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郑”视胸水:恶性胸水的局部与全身协同干预 | 直播回顾

0
分享至

整理者:雨过天晴

审核人:鹰版

为了帮助肺癌患者们科学认识胸水,消除诊疗中的常见误区,与癌共舞论坛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郑华教授,共同推出“‘郑’视胸水:肺癌胸水诊疗全攻略”系列科普讲座。在前两期的活动中,已经对胸水的产生机制、常见类型、灌注治疗及并发症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科普。

在这篇科普文章中,小爱提炼了郑华教授在9月17日“郑”视胸水系列直播第三期中的精华内容,围绕恶性胸水的全身属性、局部与全身治疗的协同策略等内容进行系统科普,解析全身与局部治疗的核心价值,并结合具体病例,为患者梳理出科学的诊疗思路。

科普讲解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MPE)并非独立疾病,而是肺癌累及胸膜后引发的液体异常积聚。这种并发症的预后情况较为复杂,不仅与肺癌的具体类型相关,患者的体力状态、白蛋白水平以及心肺功能,都会对生存期产生显著影响。

准确评估胸水状况是后续治疗的关键第一步。通过专业检查判断胸水的量、性质及对身体的影响,能帮助医生决定后续是采用积极的全身治疗控制肿瘤,还是先以局部处理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核心依据。

全身与局部:两种核心治疗方式解析

全身治疗(也称系统治疗)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药物,让药物随血液循环分布到身体各个部位,从而对全身范围内的肿瘤细胞发挥作用。在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方面,很多研究进展不断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化疗:早期研究已证实,系统性化疗对肺癌相关MPE有一定疗效,尤其是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提高MPE的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期,不过目前仍存在部分患者耐药、副作用较明显等局限性。

靶向治疗:对于存在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展现出卓越效果。临床发现,胸水中EGFR突变率较高,通过靶向治疗能有效控制胸水,且MPE样本可直接用于检测EGFR突变,为靶向治疗决策提供关键依据。

免疫治疗:它通过调节MPE中的免疫微环境,激活身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来发挥作用。比如胸腔内注射白细胞介素-2(IL-2)、磁热免疫治疗等方式,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抗血管生成治疗:这种治疗通过抑制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减少胸水生成,延长患者生存期。像贝伐单抗、阿帕替尼等药物,在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研究中,都已证实对控制MPE有显著效果。

局部治疗则聚焦于身体特定区域或病灶,仅对病变部位发挥作用,尽量避免影响其他健康组织。它在MPE治疗中主要承担两大任务:

紧急处理缓解症状:当大量胸水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必须立即进行治疗性胸腔穿刺术,快速排出部分胸水,缓解呼吸压力,为后续全身治疗创造稳定的身体条件。

长期控制积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选择胸膜固定术或留置胸腔引流管。胸膜固定术通过让胸膜粘连减少积液生成空间,留置引流管则能长期、缓慢地排出胸水,帮助长期控制积液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科学认知:MPE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

很多人会误以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只是“局部问题”,只需引流或处理胸膜即可,这种传统认知存在明显误区。现代医学明确指出,MPE本质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需从整体视角看待和治疗。

从发病机制来看,MPE的形成是全身性肿瘤负荷与局部胸膜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到胸膜,在胸膜部位增殖的同时,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这些因子会增加胸膜血管的通透性,还会阻碍淋巴回流,最终导致液体在胸腔内异常积聚,形成胸水。

数据显示,约50%的肺癌患者会在病程中出现MPE,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疾病进入进展期,更提示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治疗不能只盯着“胸水”这个局部症状,必须兼顾全身肿瘤控制与局部症状缓解,才能实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全身治疗的核心地位:MPE治疗“根基”

既然MPE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那么全身治疗自然成为MPE治疗的基石,是控制病情的核心手段。单纯的胸水穿刺引流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更不能延缓疾病进展。因此,在明确患者病理类型和驱动基因状态后,应尽快启动全身抗肿瘤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临床研究数据也充分证实了全身治疗的效果:EGFR突变患者使用靶向治疗后,90%以上的人胸腔积液量会持续减少;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接受一线化疗后,55%的人胸水能完全消失。这些数据都说明,通过全身治疗控制住全身肿瘤,就能直接改善胸膜部位的渗出情况,从根本上减少胸水生成。

