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收费迷局:开水费、空调费、天价教材,谁在将校园变卖场?
备考时招生简章上明明写着学费1.4万元,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却变成了2.8万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5级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遭遇,揭开了高校收费乱象的冰山一角。
2025年7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们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却意外发现学费从招生简章承诺的1.4万元/年暴涨至2.8万元/年。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学生小邓(化名)向媒体表示:“备考时研招网和学校官网的招生简章都写着1.4万,现在突然翻倍,谁能接受?”
这起引发广泛关注的“学费偷袭”事件,核心问题在于——涨价早在2024年10月就已发生,却无人告知考生。
![]()
一、信息黑洞:高校收费的“朝三暮四”游戏
仔细梳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操作路径,一条清晰的时间线浮出水面。2024年10月1日,学校在官网和研招网发布招生简章,清楚注明学费为1.4万元/年。
然而,仅8天后,学校便在财务处官网角落悄然挂出文件,宣布“非全日制专硕学费自2025级起上调至2.8万元/年”,却未更新已对外发布的招生简章。
多数考生直到2025年7月收到录取通知书,才得知学费已翻倍。决策信息黑洞,成为引发众怒的第一个爆点。
学生援引《民法典》第500条控诉校方隐瞒关键事实的行为涉嫌“缔约过失责任”。学费翻倍决策疑似绕过校内法定程序。
![]()
二、收费迷思:从教材到开水,校园生活的明码标价
高校收费的争议远不止于学费。在河北外国语学院,学生被要求支付1500元购买三本教材,而其中一本明确标价仅69元。
事件发酵后,校方向某平台私下澄清称为“预收费”,最终会“多退少补”。但两个关键问题被刻意回避:为何收费时不明确告知是“预付款”?为何购买前不公示具体书目及定价?
这种“先收钱、后解释”的模式,与商家“价格刺客”的套路如出一辙。
而就在不久前,山东省新出台的《高等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办法》,更是将高校收费项目细化到令人咋舌的程度。开水费、公共设施使用费等名词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
虽然规定“高校应向学生免费提供一定用量的开水,超出部分按成本收取开水费”,但“开水费”这一收费项目的确立本身,已让不少教育工作者感到不安。
![]()
三、程序违规:信息公开为何如此艰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事件中,一个关键细节是湖南省《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明确规定学费标准必须印于招生简章正文,并随录取通知书寄送。
法律专家直指校方“程序违规”。
面对集体投诉,校方7月18日出具《依法履职事项答复意见书》,强调调价经“成本测算、上级备案”,流程合规;复试时已向学生“公示收费标准文件”。
然而,对于“为何不更新招生简章”的核心质疑,校方避而不答。
同样,在河北外国语学院的教材费争议中,校方回应充满“预收费”、“多退少补”等专业术语,却对核心质疑避而不答,其自我核实的权威性早已荡然无存。
![]()
四、监管觉醒:多地出台措施整治乱收费
面对日益高涨的高校收费争议,各地监管部门开始出手整顿。
2025年8月26日,湖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了13类追责方式,覆盖多主体、多行为。
《办法》明确,对于擅自设立或拆解收费项目、调整收费标准,不按规定公示收费信息等17类学校违规行为,将严肃追责。
追责方式从限期整改与费用退还,到扣减招生计划与限制办学,直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力度层层递进。
山东省的新规则特别强调“未明确的收费项目,不得向学生收取”,并要求高校在招生前公示收费标准,否则对新招收学生的收费不得超过上年度的收费标准。
![]()
五、边界探析:教育公益与成本分担的平衡
在这场高校收费迷局中,真正需要厘清的是教育公益性与成本分担之间的边界。
公立大学的本质是用财政补贴保障教育普惠,而非企业化运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作为省部共建“双一流”高校,将成本缺口转嫁学生,甚至不惜损害程序公正,暴露办学初心异化。
争议背后折射出更深层的高教生态危机。财政压力下的“学费依赖症”导致地方高校成重灾区。某省属大学财务处长曾坦言:“财政拨款只够发60%工资,不涨学费电梯坏了都修不起。”
然而,这不能成为高校“朝三暮四式收费”的理由。
当校方用“生源火爆、专业前景好”辩解涨价时,恰恰混淆了公益教育与商业服务的边界。
![]()
六、破局之道:让阳光照进高校收费每一角落
要杜绝类似“天价教材”、“偷袭式涨价”的事件,不能依赖校方事后的苍白解释,必须建立“事前公示、事中监督、事后追责”的刚性制度体系。
全面推行收费清单制:每笔收费必须明确项目、标准、依据及收款性质,要提前公示,未公示的收费学生有权拒绝缴纳。
保障自主选择权:严格落实教材购买自愿原则,允许学生自主购买正版教材,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购买指定资料。
构建多元监督机制:在教育主管部门日常监督基础上,建立吸纳学生、家长及社会代表参与的收费监督委员会,参与收费审核与争议核实。
一些积极变化正在发生。内江某学院就学生反映的空调租赁费用问题作出回应,宣布自2025年9月起,学生宿舍空调租赁费将改由学校承担,学生无需再缴纳相关费用。这一调整被评价为“高校服务意识的进步”。
![]()
内江某学院的做法提供了一个正面样本——2025年7月,该校宣布自9月起学生宿舍空调租赁费改由学校承担,不再让学生掏腰包。这一转变被评价为“高校服务意识的进步”。
高校收费争议的背后,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教育初心与利益的博弈。当知识的殿堂沦为明码标价的卖场,信任的崩塌远比重建来得容易。
![]()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大家评论、点赞、收藏、关注、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