轨迹正在悄然偏转。
![]()
03
蒋炫明第六次刷新邮箱,期待的技术方案确认函仍未到来。这不符合销售部一贯的效率。
他起身泡咖啡,透过茶水间玻璃墙看见胡雅楠正在复印机前忙碌。地上纸箱里满是文件。
“需要帮忙吗?”他推门问道。胡雅楠明显吓了一跳,手里文件散落在地。
“没事没事。”她急忙蹲下收拾,“归档些旧合同。”
蒋炫明帮她捡起几页,瞥见页脚日期——都是今年新签的客户合同。这算什么旧合同?
胡雅楠迅速抽回文件,纸页边缘划过蒋炫明手指。他注意到某些合同编号被铅笔做了记号。
“销售部最近归档很勤啊。”他状似随意地说。
“萧总要求标准化管理。”胡雅楠抱起纸箱,“为上市做准备嘛。”
她快步离开,高跟鞋声在走廊回荡。蒋炫明若有所思地磨蹭着手指,总觉得哪里不对。
回到技术部,他调出系统日志。数据显示销售部最近三个月打印量激增,远超业务需求。
更奇怪的是,这些打印集中在非工作时间。而对应的电子档案访问记录却少得可怜。
“小张,”他叫来助理,“销售部最近有什么特殊项目需要大量纸质文件?”
年轻助理茫然摇头:“没听说。不过李经理他们常加班到很晚。”
蒋炫明沉吟片刻,决定去销售部转转。经过萧德江办公室时,他听见里面激烈的讨论声。
“...必须在月底前完成所有数据迁移...”这是李程磊的声音。
门突然打开,李程磊见到蒋炫明明显一愣:“蒋总监?有事?”
“找德江聊技术支援的事。”蒋炫明顺势往屋里看。萧德江正站在白板前,板面被遮住大半。
萧德江笑容如常:“炫明啊,正好要找你。信达项目需要技术支持。”
两人聊了十分钟技术需求。蒋炫明发现萧德江提到的都是基础功能,完全不需要秘密讨论。
离开时他借口用洗手间,绕到销售部办公区后方。垃圾筐里有些撕碎的纸片。
他趁无人注意捡起几片。碎纸上能看到“保密协议”“股权”等残字。
当天下午,蒋炫明约丁玉琛喝咖啡。财务总监正在为季度审计头疼。
“销售部的预算执行有点异常。”丁玉琛推推眼镜,“差旅费同比增40%,但新客户增长才15%。”
“他们最近常加班。”蒋炫明搅拌拿铁,“但系统里项目进展更新很少。”
两人沉默对视,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疑虑。然而这些零散线索,还拼不出完整图案。
丁玉琛叹气:“可能我们想多了。德江毕竟是公司元老。”
这话像是在说服对方,又像在安慰自己。
与此同时,萧德江正在新公司场地验收装修。胡雅楠汇报着最新进展:“设备周三安装完毕。”
“监控覆盖所有角落?”萧德江敲敲墙体,“隔音要做好。”
李程磊带来好消息:“又谈妥两家客户,等我们正式运营就转单。”
夕阳透过空荡的玻璃窗,把三人影子拉得很长。这里即将成为华泰科技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萧德江手机响起专属铃声——邓兴华的来电。他示意安静,语气瞬间充满热情:“邓总!”
“下季度战略会提前了。”邓兴华声音愉快,“投资方想加快上市进程。”
“太好了!我马上调整销售计划。”萧德江应对自如。
挂电话后,他脸色沉下:“上市进程提前,我们的时间更紧了。”
胡雅楠皱眉:“风险会增加。要不要延后计划?”
“不。”萧德江斩钉截铁,“正好趁上市前混乱期行动。”
他们没注意到,楼下停车场有辆陌生黑色轿车停留许久。车里人正在记录什么。
当晚蒋炫明加班到深夜。离开时见销售部灯光还亮着,鬼使神差走了过去。
透过门缝,他看见胡雅楠独自在电脑前操作。屏幕上是陌生的系统界面。
胡雅楠忽然警惕回头,蒋炫明迅速闪到墙后。心跳如擂鼓——刚才瞥见的似乎是客户数据导出界面。
他悄悄离开,满腹疑云。深夜独自备份客户数据,这绝对不正常。
回到家,蒋炫明收到猎头邮件:某新成立科技公司高价招技术总监。邮件发自匿名地址。
太巧合了。他删除邮件,却删不掉心中不安。也许该找刘卫东谈谈?
