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可赏之花不多,芦花荻花虽然难比群芳,但终究物以稀为贵,此时见到,心中亦喜。芦、荻皆属禾本科植物,皆常见于水滨,外观又较为相似,因此乡民们常不详细区分,而一概称作“苇”。而另一种在民间口头习惯上也被列入“苇”类的还有“芦竹”。
![]()
芦竹,亦是禾本科植物(其系芦竹属,芦苇系芦苇属,荻是芒属),生长习性和总体外观与芦苇相似,但体形格外高大,按照资料所说,其秸秆高度通常在3-6米。笔者曾在海阳沿河某村见到一丛毗邻房屋生长的芦竹,均高出屋檐,颇显壮观。
除了高大之外,芦竹秸秆的坚韧度在同科植物中也较为突出,至少远胜于芦和荻。芦竹之名,可能就是因为其秸秆“坚韧多节如竹”而来吧。
前段时间,笔者途经蓬莱某村时,偶遇连片芦竹,便随手拍下一组图片。此时,恰有一位老者从旁经过,笔者向其请教这一植物在当地的叫法及用途,他称:“名唤‘竹苇’,可做‘屋笆’,可搭‘菜架’。”屋笆菜架之用途,不难理解。“竹苇”之名,与“芦竹”各拆“芦苇”一字与“竹”搭配,虽然口语和书面语有别,倒也不失形象了。
![]()
![]()
![]()
以上只是对芦竹的简谈。此物在国内分布很广,胶东半岛也多有生长,感兴趣的朋友亦可留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