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运动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跑圈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跑全马的,还有一种就是其他跑者。”
这短短一句话,将跑全马的人“高高捧起”。
想想看,42.195公里对于普通人来说,就算是骑自行车,体力稍差些的人都很难坚持下来,更别提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跑完全程了。
所以啊,那些能征服全马的跑者,真的就像马拉松赛道上的超级英雄,让人打心底里敬佩。
不过呢,今天咱们先把这42公里的艰难挑战放一放,来聊聊马拉松赛场上那些让人忍不住挠头的六大“怪现象” 。
特别是对于那些没参加过马拉松或者平时不怎么跑步的朋友来说,看看这里面你知道几个?
![]()
现象一:参赛还要“掏钱买罪受”?
参加马拉松居然要交钱,这事儿乍一听,就像有人跟你说“去街上散个步还要给人钱”一样让人费解。
马拉松的参赛费用一般在150 - 200元左右。
对于不跑步的人而言,这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的典型案例,你想啊,不就是去跑个步嘛,怎么还得先交一笔钱?
但其实,马拉松的费用在一些赛事面前只能算小巫见大巫,像越野赛事,一场下来少则500元,多则上千。
据相关赛事统计,越野赛事的平均费用比马拉松高出近3倍。
现象二:自行领包,这是啥规矩?
交了钱参赛,还得自己提前一天去领取参赛包,这一点让不少人直呼“搞不懂”。
别说是不跑步的人一脸懵圈,就连经常参赛的老跑友,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吐槽,为啥不能直接寄到家里呢?
其实啊,这背后藏着组委会的“小算盘”,这么多人集中去领参赛包,赛会主办方就有机会让赞助商进行一波免费宣传。
这种集中领包的方式能让赞助商的品牌曝光率提高至少40%,对于赞助商来说可是个绝佳的广告机会。
![]()
现象三:厕所前的“长龙”
赛道上的厕所排队现象,堪称马拉松赛场上的一大“景观”。
尤其是赛前起点处的移动厕所,永远都是供不应求,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马拉松赛事,厕所前方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更让人头疼的是,有些赛事在赛道中根本找不到移动厕所,跑友们只能各显神通,找个相对隐蔽的地方“解决问题”。
这对于女跑者来说,真的是太不友好了。
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跑友都曾在马拉松比赛中为上厕所的问题烦恼过。
现象四:奇装异服的“跑马达人”
在马拉松赛场上,你总能看到一些穿着奇装异服的跑者。
孙悟空、猪八戒这些经典形象频频出现,还有穿古装、西服、婚纱的跑者,仿佛一场大型的cosplay秀。
他们穿着这些独特的服装跑起来肯定更费劲,可为啥还要这么穿呢?
有人说是为了吸引眼球,有人说是为了给自己加油打气。
但直到现在,这依然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谜题,有跑者开玩笑说:“说不定他们是想让自己在赛道上成为移动的广告位呢!”
![]()
现象五:跑马人都是“时间富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跑马拉松的人好像都特别有闲。
他们平时为了备战马拉松,每天都坚持训练,一到周末就奔赴各个城市参赛。
他们难道不用上班吗?
而且,他们对每一场马拉松的报名时间、举办时间都了如指掌,就算没有名额了,也能想出办法参赛。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跑马的人是不是都有钱又有闲?
现象六:家人支持,这是“超能力”?
天天跑步,家人难道不会有意见吗?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毕竟,跑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还得去外地参赛,难免会忽略家庭。
但事实上,很多跑者的家人都非常支持他们。
有一位跑者的妻子说:“看到他跑步后变得更健康、更快乐,我也很开心,所以我会一直支持他。”
也许,家人的支持就是跑者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