全身与局部的协调策略:个体化是关键

在MPE治疗中,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并非“二选一”,而是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或是同时进行”,这就需要科学的决策逻辑。

医生会从四个关键维度评估患者情况,制定协调方案,包括白蛋白水平、症状紧急程度、PS评分、肺复张潜力。

常见决策流程可两种典型场景:若患者PS 0-1分,但积液量大、呼吸困难明显,会先进行胸腔穿刺排出部分胸水,缓解症状,尽快启动全身治疗,避免耽误肿瘤治疗;若患者PS 3-4分,或肺部完全没有复张潜力,无法耐受积极治疗,会先放置胸腔引流管控制胸水,全身治疗则需根据患者体力情况减量,或适当延迟启动时间。

病例实战解析:理论落地的真实参考

理论需要结合实践,以下三个不同分子分型的MPE病例,能更直观地展示全身与局部治疗的协同应用。

病例一:PD-L1高表达、驱动基因阴性

患者为71岁男性,确诊右肺上叶腺癌(Ⅳ期)伴胸膜转移,PD-L1表达20%,驱动基因阴性,PS评分2分。2019年10月因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引发喘憋、呼吸困难就诊,CT显示右肺上叶团块灶、胸膜多发转移结节。

一线治疗:2019年因免疫治疗未普及且自费,结合患者高龄、一般情况差,采用培美曲塞单药+贝伐珠单抗(全身治疗),联合胸腔积液穿刺。2周期后CT显示积液显著减少、原发灶缩小,症状改善;期间每2周按需穿刺,随治疗起效积液产生渐缓停止穿刺,肺功能恢复良好。

病情进展与二线治疗:2020年1月,原发灶、胸膜结节略增大,积液复增,NSE持续升高。2月(疫情期间),基于PD-L1表达选用特瑞普利单抗单药积极抽取胸水,输注2次后积液完全消失、左上肺病变消退,无需再穿刺;后续每月1次治疗6周期,后改为每3个月1次维持,至2024年1月满4年。

停药随访:2024年1月患者因治疗疲劳停药(晚期患者理论上不建议)。截至2025年8月,停药1年半仍稳定;自二线治疗起疾病控制66个月(含一线共69个月),CT示胸膜干净,无既往胸水痕迹。



治疗启示:驱动基因阴性患者可通过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后更换免疫治疗,仍能实现长期获益,期间需密切监测胸水变化,及时进行穿刺引流,最终才能达到肺功能得以恢复良好。

病例二:EGFR突变阳性

患者为70岁女性,2022年1月因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右肺完全被积液填充,仅余少量肺组织,伴明显肺不张)引发症状就诊,后经基因检测明确为EGFR L858R突变;抽出的积液呈血性。

治疗过程:因浓血性积液生长快于单纯抽取速度,采用“积液引流+胸腔注药+多次灌洗”方案,同时将积液送检。治疗后肺逐步复张,喘憋减轻,积液从血性转为极淡“洗肉水”样,原发灶显现。待胸水控制、原发灶清晰后,穿刺活检明确靶点,启动EGFR靶向治疗。后续残余积液自行吸收,治疗四五个月后原发灶缩小,无胸水复发。截至随访时,患者自2022年1月治疗至今健在,胸水稳定,无呼吸困难、肺不张,生活质量良好。

治疗启示:局部治疗是恶性胸水急救关键,对浓血性积液,需“引流+注药+灌洗”综合干预,既能快速缓解急症,又能通过积液送检明确靶点,为后续治疗铺路。需遵循“局部急救+精准治本”逻辑,先控胸水、复张肺组织,才能让患者耐受后续治疗、定位原发灶,二者衔接可最大化疗效,同时避免大量胸水导致的不可逆肺损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期。

