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普通的心理咨询,竟让一个健康人背上“精神分裂症”的标签长达十余年,连考社工岗都因政审被刷——上海陈先生的遭遇,看完真让人头皮发麻。
事情得从2020年说起。那年40岁的陈先生参加上海某街道的社工考试,笔试面试一路过关,眼看就要入职,政审环节却泼来一盆冷水:系统显示他是“重大精神疾病管控人员”,诊断是“精神分裂症”。
陈先生当场就傻了。他从小到大没跟精神病沾过边,父亲还是前居委会书记,要是早知道这事,根本不可能瞒着他。更蹊跷的是,没有任何单位、医生跟他或家人提过这事,随访、通知、书面材料,一样都没有。
![]()
带着一肚子疑问,他跑到浦东精神卫生中心追问,医院才从档案库里翻出一本发黄的手写病历。病历显示,2009年他曾就诊,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可陈先生记得清清楚楚,那年他才20出头,做采购时压力大,母亲建议去医院想咨询下心理状态,压根不是去看病的。当时既没吃药,没治疗,也没做心理测试,医生更没给他说过他得精神分裂症,病历上“耳闻人语”这类词,他听都没听过。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他不是2009年被列入管控名单的,而是隔了整整三年,2011年才被悄悄录入上海市重大精神疾病防控系统,依旧没人通知他。这十几年里,他正常工作当老师,考了驾照开车行程几十万公里,结婚生子,日子过得顺顺当当——真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哪能这样生活十几年?
陈先生不甘心,非要讨个清白。2020年11月,医院补了张“医疗告知书”,落款是2020年,内容却写着2009年就确诊了,这迟来12年的“知情权”,简直像个笑话。
![]()
为了证明自己没病,他申请了复核。浦东精神卫生中心先组织三位专家谈话,上千字的记录里,专家们一致认为“2009年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不足,应改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就是压力大的短期情绪问题,跟精神病压根两码事。后来他又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找了两位主任专家复核,结论一模一样。五份专家意见摆在那,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可没想到,这才是维权的死胡同。管控名单是医院上报给卫健委的,要撤销也得医院主动申请。但医院直接告诉他:“哪怕误诊了,名单也只能进、不能出。”这话陈先生还录了音。
找区卫健委吧,每次都只给一张写着“已收到,会处理”的A4纸,再去问就说“同一问题不再重复受理”。说白了就是个死循环:医院不申请,卫健委不处理,普通人根本碰不到那个内部系统。
![]()
没办法,只能走法律途径。法院先鉴定他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证明他现在没问题。可到了关键的“回溯2009年是否有病”的司法精神鉴定,法官居然找了家没有资质的机构——这家机构平时鉴定皮革、布料,根本不鉴定人。结果自然是没做成鉴定,陈先生直接败诉。上诉到中院、申诉到高院,不是维持原判就是书面审理后驳回,连开庭的机会都没有。
直到现在,检察院受理了案子,检察官都觉得蹊跷:“五位专家推翻了最初诊断,为啥不以专家为准?为啥不找有资质的机构重鉴?”可检察院案子多,陈先生只能慢慢等。
这五年,陈先生的人生彻底被打乱了。考公、进事业单位全都没戏,驾照都可能被吊销。按规定,六大类精神病患者不能结婚,他的家庭随时可能被拆散。找工作更是处处受歧视,就算入职了,背后也总有人议论。“简直是逼我领残疾证,天天发呆晒太阳”,他说起这些就忍不住叹气。
![]()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们都炸了。有人说:“咨询和确诊能一样吗?医院凭啥悄摸摸录系统?而且还是三年后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不是毁人一辈子吗?”还有人骂:“‘只能进不能出’是什么霸王规定?错了都不能改,这系统是铁饭碗啊?”更有人吐槽法院:“找鉴定皮革的机构看精神病?这操作我真看傻了,太敷衍了吧!”
而医院的回应更让人无语,说2009年的诊疗符合规范,是“确切的诊断”,没推翻过结论。问起当年为啥没告知家属,说“时间太长了,应该说过”;问起2009到2011年有没有其他诊断依据,答不上来;问起为啥没随访,说“不清楚”。
![]()
说到底,陈先生的遭遇暴露的不只是一次误诊,更是背后系统的巨大漏洞。管控名单本是为了精准帮扶患者,却成了“一旦录入就钉死”的标签,纠错通道形同虚设。患者的知情权被漠视,专家意见抵不过一句“规定”,普通人想洗清冤屈比登天还难。
更可怕的是,陈先生是因为考社工岗才发现自己“被精神病”的,要是他没参加这次考试,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在那个系统里。谁也说不清,还有多少人跟他一样,只因一次咨询、一句模糊的诊断,就被悄悄贴上一辈子的标签。比起误诊本身,这种“看不见、改不了”的权力闭环,才是最让人不安的。希望检察院能尽快给出结果,也希望这次事件能推动制度完善——毕竟,没人该为一次草率的诊断,赔上自己的一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