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上消化道癌症(包括食管癌和胃癌)新发和死亡病例有约40%发生在中国。虽然内镜筛查在中国高发地区已被证明能有效降低上消化道死亡率,但其能否在更广泛范围内推广、尤其在非高发区是否有效,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在此背景下,上消化道癌症“机会性内镜筛查(OpENS)”的大型真实世界研究应运而生。近期,研究成果登上《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研究表明,在规范指导下进行机会性内镜筛查可带来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早诊率。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贵齐教授、魏文强教授。
![]()
截图来源: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该研究由中国多家癌症防治中心联合推进,自2018年启动,2019至2023年间共纳入来自616个区县、808家医院的706.6万余名参与者数据。所有参与医院的内镜及病理医生均需接受年度标准化培训,确保筛查操作与诊断的专业性与统一性。
研究将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原位癌(CIS)以及食管或/和胃肿瘤的患者定义为阳性病例。其中HGIN和CIS患者定义为早期病例。
数据显示,所有机构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2.35%,阳性患者中早期诊断率为19.77%。分部位看,食管癌的阳性检出率为1.02%,其中早诊率为23.18%;胃癌的阳性检出率为1.37%,其中早诊率为17.80%。
结果还显示,男性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3.59% vs 1.20%);女性患者也更多在早期检出(早诊率20.66% vs 19.45%)。从年龄来看,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64岁年龄组的早诊率更突出(22.57%)。
![]()
图片来源:123RF
此外,高发地区(以上消化道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超过22.0/105划分)的筛出率显著优于低风险地区,说明筛查在疾病负担重的区域更具效益。
调整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省份、筛查年份、区域上消化道癌症发病率和医院等级后,那些连续五年参与项目的医院,无论在阳性检出率还是早诊方面,结果均显著优于间断参与的医院。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这些连续参与项目的医院中,二级医院在食管病变的早诊方面甚至可与三级医院媲美,但在胃癌病变的早诊以及在整体阳性检出率方面仍有差距。这一结果提示,通过系统培训和质量控制,二级医院有能力承担起部分筛查任务。
![]()
图片来源:123RF
这项研究为中国人群上消化道癌症的筛查策略提供了关键依据,结果表明,OpENS项目表现出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早期检出率,表明筛查流程及其实施有效。考虑到中国各级医院的现有能力,实施培训指导下的机会性上消化道内镜筛查可以满足上消化道癌症筛查的需求,促进早诊早治。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期刊官网阅读完整论文。
题图来源:123RF
参考资料
[1] Kexin Suna, et al., (2025).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the opportunistic endoscopic screening (OpENS) program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ncers: a real-world study in China.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DOI: 10.1016/j.lanwpc.2025.101675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