病例三:ALK突变阳性

患者为55岁女性,肺腺癌,ALK突变阳性,PS评分1分,服用阿莱替尼靶向治疗,但血性恶性胸腔积液量大且反复,控制不佳后就诊。

治疗过程:入院后每日行胸腔灌洗,期间多次检测胸水均未检出肿瘤细胞;治疗约两周后积液受控,2025年5月CT显示好转,7月、9月复查CT胸腔基本干净,无既往胸水痕迹;目前持续服靶向药,无明显不适。

治疗启示:胸水需早期迅速处理,避免包裹固定,才能保障疗效。

总结与启示:MPE治疗的核心原则

回顾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诊疗逻辑,可总结出三大核心原则,为临床治疗和患者认知提供方向。

“全身为主,局部为辅”是根本理念:所有体力能耐受治疗的患者,都应尽早接受全身治疗,这是控制 MPE 的根本;局部治疗则作为辅助手段,核心目标是快速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保证肺部复张,为全身治疗药物起效争取时间,二者不可颠倒主次。

个体化与协同是关键策略: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驱动基因状态、PD-L1表达水平、体力状态等因素个体化制定,同时要把握好全身与局部治疗的顺序,避免互相干扰。在治疗过程中,多学科协作(MDT)至关重要,呼吸介入科、影像科、药学部、安宁疗护团队等需共同参与,建立标准化治疗路径,动态评估病情变化,提前管理治疗不良反应,确保协同效果最大化。

MPE治疗需兼顾疗效与生活质量治疗不仅要控制肿瘤和胸水,还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平衡疗效与副作用,比如体力较弱的患者可优先选择副作用较小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局部治疗则以缓解症状、减少痛苦为首要目标,让患者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尽可能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已从“单一局部处理”迈入“全身与局部协同”的新时代,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更高效的治疗方案出现,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答疑解惑

问:部分外用中药、敷贴类的方法,针对胸腔积液是否有效?

郑华教授:中医文化博大精深,针对胸腔积液有一些相应处方,这类处方本质上属于全身治疗手段;而敷贴则属于局部治疗范畴,二者配合使用,能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胸腔积液。从治疗理念来看,西医与中医如同阴阳协调,需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仅依靠中药敷贴或口服中药,往往难以有效控制胸腔积液,尤其是对于积液增长迅速、病情进展快的患者,单纯使用中医疗法控制难度较大。这种情况下,患者必须及时寻求西医诊疗,通过专业手段紧急处理病情。当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或胸腔积液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时,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助采用中医的扶正、利水等方法,进一步辅助控制积液。但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核心都在于“标本兼治”,既要针对表面的积液症状进行处理,更要找到病因、从根源上治疗疾病。

问:有患者反馈,抽出的胸水中带有白色絮状物,摇晃后呈不规则的块状,不会和胸水溶解到一起,这种现象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还有患者反馈之前的胸水一直是暗红色,经过治疗后逐步变为深黄色、淡黄色,这种颜色的变化是不是意味着治疗已经见效?

郑华教授:关于胸水中的白色絮状物,核心原因与积液的蛋白含量相关。医学上,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与渗出液两类:漏出液多由水肿、心衰等引起,蛋白含量极低;而炎症或肿瘤导致的胸腔积液属于渗出液,其显著特征就是蛋白含量高。在体内时,胸水因含有抗凝因子而保持液态,但一旦排出体外,抗凝因子作用消失,高蛋白的渗出液就会发生凝固,形成白色絮状物。这一现象是渗出液的典型表现,属于正常情况。此外,这种絮状物还可能影响引流管通畅性:粗引流管因管径较大,即便形成絮状物,通过疏通仍可将蛋白渗出物抽出,不易堵塞;但细引流管若被絮状物卡住,会因絮状物蜷缩在管口而难以抽出或冲开,最终导致堵塞,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积液为渗出液的属性。

再看胸水颜色从暗红色向深黄色、淡黄色的转变,理论上及多数临床案例中,这是治疗起效的信号。以使用贝伐珠单抗为例,无论是静脉注射还是局部用药,该药都能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红细胞从血管向胸腔的渗出。用药后,血管“渗透孔”变小,红细胞难以渗出,不仅会让胸水从血性、淡血性逐渐转为黄色,还会降低胸水的蛋白含量。这种红细胞渗出减少、积液颜色变浅的变化,本质上反映出病情得到控制,是疾病向好发展的表现。

问:患者基因突变为EGFR19及HER2扩增,服用伏美替尼25天,复查显示CEA从确诊时的8升至9,CT显示胸水增多(从少量变为大量),但患者本人疼痛感减少(肋骨骨转移,一开始会胸口疼),体感变好,体重也上涨。请问,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靶向药无效?是否需要加上化疗?

