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舰电磁弹射歼-35、歼-15T的画面曝光后,在全球军事圈引起强烈反响,各国媒体纷纷聚焦这艘中国自主研发的海上重器,其中俄罗斯媒体的反应尤为复杂。
![]()
俄媒中不乏专业且客观的见解,他们将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誉为全球标杆,称其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尤其强调福建舰首次成功弹射五代机这一成就,连美国都未能实现,言语间对中国的技术突破赞不绝口。
作为中国首艘从设计到建造完全自主完成的航母,弹射技术的应用,意味着中国海军的作战范围将大幅拓展,远洋作战能力将实现质的跃升。
甚至有专家认为,福建舰弹射器采用的独立储能设计,比美国福特号的共享储能方案更具优势,无论是重型战机还是无人机,都能稳定弹射升空,综合作战能力毋庸置疑。
然而,也有部分俄罗斯媒体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福建舰。Top War网站列出中国福建舰四大“缺陷”,声称福建舰的舰载机仅有40架,数量不足以独立作战,还需依赖陆基支援,还质疑电磁弹射技术看似先进,实则存在隐患。甚至该网站抛出福建舰基于苏联航母打造的观点,污蔑其设计模仿美苏、缺乏自主创新,还认为福建舰训练不足,会导致可靠性存疑。
不过,这些说法在俄罗斯舆论圈并未获得广泛认同,反而因与事实偏差过大,成为众人讨论的槽点。
![]()
Top War网站提出的四大观点大多站不住脚,甚至有些离谱。福建舰的排水量达8万吨,远超过辽宁舰和山东舰。日本、法国等第三方媒体经过测算,认为福建舰的舰载机总数应在50至60架之间,配备多种机型,形成了完整的作战梯队。该网站所称的40架,不知是推算错误还是刻意低估。
况且,中国海军的海战理念注重海陆空协同,陆基支援本就是常规战术安排,将其视为缺陷,在逻辑上根本行不通。
同时,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中压直流技术,而美国福特号的电磁弹射故障频发,二者在技术稳定性上根本没有参考性可言。在此前公开的测试中,歼-35多次在福建舰上平稳弹射,未出现任何故障,更成为全球首个通过电磁弹射起飞的第五代隐身舰载机。
更何况,俄罗斯别说电磁弹射技术,就连蒸汽弹射技术都未能掌握,苏联时期的相关技术至今停滞不前,自身缺乏研发经验,却对中国的技术指手画脚,实在缺乏说服力。
中国虽以改造辽宁舰起步,但福建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跳过蒸汽弹射阶段,一步到位采用电磁弹射技术,这种弯道超车在全球航母发展史上极为罕见。
歼-35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五代机,空警-600也是全新研制的预警机,无论是核心装备还是整体系统,都有着自主创新的鲜明底色,与模仿毫无关联。俄媒将其与苏联航母强行挂钩的臆想,完全无视了中国军工的跨越式进步。
另外,俄媒认为福建舰训练不足、可靠性差的指责,同样缺乏合理性。中国海军早已通过辽宁舰和山东舰,积累了丰富的舰载机训练经验。福建舰目前虽处于测试阶段,但各项性能的稳定性毋庸置疑。
俄媒评价出现如此大的分歧,归根到底是中国军事力量大步跃升后,部分国家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俄罗斯尤为明显。
曾经,俄罗斯在军事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中国海军不仅远洋作战能力薄弱,还需从俄罗斯引进大量装备。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凭借清晰的规划和持续的投入,实现了从改造航母到自主建造和技术跨越,如今已拥有三艘航母。而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因维修费用过高且技术寿命耗尽,被暂停改造。这种巨大落差让部分俄罗斯媒体心理失衡,只能通过贬低福建舰来寻求心理安慰。
此外,在部分俄罗斯人的认知中,中国军工始终依赖俄罗斯技术,即便中国推出全新技术,也会主观认定是模仿而来。
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持续的投入,实现了航母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而俄罗斯受困于战争、经济衰退和工业萎缩,在航母领域逐渐掉队。这种差距非常明显,也是两国不同发展路径与努力程度的必然结果。
随着福建舰逐步形成战斗力,中国海军将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届时远海作战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俄媒对福建舰的刻意挑剔,从未动摇中国海军的发展步伐。
中国既不会因外界质疑偏离既定方向,也无需在无谓争议中浪费精力解释。唯有持续推进航母技术迭代,打造更顶尖的海上力量,用实力让有质疑的国家闭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