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
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
全市人民万众一心抗击台风,
在“五停”结束后,
城市快速恢复元气与活力。
同时,
珠海高质量发展动能依旧强劲,
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在珠海举行;
全国首座高校附属
儿童博物馆落地珠海;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
全市围绕文商旅体等推出近百项活动
本周,
央媒、省媒这样报道珠海

尽显城市担当
珠海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全力筑牢抗击台风坚固防线;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在珠海举行;中山大学天文台在该校珠海校区揭牌;金湾探路农文旅融合助力“百千万工程”……珠海在防风抗灾、产业升级、科教文旅、民生服务等领域迈出坚实足迹,传递出城市发展的强劲动能与民生温度。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晚报》、羊城派客户端报道,23日中午起,受台风“桦加沙”影响,珠海采取“五停”措施,珠海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全市群众共同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红色防线”。珠海供电局多措保障对澳供电正常稳定;拱北海关全力守护澳门居民“菜篮子”;珠海各医院院内外的救援与救治无缝衔接,多名产妇顺利分娩;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用专业与速度化解一场场危机……24日下午,台风“桦加沙”逐渐向西,珠海终止“五停”。随着城市“重启”,“逆行者”就地转为“先行者”,城管市政部门、交警部门、志愿者等第一时间出动,为复工、复学做准备。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社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羊城晚报》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中新网、南方+客户端、广东广播电视台报道,23日,在珠海举行的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上,与会院士专家表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打造“海上新广东”,科技赋能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社客户端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并总包的4座1万方经济型半潜桁架式网箱,分别获广东省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造,标志着历时两年研发的新型极简半潜桁架式网箱从研究设计正式转入工程实施阶段。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9月20日,中山大学天文台在该校珠海校区揭牌,配备1.2米天文望远镜,这是我国口径最大的校内教学天文望远镜,集合了三色成像和高低分辨率光谱的多功能观测手段,将兼顾课程教学、学生实践和科学研究等用途。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报道,近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广播体操项目决赛在珠海高新区举行。北京队在10支队伍的激烈比拼中夺得一等奖,湖北队、广东队、天津队获二等奖,河南队、浙江队、陕西队、安徽队获三等奖。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人民网报道,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5年8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其中,珠海在“空气质量较好的前20位城市”名单中位居第三。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网报道▽
南方+客户端、粤TV客户端、羊城派客户端报道,国庆、中秋双节将至,珠海全市围绕文商旅体等,推出近百项活动,涵盖旅游休闲、体育赛事、艺术演出、展览展示、商业促销等,为珠海市民和游客打造缤纷多彩、欢乐无限的节日盛宴。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客户端报道▽
南方+客户端报道,9月25日,“共链·共创·共未来”儿童博物馆项目签约仪式在北师大珠海校区举行。据悉,北师大儿童博物馆启动室内建设,预计将于2028年投入使用。该博物馆位于北师大珠海校区内,紧邻北师大珠海实验幼儿园,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场馆将突出高校学科特色,预留超一半展区整合北师大教育学、心理学等一流学科资源,转化为儿童可互动的学习内容。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客户端报道▽
人民网报道,在东西部协作的政策东风下,桐梓与珠海市紧密携手,以产业为纽带、以技能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为当地群众搭建起通往稳定就业的桥梁。近期,2025年珠海·遵义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桐梓县专场)成功举行,来自珠海及当地的20余家企业带来上千个岗位,吸引众多群众咨询应聘。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网报道▽
新华社客户端、《南方日报》、香港商报网报道,近日,珠海市金湾区举行农文旅线路宣传推介会,集中发布5条精品农文旅线路,将金湾区“百千万工程”的丰硕成果和本地独特的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新路径,为区域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社客户端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报道,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实施,在珠海金海东路最南端的木头冲村焕发崭新面貌。作为省第二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之一,金湾区正为农村闲置资源盘活注入新力量、探索新模式。有了专业运营商,木头冲村获“百万流量”,去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持续推动“硬联通”“软联通”
加速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
今年前8个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出口306.5亿元,创同期新高;2025年珠澳琴职业技能大赛暨“深合杯”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在横琴举行;2025横琴莫扎特国际青少年音乐周在横琴落下帷幕……从科创协同到跨境活力,从人才互通到文化盛事,粤港澳三地加速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报道,在横琴,澳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空间再拓展、资源高效互通,“软联通”让创新要素如活水奔涌。百强创新集群中,“澳门—珠海”创新集群连续第二次入围世界百强榜,彰显大湾区整体科创能力的提升。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今年前8个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出口306.5亿元,创同期新高。合作区成立4年来,进出口总值达1282.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9.7%。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9月28日,直播节目《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广东:南粤潮涌 向涛头立》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节目关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港珠澳大桥的发展动态,粤澳两地携手合作,澳门+横琴的组合正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得益于“澳车北上”“港车北上”规则衔接机制落地,今年以来,港珠澳大桥单日车流量、单日客流量纪录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粤车南下”政策细则也有望今年年底前公布。节目中,央视记者还亲身体验了珠海未来交通的低空物流航线。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新闻频道报道▽
南方+客户端报道,9月22日,2025年珠澳琴职业技能大赛暨“深合杯”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实现三地同步设赛、统一标准、同台竞技。在机制创新方面,持续推进“一赛多证、结果互认”,获得各项目优胜奖及以上名次并符合相关成绩要求的选手可同时获得内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澳门职业技能证明书。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客户端报道▽
新华社报道,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26日公布,“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将会扩展至珠海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和更便捷的跨境医疗转运安排。预计年底前将试行计划扩展至珠海市。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社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近年来,珠海紧扣“澳门所需、珠海所能”,聚焦粤澳规则机制“软联通”,推动组建珠澳琴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累计开展“请澳来珠”“送教入澳”技能培训超2万人次,完成“直接采认”“一试多证”评价互认超2000人,以“人才通”助力两地人员实现生活就业“心联通”。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据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中外旅客跨境游需求旺盛,全国口岸将迎来出入境高峰,预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突破200万人次,预计出入境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10月1日和6日。其中,珠海拱北、港珠澳大桥、青茂、横琴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分别达到40.3万、12万、11.8万、11.6万人次。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社报道▽
中新网报道,2025横琴莫扎特国际青少年音乐周日前在横琴文化艺术中心落下帷幕。经过为期13天的激烈角逐,三个年龄组的优胜者脱颖而出,展现了当今世界青少年小提琴演奏的最高水平。
点击图片查看中新网报道▽
《光明日报》报道,梁熙妍是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华发容闳学校六年级就读的澳门籍学生,她小小年纪,便以热情和活力绘制两地青少年“思想共振、成长共进”的生动图景,积极参加澳门和珠海两地举办的各类活动,做珠澳两地青少年文化交流的桥梁。
点击图片查看《光明日报》报道▽
正如伶仃洋上浪潮奔涌、一往无前,
珠海这座城市正以扎实的脚步,
将城市担当、产业实力、
科教潜力、文旅活力,
汇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
波澜壮阔画卷中,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持续绘就更璀璨的城市蓝图。
制图/珠海发布 金阁
整理、编辑/珠海发布 陈淑娴
责任编辑/田海
三审/种筱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