郑华教授:从现有情况来看,患者的多项信号并不支持“靶向药无效”的结论。首先是肿瘤标志物CEA的变化,虽然CEA从8升至9,但单次小幅升高不能作为判断标准。临床中存在类似案例:部分患者此前CEA以每次上千的幅度快速上涨,在使用有效药物后,增长幅度会先明显放缓,后续逐步下降。该患者CEA仅小幅上升,后续复查大概率会出现下降趋势,这其实是病情向好的潜在信号。

其次是患者的体感改善,这是重要的积极指标。患者肋骨骨转移引发的胸口疼痛减轻,整体体感变好且体重上涨,说明药物在缓解症状、改善身体状态方面已发挥作用,这与“药物无效”的表现完全相反。

关于胸水从少量变为大量的问题,核心原因并非药物无效,而是未及时抽取积液。临床中,靶向药或全身治疗启动后,已形成的胸水难以自行吸收,若不及时排出,会持续在胸腔内积聚,导致量逐渐增多。比如原本胸腔内有1000ml 积液,服药后积液增长速度可能已从快速变为缓慢(如从1000ml变为每星期涨800ml、500ml、400ml),但因未抽取,总量仍会不断增加。因此,并非药物控制不住胸水,而是需要配合定期抽取,积液量多者甚至可能需要一周抽一次或每天引流,只有及时排出积液,才能避免其持续累积。

至于是否需要加用化疗,目前暂时无需考虑。患者存在EGFR 19突变和HER2扩增,属于合并突变情况,这类患者服用靶向药的有效时长可能比单一突变患者短,但这并不意味着药物从一开始就无效。当前药物已在改善体感、潜在控制肿瘤标志物增长方面起效,此时应优先继续服用靶向药,并配合积液抽取,而非急于加用化疗。

问:患者为胸膜增厚、包裹性积液、右肺萎缩。请问,能否采用胸腔镜处理包裹性积液后再进行灌注治疗?

郑华教授:首先要明确积液形成时间的关键影响。如果包裹性积液是近期形成的,肺组织尚未完全粘连、蜷缩,通过胸腔镜打开包裹、抽取积液后,肺有机会适当恢复扩张,此时后续进行灌注治疗也具备一定意义。但如果积液形成时间已较长(如超过半年甚至一年),肺组织会因长期受压而蜷缩成团,且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肺组织类似海绵,一旦长时间萎缩粘连,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不可逆改变,这种情况下即便用胸腔镜处理积液,肺也无法恢复到原本状态,后续灌注治疗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需结合患者症状判断操作必要性。若包裹性积液增长速度快,已导致患者出现明显胸闷、气短等症状,即使肺恢复空间有限,也可通过胸腔镜抽取积液,暂时缓解症状、改善呼吸功能。但需明确,这种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而非让长期萎缩的肺完全恢复,治疗后肺也无法回到患病前的状态。

问:患者为81岁女性,最初因肺炎住院发现肺部肿块和胸腔积液,内置引流管放积液,胸水发现癌细胞,病理确诊肺腺癌晚期,已与胸膜牵连,血液基因检测显示EFGR突变,已带引流管回家服用吉非替尼40天,引流胸水逐步减少到一天50ml,靶向药后20天左右胸水(目测)没有血色,请问是否可以拔除引流管?还有患者反馈,在引流过程中,胸水会从引流管的外侧流出,这种情况,肿瘤发生种植转移的风险高吗?是否需要将管子拔掉重新穿刺?

