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提高预制菜透明度刻不容缓

分享至

一些餐厅为了追求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大量使用预制菜,却并未在菜单上明确标注。其次,预制菜的生产过程和原料来源也存在诸多「灰色地带」。例如,消费者无法直观地了解预制菜的制作环境、保质期、添加剂使用情况,以及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尽管有一些相关企业声称产品安全,但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第三方监管和信息披露,从而使得消费者的疑虑仍旧难以消除。


著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沪港通锦囊】提高预制菜透明度刻不容缓

近年来,内地预制菜行业在资本的加持和市场的追捧之下,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赛道。但是,近期内地某连锁餐饮店被质疑全使用预制菜的事件,将预制菜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笔者看来,这场风波更深层次地触及了预制菜行业的透明度和消费者知情权问题。作为直接关乎食品安全的产业,整个预制菜产业唯有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主动披露相关信息,才能够重塑消费者的信任,进而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餐厅使用预制菜之所以备受争议,其核心首先在于信息不透明。笔者观察到,一些餐厅为了追求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大量使用预制菜,却并未在菜单上明确标注。其次,预制菜的生产过程和原料来源也存在诸多「灰色地带」。例如,消费者无法直观地了解预制菜的制作环境、保质期、添加剂使用情况,以及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尽管有一些相关企业声称产品安全,但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第三方监管和信息披露,从而使得消费者的疑虑仍旧难以消除。

预制菜业应更注重ESG披露

在这样的背景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对于预制菜行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笔者认为,ESG报告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提高行业透明度、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有效工具。例如,预制菜的生产涉及到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环境问题。通过主动披露「E」范畴信息,即「环境」范畴,企业可以向公众展示其在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再者,企业通过主动披露「S」维度信息,即「社会」范畴,不但有助于消费者了解预制菜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而且还有助于打消消费者的疑虑,重塑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

对于预制菜企业而言,「公司治理」范畴,即「G」范畴应重点关注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机制,以便以此展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A股ESG披露缺制度约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