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河东区委宣传部指导,天津市楹联学会、河东区文联主办,河东区诗词楹联协会、河东区图书馆、仰融(天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声动律韵、理响直沽”津派文化大讲堂,日前在嘉华图书馆报告厅盛大启幕。
![]()
市文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刘志勇,中共河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川,市文联事业发展部部长鲁童,河西区政协原主席、天津市楹联学会顾委会主任李耀进,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诗钟分会会长孙英,中国楹联高校联盟主席、白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宋彩霞,河东区文联主席李林河,以及来自各区学会负责人、诗联爱好者、社区代表一百余人出席。启幕仪式由河东区文联专职副主席刘雁主持。
![]()
李林河代表此次活动主办方首先致辞。他说,大直沽作为天津的发源地,曾是运河文化、海河文化的交汇点,此次以“声动律韵、理响直沽”为主题,弘扬津派文化的同时,通过专家具有思想深度和城市温度的精准解读,讲好直沽故事、扩大河东区的文化影响力。
![]()
在分享环节,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以主持人兼串讲人的形式,与市非遗中心党支部书记、著名作家李治邦,天津十大藏书家、著名学者章用秀,著名甲骨文专家、天津市国学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朱彦民,在现场共同围绕直沽文化、津派文化、天津之根、妈祖源流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
专家们一致认为,“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的民谚,既是这座城市的历史真实,更是“津派文化”的源头所在。尤其是天津作为最具漕运文化、海盐文化特征的一座现代国际大都市,不仅位置冲要、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多元、名人辈出。其发展过程,均得益于直沽血脉的传承与滋养。因之,在全市大力弘扬“津派文化”的当下,“讲好直沽故事”是重要前提。
![]()
随后,鲁山道街云丽园诗词楹联社团组织少年儿童吟诵经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河东实践”,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冠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