郑华教授:患者服用吉非替尼40天后,引流胸水从最初的较多量逐步减少至每日50ml,且20天左右胸水已无血色,这表明靶向药治疗有效,胸水生成得到明显控制。从医学角度来看,正常胸腔内本身就存在15-50ml积液,用于润滑胸膜,当前患者每日引流50ml 的量已处于正常生理范围,无需继续引流。此时拔除引流管,待伤口愈合后,胸腔内的积液会进入正常循环状态,后续大概率不会再出现明显增多,因此完全具备拔管条件。

再看胸水从引流管外侧流出的问题,核心需关注感染风险而非肿瘤种植转移。引流管放置约一周后,局部会形成窦道,若患者活动导致窦道直径大于引流管直径,胸水就可能从引流管与皮肤的间隙流出。这种情况的主要隐患是逆流性胸腔感染,而非肿瘤种植转移。在临床中,通过积极处理胸腔积液的患者,极少出现胸壁种植转移的现象。肿瘤要实现种植转移,需要满足“天时地利人和”的多重条件,并非接触就会发生,且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也会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因此该风险极低。

不过,鉴于胸水已出现外渗,且引流管放置时间较长,为避免感染,建议先拔除当前引流管,促进局部伤口恢复,如果积液较多,则从其他部位重新穿刺放置新的引流管。这样既能解决胸水外渗问题,又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同时无需担心肿瘤种植转移的问题。

问:患者于2023年9月确诊肺腺癌骨转移,EGFR L858R突变,服用阿美替尼至今,今年6月查出胸水,7月抽积液2000毫升,血性有癌细胞,灌注顺铂一次。目前用药为阿美替尼+地舒单抗+利伐沙班,胸水量大概3-5厘米,因不多一直未抽,请问下一步适合做哪些全身治疗?

郑华教授:首先需明确,患者虽目前胸水量不多(3-5 厘米),且仅在胸膜出现进展,但血性胸水中检出癌细胞,已说明原有阿美替尼治疗方案出现耐药,疾病进入进展阶段。此时若仅依赖局部处理(如后续必要时抽液),未调整全身治疗,大概率会在2-3个月或3-4个月后因胸水反复增多再次出现问题,因此必须积极调整全身治疗策略。

调整的关键第一步是明确耐药原因。由于胸水中已检出癌细胞,建议对胸水癌细胞进行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排查具体耐药突变类型,常见方向包括:

若检测出HER2扩增,可在现有治疗基础上,叠加针对HER2扩增的药物,形成新的全身治疗方案;

若检测出PD-L1高表达,可考虑停用阿美替尼,改用免疫治疗作为新的全身治疗核心;

若检出其他耐药基因突变(如MET扩增),则根据具体突变类型选择对应的靶向药物,针对性调整方案。

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因“胸水量增长不快”“想尽量坚持口服药”而倾向维持现有方案,这种想法虽可理解,但并非根治之法。现有方案已无法控制疾病进展,仅维持会导致后续病情进一步发展,反而增加治疗难度。因此,优先通过检测明确耐药原因,再制定个体化全身治疗方案,才是当前最优选择。

问:采用胸腔积液进行基因检测,一般需要抽取多少毫升才能满足检测需求?医院是否有统一的要求或标准?

郑华教授:用胸腔积液做基因检测,没有统一的抽取量标准,通常在50毫升至数百毫升不等。关键影响因素是胸腔积液内癌细胞的浓度,这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若积液中癌细胞数量极少(如报告提示“仅见个别癌细胞”),就需要抽取更多积液(可能远超100毫升),才能通过富集攒够检测所需的癌细胞量;若积液中癌细胞数量充足,即便只抽取50毫升或100毫升,也能满足基因检测对样本量的要求。

问:患者于2025年5月初结束诺力刀放疗(原发和转移两个病灶)八次,9月开始出现胸水,CT检查后发现有炎症,服用45天激素药,起始一周胸水减少,但近期突然胸水增多,并且憋气严重。请问,后续应该如何处理?是否需要对胸水进行基因检测?

