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心理咨询分享孩子好不容易复学又开始请假,家长应该怎么做?复学后的两种常见波动类型
通常情况下,复学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刚刚开始上学的第一个月或者第二个月的时候,他会表现得频繁请假,而且抱怨是非常的多,情绪也很多。这个时候如果说咱们家长能够保持淡定,去接住孩子的情绪,并且能够及时帮孩子处理好,那么随着孩子对于环境、对于老师、对于同学慢慢的再次熟悉起来之后,他请假的频率就会开始慢慢降低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孩子刚复学的前几周的状态是很稳定的,但是到后面就开始出现反复了,从刚开始的完全不请假,到后面的可能经常开始去半天或者一周只去两三天。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会让家长措手不及的,就害怕极了,觉得孩子是不是又要走回休学的老路上去了?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不会的。绝大多数经过系统调整的孩子,内心是渴望回归校园的。复学挑战的不仅是学业压力,还包括作息节奏、人际交往和自我期待等多重考验。有些孩子前期看似适应良好,实则是“硬撑”的结果。持续的高度紧张会导致身心疲惫,某一时刻就会突然松懈。频繁请假,其实是孩子在发出信号:“我需要被理解、被接纳。”
![]()
家长如何有效支持?
那家长要怎么去回应孩子呢?咱们家长在面对孩子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不要惊慌失措的,更不能一味的去又指责和批评这个孩子。我们要知道孩子这个时候正处在一个很艰难的过渡阶段,他们自己心里其实也慌,他也不确定他自己行还是不行,就这时候也会有一些自我怀疑,他们很需要一份来自于外界的稳定而有力的一个确定感,在这里给家长朋友三个建议:
- 保持自身情绪稳定家长的镇定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请相信孩子有内在力量渡过难关,避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给他们足够的适应时间和空间。
- 学会倾听与情绪疏导当孩子表达“上学像蹲监狱”“我真的撑不下去了”时,他们是在寻求情感支持。家长应尝试听懂话语背后的情绪,比如:“是啊,每天早出晚归,功课难度大、内容多,你又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压力肯定不小。”这样的回应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往往更愿意继续倾诉,而倾诉本身便是一种情绪释放。
3. 帮助孩子厘清问题进一步以提问方式协助孩子整理思绪,比如:“你愿意和我说说吗,是觉得哪科学得累?还是和同学相处觉得更难?”这类开放而具体的问题,能引导孩子表达真实困惑,也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支持。
结语
最后也想提醒家长一句,不要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过度关注不仅无法真正帮助孩子,还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甚至成为复学路上的阻碍。复学是一场孩子与家庭共同经历的旅程,其中曲折完全正常。请相信,通过科学的支持和耐心的陪伴,大多数孩子都能逐步重返校园正轨。我们始终陪伴每一个家庭,共同面对成长中的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