但副总裁最近在海外考察。蒋炫明望向窗外夜色,只希望是自己多心。
而此时萧德江家书房灯火通明,他正与新投资人视频会议。对方承诺注资三千万。
“只有一个条件。”视频里的面孔模糊不清,“带走华泰60%以上的核心客户。”
萧德江微笑:“放心,已经安排好了。”
他合上电脑,书架暗格滑开,露出华泰客户关系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转移进度。
百分之六十?他目标是百分之八十。要让邓兴华彻底记住这个教训。
04
丁玉琛的钢笔尖在纸上停留太久,墨迹晕开一小团。他盯着销售部差旅报销单,眉头紧锁。
“解释一下。”他把单据推给萧德江,“上个月李程磊团队出差八次,但新签客户数为零。”
萧德江笑容温和:“玉琛你就是太谨慎。这是在维护大客户关系,为续约做准备。”
他抽出另份文件:“看,信达集团刚续约三年,金额增长20%。”
丁玉琛检查合同条款,确实无可挑剔。但财务总监的直觉仍在报警。
“这些差旅地点很集中。”他指出,“都在科技园区附近,不像见客户。”
萧德江叹气:“实不相瞒,在接触几家初创公司,考虑并购机会。邓总知道的。”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丁玉琛只好签字,但要求下次提前报备预算。
萧德江离开财务部时,笑容淡去。他发微信给胡雅楠:“报销流程盯紧点。”
胡雅楠正在人才市场。她戴着墨镜,以猎头身份接触华泰技术团队骨干。
“晨星科技虽然新成立,但背靠大基金。”她将宣传册推给对面年轻人,“薪资翻倍。”
技术员小陈犹豫:“我在华泰五年了,蒋总监对我不错...”
“蒋炫明给你开多少?年薪三十万顶天了吧?”胡雅楠轻笑,“我们起步价五十万。”
小陈眼神动摇时,胡雅楠又加码:“还有股权激励。华泰上市遥遥无期,我们三年内上市。”
这番说辞她重复了整整一上午。五个技术骨干里,三个表现出强烈兴趣。
中午她向萧德江汇报进展:“研发团队搭建顺利,但需要核心专利技术。”
萧德江目光投向窗外:“蒋炫明保管着专利库密码。得想办法弄到手。”
这时邓兴华兴冲冲走进销售部:“好消息!宏基投资领投B轮,估值比预期高30%!”
员工们欢呼雀跃。萧德江跟着鼓掌,眼神却与胡雅楠短暂交汇——估值越高,他们带走客户的价值越大。
下班后,萧德江约丁玉琛喝酒。地点选在离公司很远的私密会所。
“玉琛,你在公司二十年了。”萧德江斟酒,“觉得邓总这个人怎么样?”
丁玉琛警觉:“为什么问这个?”
“随便聊聊。”萧德江晃动酒杯,“比如上市后,他会怎么分配股权?”
丁玉琛放下酒杯:“德江,你有话直说。”
萧德江倾身向前:“如果有个机会,能让你财务自由提前十年...”
“够了。”丁玉琛站起身,“我今天什么都没听见。”
他离开得决绝,但遗忘在椅子的公文包暴露了内心慌乱。萧德江冷笑,没人能永远清高。
当晚丁玉琛失眠了。妻子察觉异常:“公司出事了?”