郑华教授:患者后续需先明确胸水性质(区分肿瘤转移或炎症),再针对性处理,且建议对胸水进行检测,同时需兼顾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

首先要解决胸水性质的鉴别诊断问题,这是后续处理的核心。患者此前用激素后胸水曾减少,但近期增多且憋气严重,而激素的作用仅为减轻渗出、缓解症状,属于“治标不治本”。无论胸水由炎症(如结核性胸膜炎)还是肿瘤转移引起,激素+利尿药都可能暂时减少积液,但无法根治病因。因此,当务之急是抽取胸水送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积液性质:若为炎症(如结核),则需针对性开展抗炎或抗结核治疗;若为肿瘤转移导致的癌性胸水,则需调整抗肿瘤治疗方案。临床中也存在肿瘤患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情况,不能直接默认胸水为肿瘤转移所致,必须通过检测明确。

其次,关于是否需要对胸水进行基因检测,答案是建议检测(尤其若明确为癌性胸水时)。患者此前接受过诺力刀放疗,而放疗无法覆盖全身,若胸水为肿瘤转移引发,说明可能存在全身层面的疾病进展或耐药情况。通过胸水基因检测,可排查是否出现新的耐药突变,为后续调整全身治疗方案(如更换靶向药、联合其他药物等)提供依据,避免仅依赖局部处理导致病情反复。

最后,需强调“全身治疗+局部治疗”的协同原则。诺力刀放疗虽控制了可见的原发灶与转移灶,但属于局部治疗,无法预防全身其他部位的病灶进展或胸膜转移。当前无论胸水性质如何,在明确病因后,都需在局部处理(如必要时抽液、针对性抗炎/抗结核)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全身治疗(如抗肿瘤治疗、全身抗炎等),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胸水增多、缓解憋气症状,避免病情反复。

问:“热疗”是利用专用的仪器产生热量进行照射,使胸腔内的温度升高,有患者描述是“中心温度47-48度,到达皮肤大概42度,刚好是癌细胞不耐受”。请问,“热疗”的治疗作用是针对胸水还是针对癌细胞?是否能够起到缓解和治疗胸水的目的?

郑华教授:从作用机制来看,热疗的目标是肿瘤细胞。人体正常体温维持在35-37℃左右,这个温度适宜肿瘤细胞生长,而40℃以上的高温不仅会让人体感到不适,更会对肿瘤细胞产生破坏作用。 肿瘤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远低于正常细胞,在42-48℃的温度下,部分肿瘤细胞会因无法耐受而死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肿瘤细胞存在个体差异,有耐热与不耐热之分,仅靠热疗难以将所有肿瘤细胞完全杀灭,其更多是通过抑制或减少肿瘤细胞数量,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再看对胸水的影响,热疗并非直接针对胸水发挥作用,而是通过作用于癌细胞间接控制胸水。当胸腔内的肿瘤细胞因热疗受损或死亡后,肿瘤对胸膜的刺激会减弱,胸水的生成源头得到一定控制,从而间接起到减少胸水、缓解憋气等症状的效果。但这种效果具有局限性,临床中极少单独使用热疗处理胸水,通常会配合顺铂等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联合治疗。药物能进一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与热疗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控制胸水的效果,增加“控制住胸腔积液”的可能性,而非仅依赖热疗单一手段。

结束语

在直播最后,郑华教授总结道:此次科普的核心是“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配合”及“早期干预”两大原则,希望通过直播让更多患者了解胸腔积液的科学控制方法,明确发现胸水后的正确处理方向,最终惠及更多患者。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郑华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访问学者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计划领军人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医学综合康复分会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胸部肿瘤与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肿瘤缓和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女医师协会肿瘤专委会委员

从事恶性肿瘤临床诊治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为肺癌、胸膜肿瘤和食管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出诊时间:

肿瘤门诊:周二下午 周五上午

胸膜肿瘤门诊:周二下午

食管肿瘤门诊:周五上午

与癌共舞公众号及网站及APP上发表的文章及讨论仅代表作者或发帖人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与癌共舞公众号文章经医学编辑和版主审核,具有明显谬误和不良引导的文章将禁止发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有个学舞蹈的女友到底有多爽?看这些高难度姿势:秒懂恒大歌舞团含金量哈哈

有个学舞蹈的女友到底有多爽?看这些高难度姿势:秒懂恒大歌舞团含金量哈哈

斗图
2025-10-07 23:31:06
A股罕见,社保、北上资金同时重仓军工+芯片双龙头,储能+低空

A股罕见,社保、北上资金同时重仓军工+芯片双龙头,储能+低空

财报翻译官
2025-11-16 13:20:16
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侦查后震惊:竟是失踪58年的志愿功臣

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侦查后震惊:竟是失踪58年的志愿功臣

浩渺青史
2025-11-10 16:19:39
“电磁炉”为什么突然没人用了?听内行人说完,恍然大悟!

