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乌克兰经济卡在泥潭里,财政赤字高,国家库存里有不少苏联时期的“老家伙们”。
其中三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封存了十来年,锈迹斑斑,其中一架的加油系统还被拆了当零件卖。这批货放在梅利托波尔机场的仓库里,基本没人要,乌克兰干脆打包甩卖得了。
![]()
结果,中国接手了,花了4470万美元就把它们买走。乌克兰媒体当时直呼这是亏本买卖,飞机状态接近报废,顶多拆零件用用。
谁能想到,这三架“废铁”后来在中国空军手里玩出了花样,直接成了技术传承的起点,推动国产运油-20的崛起。
![]()
2011年12月9日,中国天利航空科技实业公司和中国国防科工委跟乌克兰的特种设备进出口公司签了合同,总价近4478万美元,买下这三架二手伊尔-78。
乌克兰当时正闹经济危机,军工企业日子难过,库存积压严重,只能靠卖老装备换外汇。
伊尔-78是苏联时代的产品,基于伊尔-76运输机改装,最大载油量105吨,能同时给两架战斗机加油。但封存太久,维护成本高,乌克兰自己也没能力大修,只能简单翻新后交付。
![]()
合同约定2014年开始交货,第一架在2014年10月左右运到中国武汉空军基地,第二架2015年6月,第三架2016年4月。全过程拖拖拉拉,中间还因为乌克兰政局动荡耽搁了点事。
中国空军买这三架的动机其实挺直白。
那时候,中国空军的空中加油能力弱爆了,主要靠轰油-6撑场面。轰油-6是基于老式轰-6轰炸机改的,载油量才18吨,效率低,航程短,支撑不了远海作战。
![]()
歼-10、苏-30MKK这些主力战机想练长距离巡航,得自己带油飞,半途就得返航。伊尔-78一到,情况就变了。它不光载油多,还带UPAZ-1A加油吊舱,翼下两个,尾部一个,兼容多种战机。
中国空军接收后,没多久就列装服役,2014年11月首架正式亮相,媒体报道说这是解放军空军首次用上这种大吨位加油机。
训练上,空军直接调整了科目,歼-10和苏-30开始练空中对接,航程从东海、南海拉到西太平洋。
![]()
2015年,第二架到位后,跨区机动演习多了起来,伊尔-78当节点,提供补给,让战机群能滞空更久。2016年三架齐活,空军远海飞行常态化,作战半径结构性提升。
简单说,这三架飞机数量不多,但刚好卡在关键节点上,帮中国空军跨过了从近海到远洋的门槛。
乌克兰卖掉这些飞机时,没多想。苏联解体后,他们继承了一堆军工遗产,但经济跟不上,维护不起。
![]()
伊尔-78在乌克兰空军里也混得一般,1990年代他们就把部分伊尔-76改成加油机,但用着用着发现不兼容北约标准。
2010年,亚努科维奇上台,亲俄路线走得稳,但经济压力大,军售成救命稻草。
卖给中国这事,乌克兰特种设备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德米特罗·萨拉马京主导的,他那时候管着国家军火出口,签合同时估计就图个快钱。
![]()
结果交易一曝光,乌克兰舆论炸锅,媒体说这是“清仓大甩卖”,价格低到离谱,新机得上亿。
俄罗斯媒体2014年3月报道说乌克兰亏本价卖中国,试飞第一架时还带点酸味,说中国人捡了大便宜。但从长远看,乌克兰真有点后悔的味道。
2022年,俄乌冲突一打响,他们空军加油机短缺得要命,本来库存就少,伊尔-78又不兼容西方装备。西方援助来得慢,中国那三架要是还在,说不定能帮上忙。
![]()
现在乌克兰空军主力是米格-29和苏-27,加油全靠盟友,效率低。反观中国,靠着这三架起步,空军远程投送能力飞跃。
2023年,大公报报道说中国把三架伊尔-78全改成运输机了,吊舱拆掉,但接口留着,当备用。这等于说,伊尔-78的任务完成了,运油-20接棒上场。
乌克兰军工体系崩得七零八落,2024年还得求西方援助,回头想想2011年那笔钱,花得真不值。
![]()
中国把“废铁”买回来不是光飞着玩,工程团队直接上手拆解。伊尔-78的UPAZ加油吊舱成重点,管道、泵压、流量阀、挂载点,全都测了个遍。
航电系统、油量传感器,也当样本用。风阻特性、对接逻辑,在实验室模拟还原。这些数据不是白拆的,正好赶上运-20的研发。
运-20是2013年1月首飞的大运输机,载重66吨,航程7000公里。
![]()
中国空军早想改加油版,但技术卡壳。伊尔-78的经验补了短板,挂点设计、燃油中控、舱体加固,全参考本地化升级。
结果,运油-202019年测试飞行,2020年列装,载油50到75吨,能给歼-20、歼-16、轰-6K加油。航电上用最新配置,电磁干扰、姿态控制,全国产化。
这传承不是空谈。
![]()
以前中国空军加油靠软管,速度慢,伊尔-78的翼下吊舱帮着练手,现在运油-20兼容多型,还加了信息共享、远程诊断。
2021年珠海航展,运-20亮相时,翼下接口就预留好了,军迷一看就懂。2022年11月,运油-20正式曝光,空军作战半径大增。
想想看,轰油-6时代,战机飞到南海就喘,现在能跨洲投送。
![]()
2022年1月汤加发生火山灾,运-20单次运33吨物资,航程万公里,全程自主加油。4月给塞尔维亚送FK-3防空系统,18架次穿越中亚东欧,效率高。
这些事,全赖早期伊尔-78搭桥。
乌克兰卖飞机时,没料到中国会这么玩。他们以为中国人买回去顶多飞几年,零件拆了用。结果,中国不光修好飞,还当教材,搞出全流程认知。
![]()
运油-20不是抄伊尔-78,而是升级版,机身长47米,翼展45米,推力用国产WS-20引擎,安静高效。伊尔-78的D-30KP引擎老旧,油耗高,中国学着学着就把短板补了。
2023年8月报道,三架伊尔-78退役加油岗位,转运输,证明国产平台稳了。乌克兰空军现在羡慕不来,他们的伊尔-76早卖光了,只剩下点老货,冲突中损失惨重。
![]()
这事反映大国博弈的门道。
2011年,中国军力还在爬坡,空军短板明显,买二手是无奈之举。但乌克兰急卖,正好对上中国需求。交易后,乌克兰政变,亲欧路线走,军售管制严,中国转而自研。
运油-20的出现,让中国空军从“能加油”到“系统化远程作战”,预警机、电子战全联动。
![]()
西方媒体2021年报道,中国拒绝买更多俄制伊尔-78,转推运-20U,就是觉得二手贵,国产靠谱。2025年9月,卫星图显示运油-20批量生产,空军编队里越来越多。
军工遗产是双刃剑,乌克兰卖早了后悔,留着也养不起。萨拉马京那时候签合同,图快钱,现在人跑俄罗斯避风头,乌克兰法院还追着腐败案。
交易本身没问题,但时机不对。俄罗斯2020年报道,中国两架伊尔-78去俄修,说明维护还得靠老大哥。运油-20一出,中国彻底独立,空军全球投送不是梦。
![]()
1、【看世界】运油-20、歼-16、攻击-2无人机首次振翅中国航展 大视界 2022-11-07
2、乌克兰还在向中国卖伊尔78 环球网 2016-04-13
3、乌为何亏本卖中国三架伊尔78 乌记者曝光国内丑闻 烽火 2016年05月17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