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媒体最新消息,日前印度军方消息人士透露,印海军即将发布招标文件,计划采购4艘排水量4万吨级的大型船坞登陆舰,预计成本高达95亿美元。而其背后,与中国福建舰成功弹射三款舰载机这一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印度此举似乎是在憋着一股劲,妄图与中国在海军建设领域一较高下。
![]()
印度海军“雄心勃勃”,借招标彰显“主导力”
在中国宣布福建舰成功弹射三款舰载机之后,印度海军受到的触动可谓巨大。印军先是公开了《2025年国防现代化路线图》,宣布将建造首艘核动力航母,紧接着又传出要连续建造4艘4万吨巨舰的计划。这种一连串的动作,无疑是在向世界宣告其在印度洋的“主导力”决心。
此次印海军采购的4万吨级大型船坞登陆舰,一旦建成,其吨位将超越中国不到4万吨级的075型两栖攻击舰。与071型船坞登陆舰2万吨的排水量相比,印度未来船坞登陆舰吨位直接翻倍,这背后体现的是印度海军的“勃勃雄心”。
![]()
从功能上看,船坞登陆舰与075这种直通甲板的两栖攻击舰有所不同。船坞登陆舰的起降甲板设在船舶后部,舰尾设有用于释放登陆艇的坞舱,还能运输大批作战车辆和士兵,是实施两栖作战的重要平台。印度希望获得的船坞登陆舰更是武装到了牙齿,可搭载超过2000名作战人员,配备完善的医疗设施,还有32枚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16枚反舰导弹和4套AK - 630近防炮,以及6挺重机枪、8挺轻机枪和激光定向能武器,同时配备反鱼雷系统和电子战系统。如此强大的配置,印度显然是想在两栖作战能力上实现质的飞跃。
而且,印度海军拥有3个陆战队旅,大约1万人,负责保卫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等印度洋上的重要枢纽。一旦4艘大型船坞登陆舰就位,印度军方对周边地区的投送力量将大幅提升,这无疑会增强其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印度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缩小与中国海军在两栖作战力量上的差距,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海军实力。
![]()
历史“阴影”笼罩,招标之路坎坷难行
然而,印度海军此次雄心勃勃的计划,却笼罩着历史的“阴影”。早在2006年,印度海军就启动了船坞登陆舰的招标工作,2013年首次发出标书。这本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没想到海军将领腐败案事发,招标流程被迫中止。这一事件就像一颗毒瘤,严重影响了印度海军采购项目的推进。
直到2019年,招标才再次恢复,但好景不长,2020年印度国防部又撤回了招标。2021年,印度海军再次试图重启招标,直到现在才终于有了眉目。这一路走来,印度海军的招标项目可谓是波折不断。考虑到印度军队采购项目的一贯拖沓作风,外界对此次招标能否顺利推进充满了疑虑。大概率此次招标会持续至少10年,甚至拖延更长时间。
这种拖沓的背后,反映出印度海军在项目管理、决策机制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腐败案的频发,说明其内部监督机制存在漏洞;而招标流程的反复无常,则体现出决策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即使印度海军有再大的雄心,也难以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与中国海军稳步推进、高效建设的模式相比,印度海军的这种发展方式显然处于劣势。
![]()
中印海军对比下的现实与挑战
从现实情况来看,印度海军与中国海军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在此之前,印度海军只有一艘2007年从美国海军购买的退役船坞登陆舰“贾拉什瓦”号,该舰排水量16900吨,长为175米,宽为32米,配备有400名舰员,最高速度20节,可携带多艘登陆艇。除此之外,印度海军还拥有4艘中型登陆舰和8艘小型登陆艇。而中国海军则拥有多艘071、075甚至076攻击舰,两栖作战力量堪称豪华。
印度海军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差距,因此才会如此迫切地推出这一系列计划。但海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取决于舰艇的数量和吨位,还涉及到人员素质、作战体系、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中国海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作战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人员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而印度海军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