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河口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王涛介绍了河口区将协同理念融入城市顶层设计,与“无废城市”创建、近零碳排放试点等工作深度融合情况。
![]()
据介绍,自获批首批省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以来,河口区紧扣省、市工作部署,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从机制建设、项目推进、领域突破、能力提升四个维度系统发力,探索形成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河口路径”。
河口区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减污降碳工作领导小组,将协同理念纳入顶层设计,通过专题调度会分解任务清单,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落细,为试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聚焦“减污降碳”核心目标,规划实施33个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17个,完成率达51.52%。唐正500MW渔光互补、黄河三角洲数智碳谷、通海盈信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关键项目有序推进,成为协同增效的“主力军”。
工业领域方面,河口区推动石化产业升级,依托富海集团打通炼化一体化产业链,推进富海聚酯新材料、富宇高端新材料等项目,实现“单一炼油”向“油化并举”转型。能源领域方面,建成全国首个无补贴光伏交易项目(唐正500MW渔光互补),屋顶分布式光伏并网39MW;开发地热能项目,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14.5万吨。城乡建设方面,执行更高建筑节能标准,完成5个节能项目、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6.67万平方米,推进27.3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交通运输方面,河口区建成客运公交枢纽整合三家运输企业,投用“智慧交通系统”和“公交易出行”APP,降低空载率、提升运输效率。四是提升能力,强化支撑。开发石化产业碳足迹方法学、碳计量标准,助力企业完成7000余万元碳资产交易,争取绿色贷款2000万元,开展20余项减污降碳相关研究,为试点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
在模式创新方面,河口区打造河口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核心载体——数智碳谷平台,联合北京绿色交易所、首创环保集团等头部机构,整合黄河三角洲碳汇资源,为企业提供碳管理、碳交易全链条服务,以数字化推动“双碳”目标落地;重点推进中石化新星、东营大明热源等地热能项目,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45729.04吨,既降低能源消费端碳排放,又为区域清洁能源开发提供可复制经验。
除此之外,河口区三大方向推动试点提质,严格落实试点实施方案,加强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确保试点任务高效推进;推进华联石化特种工程塑料、中海石化延迟焦化升级、金风风电主机总装基地等项目,优化可再生能源占比,削减工业碳排放;争取省、市资金支持,完善“四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基金、保险等产品,为减污降碳提供资金保障。(大众新闻记者 孙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