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王姐在城东开了家80平米的社区药店。起初生意红火,邻里信任,日均营业额破万。可从去年开始,她发现账面上的钱越来越少,甚至一度出现亏损。
“明明卖得不少,怎么就不赚钱?”王姐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她翻出半年来的进货单,逐笔核对才发现:同一种降压药,三个月内竟从不同供应商进了五次货,价格最高相差3.2元/盒!
这一发现让她震惊。原来,她的药店进货方式太随意了——哪个供应商打电话就从谁那进,谁给返点就优先合作。久而久之,形成了“高价采购惯性”。
![]()
药店如何进货?多数人还在用“土办法”
调查显示,超过70%的中小型药店仍在采用以下方式进货:
- 依赖业务员推销,被动接单;
- 没有固定比价流程,凭感觉下单;
- 缺乏数据分析,不清楚哪些药真正赚钱。
这种“拍脑袋式采购”导致的结果就是:高毛利品种没进够,低毛利甚至亏本品种却堆满仓库。
王姐意识到问题后,开始研究药店采购的科学方法。她参加了几场行业培训,学习如何建立采购台账、分析销售数据、筛选优质供应商。但她很快发现:理论很美,执行太难。
“光是收集五个供应商的报价表,就要花半天时间,还得手动比对。”她说,“等我比完,价格可能又变了。”
药店进货渠道怎么选?别再被“熟人”绑架
很多药店老板都有这样的经历:某个供应商业务员特别热情,经常送礼品、请吃饭,于是就默认从他那里进货。殊不知,这种“人情采购”往往代价高昂。
真正的药店进货渠道选择,应基于三个维度:
- 价格竞争力:是否提供市场最低价或阶梯返利?
- 供货稳定性:能否保证不断货、不延迟?
- 服务支持度:是否有退换货政策、电子发票、在线客服?
王姐后来尝试切换了几家新供应商,结果发现某些冷门药价格直降40%。她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被‘熟人’多收了三五斗!”
![]()
药店进货如何省钱?自动化工具成破局关键
就在她焦头烂额之际,同行推荐了一款叫“药采浏览器”的工具。起初她半信半疑,但试用一周后彻底改观。
这款工具能自动抓取主流B2B平台(如药师帮、药帮忙、药九九等)的实时报价,AI大数据智能分析生成最优采购方案。
三个月后,她的采购成本同比下降19%,相当于每月节省近2万元。更重要的是,库存周转率提升了35%,资金压力大大缓解。
给药店人的实用建议
- 建立动态比价机制:至少维护3家以上供应商比价;
- 设置价格警戒线:对高频商品设定理想采购价;
- 善用数字化工具:让技术帮你“盯市”;
- 定期复盘采购数据:找出浪费点,持续优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药店经营不能再靠经验蛮干。学会用工具、懂数据、精采购,才是活下去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