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虎子、虎父无犬子,这些成语俗语,都在传达家族的传承。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总有父子同在在沙场上叱咤风云的例子。
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中国历史上六对最具传奇色彩的父子名将,哪队父子是你心目中的“最强战力”?
![]()
一、秦朝横扫六国的铁血父子王翦与王贲
父亲王翦,秦国统一大业中最稳健的操盘手。当秦王嬴政决心灭楚,询问需要多少兵力时,年轻气盛的李信声称“二十万足矣”,而老成持重的王翦却坚持“非六十万不可”。
结果李信大败,秦王不得不亲自请王翦出山。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出征前,反复向秦王请求良田美宅,以示自己绝无二心。
这种政治智慧,与其军事才能同样出色。最终他采取避其锋芒、以逸待劳的战术,大败楚军,项燕自杀,楚国灭亡。
儿子王贲,完美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他率军水淹大梁,灭魏;挥师南下,灭齐。父子二人联手,完成了灭六国中的五个——王翦灭赵、楚,王贲灭魏、齐,父子共同灭燕。
这种战绩,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
二、西汉定国安邦的周勃与周亚夫
周勃的标签是“质朴”:早年靠编蚕箔、吹箫葬礼赚钱,打仗时就拿起刀枪跟着刘邦冲锋。
可别小看他,楚汉之争中,他跟着刘邦打遍天下,从汉中打到咸阳,再到垓下围歼项羽,每一场硬仗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刘邦夸他:“安刘氏者必勃也。”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刘邦吕后去世后诸吕专权的危急关头,周勃挺身而出,联合陈平智夺吕禄的北军指挥权,一举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延续了汉室正统。
周亚夫的成名战在细柳营。汉文帝劳军,其他军营士兵见皇帝来了,立刻开门迎接;到了周亚夫的营门,士兵却喝止:“将军令:军中不得驱驰!”汉文帝只好按辔徐行,到了帐中,周亚夫只抱拳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后来匈奴退去,汉文帝感叹:“嗟乎,此真将军矣!”
七国之乱时,周亚夫更上演了“战略级操作”:面对吴楚联军的强势进攻,他坚守不战,断敌粮道,耗了三个月,等叛军粮尽自溃。这一战,让西汉彻底坐稳了江山。
![]()
三、东吴双子星陆逊与陆抗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能以 “儒将” 身份撑起一国安危的,陆逊与陆抗父子是独一份。
父亲用一把火奠定三国鼎立,儿子在国破前夕独撑危局,这对父子,是东吴最后的 “脊梁”。
父亲陆逊,早年是个 “书生将军”—— 长得文质彬彬,连孙权都觉得他只是个能处理文书的谋士。直到关羽败走麦城后,刘备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东吴朝野震动,孙权才想起陆逊,任命他为大都督。
面对刘备的复仇大军,陆逊没有硬拼,而是一路撤退,把几百里山地让给蜀军。手下将领嘲笑他 “胆小”,他却不为所动,直到蜀军在夷陵一带扎下四十多座营寨,将士们疲惫不堪时,他才出手。
一个夜晚,陆逊下令火攻,蜀军大营瞬间变成火海,七十万大军死伤惨重,刘备仓皇逃到白帝城,不久后病逝。这把 “夷陵之火”让陆逊一战封神,更让东吴得以在魏蜀之间站稳脚跟。
陆逊还懂治国,后来官至丞相,劝孙权重视农业、善待百姓,是真正的 “出将入相”。
儿子陆抗,接过父亲的担子时,东吴已经走向衰落。此时西晋国力强盛,名将羊祜率领大军虎视眈眈。陆抗驻守荆州,与羊祜对峙,却上演了一段 “敌人变知己” 的佳话:羊祜送酒给陆抗,陆抗直接喝下;陆抗送药给羊祜,羊祜也不怀疑。两人虽为对手,却相互敬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羊陆之交”。
