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广州楼市的目光都聚焦在“好房子”上。
今天,这场讨论来到了黄埔知识城,“宜居黄埔·知筑未来” 的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岭雅居举行。
![]()
论坛开场,广州市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高金华讲了一段挺有意思的话。
他说,过去我们追求的是速度和规模,现在要转向品质、功能、绿色、智慧。
“好房子”不是口号,而是行业转型的根本方向。
这话听起来很官方,但放在黄埔,却特别有说服力。
黄埔是谁?
广州6.5%的土地,贡献了全市近40%的工业产值、1/4的GDP、1/4的税收;
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经开区排第一;
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扎堆,高新企业数量、研发投入、专利数量全是全市第一。
这样的人口结构、产业基础、购买力水平,决定了黄埔不是刚需的黄埔,而是改善的黄埔、品质的黄埔。
事实上,这些年来黄埔也一直都是购房者安家置业的热土。
中原地产肖文晓在现场分享了一组数据:过去五年,黄埔一手住宅成交面积657万㎡,全市第二,市场份额占15%。
换句话说,在广州约每7个人买房,就有一个人选择黄埔。
而他们选择黄埔的理由也很简单,这里不只是“住”,而是“生活+工作+生态”的三重闭环。
作为广州的实体经济主战场和科技创新主引擎,黄埔区近年来在城市发展上屡屡抢眼。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提到,黄埔区正在构建“一江两廊三城一岛”的空间结构,知识城、科学城、海丝城、生物岛四大平台联动发展。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知识城在黄埔区的发展格局中占据特殊位置。
经过十余年发展,知识城已从当年的“一张白纸”成长为现代化新城。
如今,这里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集聚地,更成为高品质生活的承载区。
知识城的崛起,更代表了广州城市发展逻辑的转变——从单一的产业集聚,走向产城人文的深度融合。
再回到好房子的讨论,此次论坛的举办地长岭雅居,恰是黄埔区“好房子”实践的典型样本。
![]()
项目位于长岭居板块,被称为黄埔区府“后花园”,周边约20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环绕,森林覆盖率高达60%。
更关键的是,项目卓越的设计理念和匠心品质,恰好完美命中了如今“好房子”认定的四个关键词: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墙体钢筋含量比国标高
15%
,全屋做
360
°防水体系
这是安全;
层高做到
3.25
~3.5
米,窗地比超
40%
,阳台大到可以种树
这是舒适;
楼栋对标绿建三星,做了海绵花园系统
这是绿色;
AI
安防、全屋智能、健康预警、充电桩全覆盖
这是智慧。
正如与会专家所说,“好房子不是堆配置,而是从设计开始,就思考人怎么住得更好。”
在当下这个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关键时代,我们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项目,以实际行动去诠释“好房子”的深刻含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