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
名医名家 论道岐黄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解析是通过医者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记载了医者临床经验,并记述其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反映其辨证论治的过程,体现其在理、法、方、药等方面的思想。现分享国医大师王烈学术思想。
![]()
名医名家 论道岐黄
王烈 第三届国医大师
王烈,国医大师,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全国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至七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吉林省劳模及优秀教师。 区域诊疗中心(中医)建设单位、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中医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和专科中医儿科学术带头人。
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委员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的顾问、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学会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及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顾问。
王老应用中医药防治儿童疾病近70年,尤其是擅长诊治儿童哮喘,创立了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哮喘苗期”“哮咳”理论和“闻声辨咳一指诊法”,运用“三个理论、五方、十四法、五种新药、六个制剂”进行诊治,擅治小儿肺系疾病,累计诊治患儿近百万人次,被誉为“小儿王”。其学术思想被纳入国家教材,首创“哮咳”病名被《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引用。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诊疗规范,作为适宜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等6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撰写婴童系列丛书18部,诊疗经验被收录于百余部著作中。
![]()
名医名家 论道岐黄
案例
纪某,女,7岁。
初诊:2013年6月18日
主诉:食后胃脘胀痛1年。
现病史:患儿于1年前常在进食后出现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口中异味,平素喜食肉类,大便干结,就诊前1周在当地医院行电子胃镜。现:纳差,刚于进食后胃脘胀痛,寐安,大便干,2日1 行,小便正常。
查体:左上腹略膨隆,有压痛,无反跳痛,心肺未见异常。口唇红,舌红苔黄,脉滑数。
辅助检查:
电子胃镜示:胃黏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间,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
临床诊断:
中医诊断:胃脘痛(食积胃热证)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辩证:本例患儿,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受损,发生食积胃热。此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才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故治疗上强调当以调肝理脾,升降气机,消食导滞为原则,并嘱患儿调整饮食习惯,均衡膳食。
方药:佛手20g,白芍20g,乌药20g,枳壳20g,元胡15g,山柰15g,白豆蔻15g,薤白15g,青皮10g,甘松4g。4剂,水煎服,2日1剂,分3次口服。
复诊(2013年6月25日):家长诉患儿服药后,纳差、胃脘胀痛较前好转,时有胃胀,口中异味减轻,仅晨起时有口气。查体见腹部平软,左上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
处方:佛手20g,白芍20g,乌药20g,枳壳20g,木香20g,元胡15g,山柰15g,白豆蔻15g,薤白15g,青皮10g,甘松4g。继服4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13年7月2日):患儿纳可,无食后胃脘胀痛,盗汗,故前方去元胡、薤白,加桑叶20g,地骨皮15g。继服4剂。煎服法同前。药后上述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
按语
慢性胃炎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言:“土得木而达”。中医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因此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肝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湿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同时脾与胃皆为中焦,表里相对,脾以升为健,以升清为主,胃以降为顺,降浊为要,脾失健运可导致胃纳不振,而胃气失和,也可导致脾运失常,而出现脾胃同病。如《注解伤寒论》言“脾,坤土也。脾助胃气消磨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故治疗本病当以调肝理脾、升降气机为上。另《幼幼集成·食积证治》有言:“夫饮食之积,必用消导。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脾虚不运则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为积。”可见治疗本病还要以消积导滞为主。
方中佛手为君药,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胃、肺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功效。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效。二者同为臣药,可助君药调肝理脾,升降气机。元胡味辛、苦,性温,归肝、脾、心经,山柰味辛,性 温,入胃经,乌药味辛,性温,入肺、脾、肾、膀胱经,三药皆有行气止痛之功;白豆蔻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行气,宽中,消食的功效;薤白味辛、苦,性温,入肺、胃、大肠经,有行气导滞之效。五药为佐药,增强君臣药之效。引经之使药为枳壳、青皮。枳壳味苦、辛,性凉,入脾、胃、大肠经,有行气开胸,宽中除胀之功;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脾经,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诸药共奏调肝理脾,升降气机,消食导滞之功。二诊时患儿胃腹胀痛症状减轻,故首方不变加理气止痛,健胃化滞之木香,以增强调肝理脾,升降气机,消食导滞之功。三诊时患儿出现盗汗,“桑叶,虽治盗汗,而风温暑热服之,肺气清肃,即能汗解。”故加用桑叶以治汗,地骨皮清润益阴。患儿服药后症状自除。
王烈教授一向倡导“乳有时,时有节,则令儿安”,主张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指导饮食调护,多进食水果蔬菜。药食同用可缩短疗程,避免复发。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科
初 审/姜旭阳
复 审/王 爽
终 审/郭家娟
医院地址
红旗院区:长春市工农大路1478号 0431-86178018
经开院区: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185号
儿童诊疗中心:0431-81953838
妇产诊疗中心: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针灸推拿中心:长春市工农大路工农南胡同177号
农安分院:农安县烧锅镇长白公路与东盛路交汇处 0431-81877999
二道分院:二道区东河东路4999号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山医院: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长白山大街3052号 0439-508090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解放路31号 0932-82133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