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遭遇致命重击,普京含泪做出决定,准备砍掉战略命脉?一旦落定,未来战场优势将拱手让人。可这个忙,中方没法帮。
![]()
普京
日前,俄罗斯政府批准了2026-2028年预算草案,其中国防资金依旧是俄方的绝对优先事项。俄方决定,从明年开始提高增值税,未来三年内能够为国库带来4.4万亿卢布收入。财政部强调,税收改革主要就是为了资助国防和安全。尽管资金规模已经大幅缩水,但俄方依旧大力强调国防支出。
可即便如此,俄军费开支也不得不缩减。俄媒报道称,消息人士指出,政府计划大幅削减航空业、国家无人机系统项目的资金。从现有的预算草案中分析,相关项目资金会缩水三分之一左右。有关无人机的方面,原本计划在2026年动用437亿卢布,现在将会削减40.5%,仅剩260亿卢布,甚至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削减。
![]()
无人机
在2023年,俄方曾预计,到2030年俄无人机市场能达到4.6万架。现在看来,这一结果也要随之改变了。要知道,无人机是未来的战场趋势,无人机蜂群作战、"有人机 + 无人机"协同等新战术,正在开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新范式。普京忍痛砍掉战略命脉,恐怕确实是束手无策了。
经济压力是首要因素,目前俄罗斯国内经济遭受无数制裁,俄罗斯重型武器生产能力受限,军工生产依赖进口替代,连图 - 160M2战略轰炸机都因技术瓶颈进度滞后。更严峻的是,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赖以为生的能源收入,也因为美西方国家的打压陷入不稳定,通胀压力居高不下。
![]()
俄乌
在这种"勒紧裤腰带"的处境下,普京不得不优先保障坦克、导弹等急需装备的生产。尽管无人机在侦察监视、降低人员伤亡、成本效益等方面优势显著,但俄罗斯更面临着"远水难解近渴"的困境。当前战场上,俄军急需能够突破乌军防线、扭转战局的装备,而无人机产业的培育需要长期投入。
俄罗斯当前面临的无人机短缺问题,本质是其军工体系与战场需求不匹配的结果。乌军在美西方支持下,凭借电子干扰、防空系统升级等手段,对俄军无人机形成压制;而俄方虽日均消耗数万发炮弹,却因供应链短板难以快速补充高端无人机产能。
![]()
俄乌
俄方的困境中方很清楚,但这个忙中方不会帮,也帮不了。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方态度始终坚定,明确拒绝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不选边站队,不利用危机渔利,更不会为任何一方的军事优势火上浇油。此前,冲突方将中方的民用无人机利用在战场上,中方多次发出新规,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
但中国深知,军事援助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反而会让冲突螺旋升级。中国的立场始终基于对和平的坚守,中方不会因为短期压力动摇立场,更不会因为局部利益卷入纷争。真正的负责任大国,不会为任何一方的军事困境“兜底”,而是以客观公正的姿态,为停火止战、政治解决贡献建设性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