西陵之战中,西晋趁机偷袭,陆抗临危不乱,一边抵御主力,一边派兵修复城墙,最终大败晋军。可惜东吴后主孙皓昏庸无道,陆抗多次劝谏都没用。他去世后,东吴再无能挡西晋的将领,没过几年就灭亡了。
![]()
四、中唐双骄李晟与李愬
李晟在“泾原兵变”、长安失守的绝境中,成为大唐帝国最后的希望。当时叛军占据京城,德宗流亡,形势岌岌可危。李晟率领孤军,激励将士:“国家多难,逆乱乘时,吾曹当见死不救成伟业乎?”最终收复长安,再造唐室,被誉为人臣之极致。
儿子李愬,则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教科书级的奇袭战例——雪夜袭蔡州。
在严寒大风雪之夜,他率军悄无声息地急行军一百二十里,拂晓时分攻入叛军老巢蔡州城内,当吴元济还在睡梦中时,已被团团包围。这一战彻底终结了淮西长达数十年的割据局面。
其他藩镇纷纷归降。李愬被封为“凉国公”,时人赞:“父子两世,皆为中兴名将。”
![]()
五、北宋·曹彬与曹玮
父亲曹彬:灭国不妄杀的“宋良将第一”
曹彬是北宋开国第一将,灭南唐时,其他将领提议屠城立威,他却严令:“不得焚掠民居,违者斩!”
进城那天,他骑马绕城巡视,见百姓跪迎,只说:“我奉诏取江南,非为杀尔等。”南唐后主李煜投降,他亲自扶其上船,还设宴饯行。
宋太祖问他为何如此宽厚,他说:“王者之师,当示仁信于天下。”后来他官至枢密使,临终前还在劝宋真宗:“勿伐幽州,恐生民变。”
后来赵匡胤评价他:“曹彬文武双全,品性端正,是真正的良将。”
曹玮继承了父亲的仁,却多了份铁血。他镇守西北三十年,把党项人揍得服服帖帖:
三都谷之战,他率宋军以少胜多,斩首数千;党项首领李继迁来降,他表面接纳,暗中观察,识破其诈降计;
最绝的是,他规定士兵“秋毫无犯”,却把缴获的牛羊全分给百姓,西北百姓主动为他传递情报。
西夏李元昊说:“曹玮在,我不敢窥关中。”
![]()
六、明朝辽东双虎李成梁与李如松
明朝中后期的辽东,是个 “火药桶”—— 蒙古部落、女真势力轮番骚扰,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而李成梁与李如松父子,就是守卫这个 “火药桶” 的 “防火墙”:父亲在辽东镇守三十年,打得敌人不敢抬头;儿子率军入朝抗倭,扬我国威。
父亲李成梁,是个 “传奇将军”。他早年家道中落,四十岁才从军,却凭借一身武艺和智谋,很快崭露头角。镇守辽东期间,他组建了一支精锐部队 “辽东铁骑”,这支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成了蒙古和女真的 “克星”。
有一次,蒙古部落亥率军来犯,李成梁亲自率军迎战。在战场上,李成梁一箭射死对方首领,蒙古军队瞬间大乱,李成梁趁机率军掩杀,大败蒙古军。
从此蒙古部落再也不敢轻易骚扰辽东。不过李成梁晚年有些骄傲自满,甚至养虎为患,间接导致了女真势力的崛起,这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儿子李如松,完美继承了父亲的 “勇猛”,甚至比父亲更 “霸气”。公元 1592 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大军入侵朝鲜,朝鲜国王向明朝求救。李如松主动请缨,率领四万大军入朝抗倭。
在平壤之战中,李如松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当时日军占据平壤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
李如松先用火炮轰击城墙,打开缺口,然后亲自率军冲锋。他甚至不顾危险,骑着马冲在最前面。士兵们见主帅如此勇猛,也纷纷奋勇杀敌。最终大败日军,收复平壤,这是明朝抗倭战争中的一场关键胜利。
后来李如松又率军收复汉城,把日军赶出了朝鲜半岛,维护了明朝的宗藩体系,也让日本此后三百年不敢再犯中国。
在这六对传奇父子中,你认为哪对父子组合最能打?欢迎留言讨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