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新星爆发中幸存的白矮星
天体死亡的谣言是被过分夸大的。
![]()
图1 由哈勃空间望远镜在星系NGC 1309中观测到。图像显示了爆发前的祖先系统,以及爆发后失败的超新星的光变。
(图像来源: NASA / ESA / C .麦卡利和S . Jha (罗格斯大学)) / R. Foley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 Z. Levay ( Stsci ) )天文学家曾发现一颗白矮星,它奇迹般地在自己的热核爆炸中幸存下来,这引起了人们的疑问,这些恒星是如何、又为什么会产生超新星?
白矮星是类太阳恒星的演化终点。这样的恒星膨胀成为红色巨星后,耗尽了核聚变反应所需的燃料,会将其外层喷出,形成行星状星云,或扩散气体的外壳。随着星云的膨胀和消散,留下的恒星惰性核心就是我们所说的白矮星。
![]()
白矮星只有地球般的大小,但它有相当于恒星的质量。因此,它们密度很大,有很强的重力,足以吸引任何近距离轨道的伴星上的物质。这种物质漂流到白矮星上后,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在热核爆炸中爆炸,足以摧毁Ia型超新星。
或者说我们想到了。
2012年,当天文学家们看到一个名为2012Z的超新星在距离地球约1.2亿光年的波江座星座中,在面对面螺旋星系NGC 1309中爆发时,哈勃空间望远镜立刻记录下这一刻。多亏哈勃空间望远镜在超新星爆发前的几年里多次对NGC 1309进行了成像,天文学家能够识别出爆炸发生前的前身星系统,发现系统中含有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