“电磁炉”为什么突然没人用了?听内行人说完,恍然大悟!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16 10:52:51
蒋万安表示坚决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言辞也否认了统一的必要性…

蒋万安表示坚决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言辞也否认了统一的必要性…

福建平子
2025-11-16 06:36:44
狂降13℃!江苏“速冻”模式开启,18-19日迎最冷清晨

狂降13℃!江苏“速冻”模式开启,18-19日迎最冷清晨

扬子晚报
2025-11-16 21:26:36
51年一特务被捕后语出惊人:杨靖宇不是自杀,害他的人在北京当官

51年一特务被捕后语出惊人:杨靖宇不是自杀,害他的人在北京当官

春秋砚
2025-10-27 21:06:10
港媒报道,钟嘉欣跟现任丈夫打官司!

港媒报道,钟嘉欣跟现任丈夫打官司!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4 22:24:37
或将致命!4岁男童肠子拧成两圈“大麻花”……医生:拉响最高警报

或将致命!4岁男童肠子拧成两圈“大麻花”……医生:拉响最高警报

极目新闻
2025-11-16 20:21:16
别再为孙颖莎“被骂”打抱不平了!张继科:她本就不只靠天赋赢的

别再为孙颖莎“被骂”打抱不平了!张继科:她本就不只靠天赋赢的

讯崽侃天下
2025-10-26 21:25:22
图赫尔:贝林独特的品质是能出现在9号位打进看似简单的进球

图赫尔:贝林独特的品质是能出现在9号位打进看似简单的进球

懂球帝
2025-11-17 01:28:06
心脏支架一放,人生倒计时开始了?医生说出实话:5点一定要注意

心脏支架一放,人生倒计时开始了?医生说出实话:5点一定要注意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17 00:06:07
王长浩获十五运男子100米蝶泳金牌

王长浩获十五运男子100米蝶泳金牌

体坛周报
2025-11-16 19:52:08
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为何唯独没有杀她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为何唯独没有杀她儿子薛崇简?

掠影后有感
2025-10-08 12:35:51
鸡蛋是血管的良药!再次提醒:到了70岁,保护血管牢记3不要

鸡蛋是血管的良药!再次提醒:到了70岁,保护血管牢记3不要

涵豆说娱
2025-10-28 16:04:45
美国想要引进海外技术人才去培训美国工人,这个计划会成功吗?

美国想要引进海外技术人才去培训美国工人,这个计划会成功吗?

总在茶余后
2025-11-17 01:15:58
宋喆近况曝光:躲在小县城蜗居,骑着破电驴,彻底被马蓉抛弃了

宋喆近况曝光:躲在小县城蜗居,骑着破电驴,彻底被马蓉抛弃了

坦然风云
2025-09-08 00:05:12
杨紫啊!实在不行你就退圈吧!主要是大家都看不下去了,你都33了

杨紫啊!实在不行你就退圈吧!主要是大家都看不下去了,你都33了

乐悠悠娱乐
2025-10-28 15:05:14
虐待继女致死的“蛇蝎继母”被决定执行死刑!生母也应该反思

虐待继女致死的“蛇蝎继母”被决定执行死刑!生母也应该反思

细品名人
2025-11-16 07:11:09
中国最珍贵的资源,不是煤炭,不是稀土,而是北方最常见的黄土层

中国最珍贵的资源,不是煤炭,不是稀土,而是北方最常见的黄土层

壹知眠羊
2025-11-16 07:14:20
2025-11-17 03:23:00
与癌共舞论坛 incentive-icons
与癌共舞论坛
科学抗癌知识与患者经验分享
893文章数 4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避开老气的着装方式,美得自然又大方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