“可能是我多心。”他辗转反侧,“但德江最近很反常。”
妻子迷迷糊糊说:“雅楠昨天还问我哪家国际学校好,说她侄子要入学。”
丁玉琛猛然坐起。胡雅楠是独生女,哪来的侄子?除非她在为别人打听。
凌晨三点,他偷偷登录财务系统。发现萧德江部门最近大量申请预付款,理由都是“客户保证金”。
但根据流程,保证金应该是客户付给公司,而不是反过来。
他截屏保存证据,犹豫是否立即报告邓兴华。想到萧德江与邓总的关系,又决定再观察。
这个决定后来让他懊悔不已。
同一时空,萧德江正在新公司测试实验室。李程磊演示着刚调试好的设备。
“和华泰的生产线完全兼容。”李程磊骄傲地说,“客户过渡会非常平滑。”
萧德江检查输出样品,质量确实与华泰无异。这些技术人员带着核心配方跳槽,真是省事。
胡雅楠匆匆进来:“猎头说蒋炫明拒绝了邀请,还追问公司背景。”
“预料之中。”萧德江不以为然,“按备用方案,挖他团队其他人。”
月光透过厂房天窗,照亮生产线铮亮的金属表面。这里即将量产第一批产品。
而样品标签上,已经印上晨星科技的logo。与华泰的商标相似得足以乱真。
萧德江手机响起低电量警告。屏幕最后亮的瞬间,显示着邓兴华的未读消息:“明天高尔夫球场见,聊上市细节。”
他懒得回复。反正明天这个时候,他会在另一个重要场合——与潜在大客户的秘密会谈。
这场博弈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棋盘上落子。只是有些人还没意识到,自己已成棋子。
![]()
05
李程磊整理领带,对着电梯镜面练习微笑。今天要见的是华泰五年老客户,科林集团总裁。
秘书引他进办公室时,他顺手将礼物放在会客茶几上——盒昂贵雪茄,下面是晨星科技宣传册。
“王总好久不见!”他热情握手,“特意带来好消息。我们升级了售后服务体系。”
科林总裁王伟请他坐下:“你们服务确实该升级了。上次故障响应太慢。”
李程磊借机展开话题:“其实...我们团队正在筹划更灵活的服务模式。”他压低声音,“独立运营,专注服务大客户。”
王伟挑眉:“什么意思?”
“萧总准备创业了。”李程磊看似推心置腹,“带走核心团队,专门服务像您这样的重要客户。”
他递上宣传册:“技术团队都是原班人马,但服务响应更快,价格更优。”
王伟翻看册子,不置可否。李程磊不急,他知道需要时间考虑。
类似场景在不同客户办公室重复上演。有的客户直接拒绝,有的表现出兴趣,还有的要求见萧德江本人。
当晚团队汇总进展时,胡雅楠标注客户分类:绿色可直接转移,黄色需进一步洽谈,红色暂不可能。
萧德江盯着分布图:“红色客户太多。上市消息公布后,他们可能会动摇。”
“有个问题。”李程磊犹豫,“科林王总问,你们是不是和华泰有纠纷?”
萧德江冷笑:“统一口径:战略分歧。邓总追求规模,我们要专注服务质量。”
这个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甚至带着理想主义色彩。最能打动那些对服务不满的客户。
与此同时,邓兴华正在高尔夫球场挥杆。与他同组的是宏基投资副总。
“萧总没来?”投资人随口问,“听说销售都是他一手抓。”
邓兴华笑笑:“德江去见客户了。他就是太拼。”
球童递来水时,手机震动。邓兴华看了眼,是秘书提醒明天家庭聚会。
他忽然想起什么:“听说德江最近在看别墅?看来销售总监收入不错啊。”
这话本是玩笑,投资人却接话:“创业当然比打工强。我几个手下都辞职单干了。”
邓兴华挥杆动作微滞。球偏离方向,落进沙坑。就像某种预兆。
聚会当天,刘卫东刚从国外回来。他带给邓兴华一瓶威士忌,两人在书房独处。
“注意到个现象。”刘卫东晃着酒杯,“最近业内聚会,老有人问萧德江近况。”
邓兴华不以为意:“他业绩突出,被关注正常。”
“问法很奇怪。”刘卫东沉吟,“比如问他是不是准备退休,或者...有没有创业打算。”
书房静了片刻。邓兴华摇头:“德江要创业早去了。十五年前就有机会。”
“人会变。”刘卫东点到为止。他看着老友自信的侧脸,把更多疑虑咽回去。
当晚萧德江家也有聚会。胡雅楠和李程磊等人 disguised as 普通访客,陆续进出。
他们模拟客户转移流程,推演各种可能阻碍。胡雅楠负责记录漏洞。
“最大风险是竞业协议。”律师视频接入,“虽然注册用他人名义,但实际经营难脱责。”
萧德江早有准备:“客户自愿选择,法律也管不着。重点是离职时机。”
他们选定下月十八号。那天邓兴华要赴美洽谈上市承销商,公司管理最空虚。
计划看似完美,却被意外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